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深阅读丨古城墙遗址昨启动修复 市民年底可去“穿越”宋朝

10.04.2018  08:03

重庆又一段古城墙遗址将“活起来”。昨日,重庆晨报记者从渝中区文管所获悉,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墙及城门保护工程昨日启动修复,将于年底完工。未来,市民可在城墙顶部漫步。

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墙遗址地处下半城核心区域,文物遗存30余处,包含城门、城墙、道路、排水沟、水池、井、柱洞等各类遗迹,其中太平门、人和门两座城门遗址是重庆城门遗址的典型代表。

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段城墙残长约546米,夯土甃石结构,是重庆古城墙遗址中保存较好的城墙段之一。该段城墙呈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露明城墙6段约482米,掩埋城墙4段约64米。综合考古调查、发掘、碳十四测年及文献记载分析,该段城墙遗址始建于南宋明初,明代晚期、清代、民国经过多次修补。

该负责人透露,未来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将建步行系统,市民可以沿着该段城墙顶部漫步。

步行系统将保留城墙原有步行通道约476米,还将新增一段长约20米、宽度不小于2.5米的步行通道。其中,太平门城墙段对外步行接口共有两处,分别接白象街和四方街。

对于已毁城墙走向,将在白象街人行地面以及太平门城门前广场设置已毁城墙地面导引线两段,总长度为233米。

此次保护修缮的目标,首先是要确保城墙城门结构安全。保护修缮过程中,将按原样恢复缺失楼梯、楼梯踏步,按原样补齐、恢复雉堞(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还将对风化严重的石材进行加固、对石材表面进行封护。

其中,将对太平门遗址以及人和门遗址进行局部复原保护。还将对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墙进行原状保护,根据后期城墙遗址带的展示需求,对现存城墙段上部进行铺装。

在展示方面,该负责人介绍,将恢复太平门内沟通上下城之间的通向白象街的台阶。同时,考虑到城墙修缮后将作为游览通道使用,为保障游人安全会按照城墙原有雉堞形式新做护栏。

太平门

被发现的是太平门内城门 消失的外城门未来将被复建

△太平门及附近的城墙。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近5米高、宽4米多的太平门古城门其实只是太平门的内城门,工作人员说,镌刻有“太平门”三个大字的外城门,即瓮城城门,早已在历史的车轮中不复踪影。但是,在未来太平门的修复工作中,这个外城门也将被复建。

远期规划将复建太平门外城门

据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介绍,与通远门一样,太平门也是以瓮城的方式建造。也就是说,完整的太平门有两道城门,如今发掘出土的老城门是内城门。

在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所制作的太平门复原想象图中,瓮城城门和太平门城门之间呈现90度的直角,也就是说,人们穿过瓮城城门之后,需要向左转个弯,才能顺着太平门城门进入重庆城中。

经过考古发掘,专家们已经知道太平门的内城门高4.9米、宽4.4米。遗憾的是,人们在老照片中见到的太平门瓮城城门大小,已经无从得知。

在一些老照片上看到的城门,赫然刻有“太平门”三个大字。“而在太平门内城门的门额上,铭刻的是‘拥卫蜀东’四个字。”工作人员表示。

渝中区文管所工作人员说,在对太平门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它们在巨大的城门洞上,找到了五个小洞,它们开凿的年代与城门修筑的年代相符,也就是说,它们是当年的城门建造者留下的。

那么这五个小洞的功用究竟是什么呢?工作人员说,这些洞是用来插横木的,“根据同类型的考古发掘以及现存城门的构造推断,太平门曾经有一扇巨大的外城门,这些小洞上所插入的横木,就是为了用来闩门的。

那么这扇城门究竟有多大?工作人员说,应该与现存城门的大小相符,也就是说,这扇门巨大到近5米高、超过4米宽。而它的主要功用就是防御试图从城门进入的敌人。

门洞最早可能封堵于民国时期

太平门被发现时,门洞早已被大小不一的石块封堵得严严实实,那么太平门被废弃究竟是在何时呢?工作人员说,太平门作为城门的功能消失,应该是在民国时期潘文华担任重庆市长期间。

据史料记载,1926年北伐开始,潘文华被委任为重庆督办,行武出身的他觉得重庆更像是一处重要的军事交通要塞,而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在潘文华看来,“以重庆市区30余万人口,仅以高低斜曲之十三四平方公里面积容之,其拥挤自难避免,若非另图新区,则无法解决。

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潘文华成为重庆市长,随即开始实施计划已久的拓城大计。

潘文华将眼光首先瞄准了作为重庆母城唯一陆路通道的通远门。通远门连接着重庆主城与外界。西可到成都,北可通广安、达县,但门外却是一望无际的坟冢,是数百年来市民祖宗安息的场所。

想把几十万座坟墓迁走建新城,比登天还难。他们当中不乏袍哥,态度强硬:“谁敢动坟,老子跟他拼命。”为了拓城,潘文华任命旅长郭勋祺出任迁坟局局长,并持枪在手,放出狠话:“谁敢阻挡,枪不认人。”这才惊退民众,开始陆续迁走通远门外的坟墓。

