三次创业发展 高新区谋划新跨越
重庆石墨烯产业园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赛诺药业公司生产车间
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标准厂房
二郎立交
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
阿里巴巴·重庆高新区产业带
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标准厂房
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产品展示
高新大道
商报记者 杨玥
重庆商报讯 自三次创业以来,重庆高新区围绕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开发建设、科技创新四大中心任务,全力推动科学发展、提速发展。
5年过去了,成效显著。记者从高新区管委会获悉,高新区“三次创业”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产业集群加快做大做强,城市功能和形象不断完善提升,科技创新聚集发展。
产业发展
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
“三次创业“以来,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包容增长的思路,着力突出“高”、“新”特点,积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石墨烯为重点的碳产业、亚微米铜基粉等新材料产业,重点打造了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为优势产业,现代商贸物流、节能环保其它新兴产业同步发展的“1+3+X”产业体系。
目前,石墨烯新材料已完成从薄膜装备到智能终端的全产业链项目布局,确立了全市的行业龙头引领地位,力争未来5年聚集上下游企业100家,建成产值400亿元的国家级石墨烯产业化示范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已引进美国睿思科技、台湾联合电子等一批国际知名、技术领先的研发机构,金凤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专业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生物医药产业已引进培育赛诺制药、植恩药业、前沿生物等一批优势企业和重医GLP中心等一批研发平台入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90%以上的快速增长。
高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软件及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检测检验等重点领域,聚集软件企业数量占全市约30%;
现代商贸物流业已聚集8大百亿级市场和专业配送中心,正加快打造“服务重庆、辐射西南“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开发建设 功能不断完善形象有力提升
按照“由点及线、由点及面”的思路,重庆高新区重点打造西区“一区一带”和东区“两点一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形象有力提升。
■交通更加便捷
累计实施道路建设161.68公里,形成西区“三横四纵”道路骨架和“一区一带”闭合路网体系,并保障中梁山第三隧道、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容、石杨路改扩建、轨道5号线和环线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渝黔铁路新线建成通车。
■形象有力提升
累计实施东区石桥铺、二郎两大核心区的城中村、危旧改262万平方米,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实施环境综合整治97.2万平方米,石桥铺商圈改造即将完工;实施标准厂房、安置房、公租房等建设317.3万平方米。
■配套加快完善
实施建设商业商务面积280万平方米,累计开发品质楼盘1088万平方米、竣工498万平方米;西城公园、渝高公园改造等一批公园绿化项目建成开放,花卉园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用,宝洪220千伏变电站、白含污水处理厂扩容、含谷供水保障工程等一批重点能源保障项目提速建设。
科技创新 搭建创新平台 聚集资源要素
重庆高新区着力增强主导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石墨烯研究院等7个研发平台,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市级以上科研平台62家。
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载体,建成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威电子商务基地等孵化平台48万平方米,打造西南地区首个基于政府产业园的“重庆高新区-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等众创空间20个,在孵企业500余家。
■育主体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重庆高新区成功引进全球高速传输领域市场领导者睿思科技公司I/O芯片研发中心、全球排名第二的半导体研发生产企业台联电公司研发暨设计中心落户,石墨烯产业化应用项目纳入国家863计划,石墨烯薄膜、亚微米铜基粉等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累计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4家,新开发重点新产品336项、高新技术产品492项,数量全市领先。
■重金融 创新创业瓶颈加快破解
打造助保贷、微贷等28个金融产品的“科技金融超市”,累计助企融资近3亿元,受益企业平均增速达25%。
全力助推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1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数量全市第一。
■促转化 支撑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建成全市首家综合性科技服务大市场,线上线下融合打通技术与市场通道,开业3个月成交额近亿元。
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累计专利授权5235件,年均增幅2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5件,为全市3.3倍;专利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9.5%,规上工业企业中专利产品的占比达26%,分别高于全市36和19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 谋划新跨越
未来几年,重庆高新区将按照“做大总量、提质增效、展示形象、创新驱动”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高、新”特色,在统筹和特色上下功夫,协调功能布局、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加快建成在重庆有辐射力、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家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