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个红手印背后的“第一书记”(上)

09.10.2019  16:31

∆感谢信上,盖满一个个鲜红的手印。

一封三页纸的感谢信,91个不工整的名字上,盖满一个个鲜红的手印。

红手印是中国老百姓表达意愿的庄重形式。而这封信要感谢的,是巫溪县金家村的帮扶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及其派出的第一书记李伟。与这封信一同寄达的,还有两面红艳艳的锦旗。

红手印的背后有怎样动人的故事?

地广人稀的金家村,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红池坝镇下辖的13个村(居)之一。9月18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一行驱车530公里,前往巫溪县金家村,倾听脱贫背后的点滴故事。

博士进村

∆李伟。

这封鲜红的感谢信,早在李伟进村时已开始酝酿。

三年前,34岁的李伟被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相中,并纳入“人才引进”项目计划,成为学院主攻畜牧工程的副研究员。在此之前,他是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的博士。

工作满一年时,重庆正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这个本就来自安徽农村的小伙,主动报名再回到田间地头。

李伟的老家在安徽蚌埠的农村,离率先搞大包干的凤阳县小岗村1个多小时车程。41年前,小岗村18户农民曾集中摁下手印,率先踏出了土地承包的第一步。

红池坝镇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村镇之一。在组织的安排下,李伟被派到红池坝镇金家村任第一书记。这里离李伟在荣昌的家有530公里车程,通过高铁再转车需要9个小时。

来之前脑子里有各种规划。

李伟打了个比方,“就像分到一块田,心里想着一定要把田种好!包括种什么,如何种。

两年前的9月6日,他一来到金家村“走马上任”,就开始走访入户摸“家底”。

金家村属秦巴山区,海拔650—1800米之间。记者采访时虽是9月,因为下雨,高山上的人家已经燃起炉火过冬了。

在这里,一年到头种“三大坨”:洋芋、红苕、苞谷。

洋芋是主食之一,红苕、苞谷喂肥猪。

∆风景秀丽的金家村。

村里来个博士能搞出什么名堂?

66岁的蒋学林是村里的“老顽童”,他仍记得那段时间村民拿李伟当谈资,总在在背地里议论:“干两年,种庄稼都没学会,就走了。

不过,蒋学林也补了一句:“要真遇到好干部,我们还写个感谢信!

9月18日上午,蒋学林向记者提起一件事:李伟刚来不久,他曾在马路上破口大骂,原因是李伟答应的事没办到。事隔几个月后,他才明白并非李伟的原因。

我当时骂得很难听!

蒋学林回忆时语调一转,“我说,你是来走过场的,我要给你单位写个信!

∆蒋学林。

推倒烂木桥

李伟驻村第三天开始走访,在桃树坪碰到一个烫手山芋:跨河的木桥被风雨蚕食成危桥,泡在水里碗口粗的木墩已成朽木,主结构已经松动。

这桥哪里还能过,一定要修!”李伟在桥的两头转来转去看,“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的。

李伟的这一番话,让一筹莫展的村民李文顺重新看到指望。木桥的一头是通向红池坝镇的唯一公路,另一头就是李文顺的房子。

李书记第一回来,从河里淌水过的,他也不敢走桥上。”64岁的李文顺回忆,李伟围着桥转来转去,试探性地上桥走了几步。

可是,常年要过桥的只有李文顺、梅花明、石世全、石世安4户人。不涨水时,过河以露出水的乱石当墩子;河的集雨面大,一下大雨就涨水,冲力大人就不敢过河。

下暴雨时,水涨起来能封住桥孔!”李文顺告诉记者,大暴雨时水能涨到3米深,河面能铺到10多米宽。

大雨涨水几个学生读书也出不去。

村里一召集开会,几户人就抓着修桥一事不放,村里承诺一直不兑现。“几年下来硬是把我们搞毛了。”李文顺说。

李伟多次上门沟通,鼓励几户人自筹资金。同时,考虑到修桥投入大,李伟承诺:在1.5万元工作经费中,拿出1万元来支持修桥,但必须在桥建成之后兑现。

∆李伟驻村后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桥。

李书记都在帮忙凑钱!”李文顺的话很提气,“磨了几个月,再不凑钱修都不好意思!

