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三项创新”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成效显著

21.06.2017  01:01

  近年来,渝中区深入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大力创新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服务方式、服务机制,着力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政府主导,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制定《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建设“区、街、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54个。目前,全区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100%,社区养老服务站平均服务半径约500米,老年人步行10分钟就可享受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发展政策体系,制定《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社区养老服务站管理办法》《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补助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办法》等政策,推行养老服务机构险及养老服务场地公众责任险。探索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在民政、安监、公安、消防、食药监等部门加强日常监管基础上,重点加强第三方监管和行业自律。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满意度测评、入户调查、电话回访,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专家学者对社区养老服务定期评议,引导养老服务机构组建行业促进会,强化组织性和自律性。

  二是专业运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创新。引入专业机构,充实养老力量。坚持建管分离、公办民营相结合,积极引进有资质、有经验、有实力的社会机构作为运营主体,目前全区社会机构参与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比例达100%。拓展服务项目,满足多元需求。坚持“普惠性+个性化”设置养老服务项目,将健康讲座、文化活动、空巢老人关爱等作为普惠性项目,政府低偿提供服务场地和设施、免费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比选确定专业机构提供免费服务。引导专业机构通过自建队伍、整合加盟等方式,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服务项目,通过预约、签订协议等方式实现供需衔接,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强化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统一制作社区养老服务站标识,服务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编制《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和《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表》,建立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定性定量考核标准、补助发放考核制度和市场化服务项目准入备案制度,基本实现项目制定、实施、考核全过程管理,确保服务品质。目前,全区社区养老服务站均能提供包括10个大项、30个小项的到站服务和上门服务。

  三是多方联动,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机制创新。统筹“区级+街道+社区”工作联动,协同推进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政策落实、行业监管等工作,确保社区养老服务层层传导落实。统筹“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工”资源联动。发挥社区自治共建作用,建成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77个。发挥社会组织补位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组织成立各类老年人协会、艺术团,全区组建各类老年人文体队伍533支,参加人员4.7万人次。发挥社工专业服务作用,大力建设“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采取“社工+义工”模式,丰富专业养老服务和志愿服务内容。统筹“养老+医疗+健康”内容联动。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建成渝中区虚拟养老院,整合纳入医疗、卫生、家政等200余家机构,实现老年人拨打电话即可享受门诊预约、政策咨询、健康保健、家政缴费等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为16.8万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年均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健康服务9.5万人次。(渝中区民政局)

全市2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截至6月30日,全市2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全部进入施工建设阶段,部分设施进入装修、采购阶段,工程总体建设进度完成62%,市、区(县)两级建设补助资金1.民政厅
上半年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截至6月30日,全市2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全部进入施工建设阶段,部分设施进入装修、采购设施阶段,工程总体建设进度完成62%,市、区(县)两级建设补助资金1.人民政府
江津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244万元助力养老服务项目建设
  近日,江津区2个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建设项目获2017年中央预算内资金1244万元支持,同比增长64.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