而根据文献记载,太平门被封堵,也就是在这一时期。

太平门附近曾是重庆昔日“解放碑”所在地

△修复后的太平门效果图。

如今我们看到的太平门遗址,修建于明代,它的建造者是明朝初期重庆卫指挥使戴鼎,但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们发现,城墙和城门并不是建成后就一直维持原样到它们被废弃,在随后的历史里,重庆城的执政者们,对太平门及附近城墙进行过两次大修。

太平门是十七门之首。”工作人员说,处于重庆府署所在地的太平门,因其是整座城市的政治中心,自宋末定位后便一直没有变动过。因此,重庆的城门按过去的数法是以太平为首,依序按反时针方向绕城一周。

而太平门附近的繁华,在重庆开埠时期达到了顶峰,这和门内白象街的兴起息息相关。

市中区志》如是写道,“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在下半城,原重庆府署改建的商业场(白象街附近)成为重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这里各大商铺洋行并起,百货、银楼、当铺、钱庄一应俱全,相随而生的还有做工的袍哥与行帮。人们将各色货物通过水运运至重庆,在这条并不宽敞的街道上忙碌地交易。

白象街曾集重庆城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于一身。1886年这里成立了重庆最早的有线电报局,1891年重庆开埠后,英、美、日等都在这里开设洋行,形成“金融街”,随后报关行、运输行等也在此设立。到了20世纪30年代,捷江公司、清光公司、太古公司、日清公司、怡和公司、平平公司、招商局等都在白象街。

白象街还是重庆近代报业的发源地,人文荟萃。其原街15号是1897年宋育仁主办的《渝报》和1924年肖楚女任主笔的《新蜀报》报社旧址。1938年老舍曾移居白象街《新蜀报》报馆;1922年,陈毅在重庆《新蜀报》任主笔,和报社同仁在白象街社址前合影;1938年《大公报》迁到重庆后,《大公报》第二任总编辑王芸生便居住在白象街的一个小寓所里;1941年“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白象街举行爱国工商界人士座谈会。

人和门

如今唯一留存的闭门 其实并不是真正的“

太平门从被发现开始,就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可你知道,在它的500多米外,还存有重庆古城“九开八闭十七门”中唯一的一座闭门吗?这座闭门,就是此次也纳入修复范围的人和门。

老重庆的城门,为什么偏偏是十七座呢?难道真的是有那么多进出需要?

工作人员说,其实按当时重庆的地位和重庆城的规模,并不需要设那么多城门,最终建了十七座,只是顺应风水,讲求生克,应“九宫”、“八卦”之象而构筑的,以示“金城汤地”的含义。

而在最初兴建时并没有闭门的说法,只是有八门是专供力夫挑两江河水入城的水门。后来,城内火灾频生,官府认为是水门洞开不能制克火星之故,便将八道水门统统封闭,这才最终有了“九开八闭”十七门的说法。

从人和门可以看到,闭门其实并不是“”。从城墙外侧看,那城“”只是把城墙向里收缩进去了一点点,有卷拱,有门的立柱,像一个门的样子,但那“”里却被条石塞满,依然是城墙,并不能通往城里,因而并不是门。

从城外看,那闭门向城墙里凹进去了一部分,城墙就有了变化;加上那城门所呈的圆形卷拱形状,也给那单调的硬线条的城墙增添了些许柔软。这样的闭门只有重庆城才有。

重庆古城是《管子》一书中 筑城方式的典型代表

重庆古城墙极具地域特色。渝中区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有两种模式:其一常见于北方平原城市,如西安、开封等;其二常见于南方山地城市,比如重庆。

重庆古城墙是《管子》筑城思想的典范

从筑城理念来看,《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维,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种城池多为方形,城墙多用砖砌筑,设有四门,城内设有中轴线,讲究左右对称,常见于北方平原城市。

而在《管子》一书中,曾这样描写过另外一种筑城方式——“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种筑城理念营建的城池往往因地制宜,平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城墙多用石头砌筑,城门结合地形变化而设,数量不一,城内不讲究对称,依山就势设计城址布局,常见于南方山地城市。

工作人员说,由此可见,重庆城就是《管子》筑城思想的典范。依山傍水而建的重庆城,陡峭的山崖成为了城墙的组成部分,奔腾的江水成为了最好的护城河。所有的城墙都是因地制宜用巨大的石头修筑而成,石头不仅砌成了城墙,也筑成了坚如磐石的一座座城门。

古代重庆城以崖为城以江为壕

在近些年一系列对重庆古城墙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专家们逐步明确了重庆城的筑城理念和思想。工作人员说,“金城汤池,城堤一体”是历代筑城者的指导思想。

重庆古城城墙充分利用渝中半岛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和两江环抱的地理优势构筑,东西最大高差达155米,雄伟、峻拔,史家誉其“石城削天,字水盘郭”。

同时,城内布局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形成上、下半城的城市空间格局,极具山城特色,而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墙遗址正是下半城的重要一环。

工作人员说,古城墙夯土甃石,与明代以来城墙夯土甃砖传统有着明显区别,墙体外高内低、多数无内墙的设计,也是山地城池独有的地域特色。

虽然重庆城本就踞险而守,但是筑城者们还是为城门修筑了完备的瓮城,重城重壕的防御思想从头至尾贯彻在了重庆古城墙的修筑之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陈翔 摄影 甘侠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