就这样,李文顺与石世全合计,各自的出资从几千元提高到1万元。其他两户家境艰难,先后也各出了1000元。

为降低建桥的总费用,几户人又投工投劳,桥最终以3.2万元外包。

当时正值枯水期,烂木桥被推倒重建成混凝土桥,4户村民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记者在桃树坪采访时看到,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桥有4.5米宽,车可以一直开到李文顺家的院坝边。

烂木桥半年变成钢筋混凝土桥,这事对蒋学林触动大。“以前‘闹’了几年都没修成。”蒋学林告诉记者,“他真的是个能干人!

200多篇日记

牵头修桥是李伟进村啃的第一块“硬骨头”。

自从桥建好之后,蒋学林越来越服李伟的那双“脚板”,再远的村民家里他都去,而且不止去一次。

金家村5个社一共421户,李伟徒步走访过每一户。

他是靠脚板走的!”蒋学林话里藏着一股子硬气。“他真的是有决心!

金家村有23平方公里,仅村级道路就有47公里。“下村一天,基本是3万步左右。”李伟的步数在朋友圈几乎是排在前三。

走路会碰到人,见面多就熟络,有时可以聊好一阵。

李伟在随性的聊天中,用致富案例悄悄给村民提气,逐步解决内生动力的问题。

这样不生硬,也没有距离感。

∆李伟的工作日志。

在李伟卧室的办公桌上,堆着两叠半米高的书。

其中两本是李伟两年来的驻村日记,一页接一页共200多页,“内生动力”、“产业”、“走访”是日记里的高频词汇。

一家姓蒋的三兄弟都有尘肺病,老二已去世,老幺已是晚期。老幺为供养3个学生,曾卖过血液……

姓刘的农户家有6口人,房屋有垮塌,为给3个孩子凑学费,曾偷砍树木上学…

姓王的农户打工受重伤,房子有垮塌,屋里空荡荡的……

驻村2个月后,他的日记中不再只是走访入户,渐渐地多了村民家里的新变化,生姜、花椒、辣椒、山鸡、养猪、蜂蜜、猕猴桃、李子苗等逐渐与村民发生关联,而不只是洋芋、苞谷和红苕。

2018年10月12日那天,李伟一连走访了几家,收获不小。

今天走到易功良家。他家有个常年卧病的低智能儿,现在养生猪27头、仔猪9头,山羊10只,我去他家时,夫妻俩正在背红苕,现在忙起来,也不再去打麻将了……

我到了管珍贵家,老两口说下次单位资助蜂子,再给他争取几桶……

我让王家发展养兔,他立马就同意了,等他家的房子装修完……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为村民资助的蜜蜂。

日记的字里行间也流淌着不少感动。比如有贫困户非要请他喝红牛;也有贫困户见他一去,不停把柿子、板栗等往他兜里揣;也有大马路上拿着烤玉米追着塞的……

他在走访日记中多次提到一件事。

2017年9月26日,他走访一家农户和病人坐太近,聊了1个小时左右。晚上有点咳嗽,才知道病人有传染性肺结核病。

周末回家之后,李伟自费到医院检查。咳嗽好转之后,李伟又因为工作去了他家。2018年1月15日,李伟第三次去他家。他也在日记中提醒自己注意必要的防护。

今天下午两点多,太阳像火球,我走到4社衣服湿透了,有中暑的感觉,可我开心,有几天没和老百姓打交道了,哪家的产业有新动向,我很想知道……”他在2018年8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

就这样,村民在脱贫路上的一点一滴,被收纳在李伟的驻村日记中。200多篇日记也记录了全村人的脱贫进展:截至目前还剩15户未脱贫,今年力争脱贫13户。

300字感谢信

∆垃圾桶“上岗”后焚烧垃圾的越来越少。

李书记可能为村民贴了些钱。

蒋学林说,李伟在村里干过不少花钱的事,可他的工作经费一年只有1.5万。“没贴钱谁信?工作经费这么耐用?

前不久,为改变村里的“脏乱差”,又买来30个垃圾桶沿村公路主要路段摆开。垃圾桶一“上岗”,村民焚烧垃圾的越来越少。有的村民需要,李伟就免费送。

蒋学林说自己也沾过李伟的光。一是垮塌的房子重建,李伟前后跑了很多趟;二是建房子时,李伟给工人买过一次酒。

到8月中下旬时,蒋学林记起李伟的两年任期将满,赶紧绞尽脑汁构思一封感谢信。在此之前,村民袁伍敏也写过一封“三认可两满意”的感谢信,后交给一个镇干部转递到镇里。

蒋学林想写一个“不一样”的感谢信,可让他为难的是自己只上过小学4年级,腹稿打了几天都没下笔,总觉得写得水平浅。他说想找村里人代笔,可又觉得不够庄重。

后来又翻来覆去想了两天!”蒋学林告诉记者,想写他的事迹可三言两语说不完,心头打草稿磨来磨去很多遍。

真是急得晚上睡觉都在想。

蒋学林拿起笔,用了半天时间,才把一封300字的感谢信理顺,然后再誊写一遍,但是并未定稿。

∆李伟帮村民推车。

他在感谢信中写道:

李书记是我们不能忘却的,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热爱、关心老百姓的共产党的好干部!

李伟同志在我们大山区,不辞劳苦、徒步走遍我们每家每户,问寒问暖,关心吃住行、病情及诉求(并且多次)。

蒋学林在信中也留下一个“幸福的纠结”:“遇到一个好干部,我真想把他留下来;可要是真留下来,怕会贻误他的前程!

一次偶然,他听说村里的王忠安在为李伟制锦旗,约上村里退休教师杨自俊一起去打听,看能否把自己的名字也加到锦旗上。

可是他去晚了,锦旗上的名字已满。

70多岁的杨自俊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村里也非常受人尊重。他门前的公路垮塌久拖不决,也是李伟想辙解决的。

他一看说‘要得’!”蒋学林将感谢信拿给杨自俊把关后才定下来。

91个红手印

得到杨自俊的首肯,蒋学林开始在村里奔波,悄悄找村民签字并摁手印。

还不能让李书记晓得!要悄悄寄到他的单位去。”蒋学林说。

红手印是中国老百姓表达意愿的庄重形式。村民签字摁印也有章法可循,不是随便签字摁印凑数。蒋学林一户一户地登门,在路上遇到村民也“拦截”闲聊:“你觉得李书记这个人怎么样?

对方能说出所以然,他才会将感谢信一事和盘托出。

∆三页纸的感谢信上,盖满一个个鲜红的手印。

40来岁的杨可菊一家,就在感谢信中坚定地摁了一个手印。去年,杨可菊在外打工时,家里的公婆还种着一亩三分地。见两个老人干重活吃力,李伟下地一连帮了好几天。

雷义轩也在感谢信中摁下手印,他曾被李伟力劝养鸡;王道香也签字摁了手印,他时常见李伟在田间地头走访村民……

见一户签一户,都说李书记好啊!”蒋学林在村里转了两天一共签了72户,签字和摁红手印占了满满一页纸。“年纪大了,确实转累了。

几天后,杨自俊来询问进展,看着一页纸上盖满红手印说:“这样就够分量了!

因蒋学林要去临近的江口镇上制锦旗,便将感谢信签名一事托给杨自俊。“他拿去转了一天,又签了19个。

蒋学林满足地说,“杨老师比他大,也跑不动了!

8月26日一早,蒋学林特意跑了一趟红池坝镇邮局,将感谢信与两面锦旗一道打包,通过邮政快递寄往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党委书记唐德荣。

唐书记在村里来过几次,探望过一些贫困户,我打听的电话号码!”蒋学林说,这些是提前搜集好的,“要不然我还真不晓得寄给谁!

蒋学林担心信件中途遗失,又特意将感谢信的内容复印了一份留底。

三天之后,蒋学林打两次电话询问唐德荣,是否收到金家村寄去的东西。直到9月2日一早,唐德荣才收到装有锦旗和感谢信的包裹。

打开感谢信时,唐德荣心潮澎湃。

让我非常吃惊,三页纸红手印摁了一大堆。”唐德荣看完感谢信,立马给蒋学林回了个电话,大概聊了10多分钟。

问清缘由之后,唐德荣向蒋学林解释:李伟的两年任期的确满了,但是根据政策和个人意愿,任期将再延长一年,他暂时不会离开。

当天,李伟也惊喜收到院领导的微信鼓励:“祝贺,付出有了收获。辛苦了!

看着感谢信上的每个红手印,李伟几乎能回忆每个村民与他的交集。

村里人太朴实了。”李伟感慨地说,“你对他们好,他们真是对你更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摄影 张锦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91个红手印背后的“第一书记”(下)
李伟在村里究竟有多忙? 金家村地广人稀,重庆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