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一线工人 “重庆制造”谁来制造?
重庆京东方的研发人员正在监测数据。(本报资料图片)重庆京东方供图
“不行,看来今天招不到几个人。”
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专员徐裕幸摇晃着脑袋,将桌上的一摞招聘材料收进文件袋。
一个月前,龙头寺汇博人才市场举办春节后的第一场招聘会,徐裕幸满怀希望地来,却怏怏而归。
万国半导体从事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2018年10月重庆工厂投产后一直在招聘,现在公司约有1500人。今年该公司的生产规模还将扩大,用工人数将达到2500人。
“用工缺口较大。”徐裕幸说,春节后,企业就招了不到100人。反观,今年以来,电子产业形势大好,订单如雪片飞来,即便是春节,公司也在开足马力生产。她表示,这样下去,就怕出现“有订单,没工人”的窘境。
说现象
无经历要求,综合月薪4000元,工厂还是难招人
“可能因为重庆制造企业多,竞争激烈,人都到别家去了。”徐裕幸安慰自己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同场招聘的京东方也收获寥寥。
京东方是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跨国公司,在重庆的3家公司用工需求量大,今年春节后,由于订单猛增,节后新增岗位需求超过1000个。
“负责网络招聘的同事告诉我,春节后网上投简历的人少的不是一丁半点,而是对半减少。因此,拜托我们现场招聘小组要给点力。不过,可能要令他失望,今天来询问的人倒是不少,可一听薪酬待遇,大多扭头就走了。”京东方现场招聘的工作人员说。
该工作人员称,现在制造业企业现场招聘,大都把门槛放得很低,而且不把待遇写出来,以此来换取更多与求职者的交流机会。
比如,以往在工作经验方面有所要求,现在,除了技术研发岗位、中高级管理岗位等须具备工作经验外,很多制造企业对多数岗位已不作工作经验的要求,摆出一副“来了再说“的架势。
在与求职者交流时,重点介绍入职程序简单,只需通过体检和简单培训,两天就能入职上岗;同时,也着重介绍“入职大礼包”,如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险、健康体检、生日慰问、住房补贴、年底双薪等多种福利。
这样算下来,即便是普通工人,第一年的综合月薪也能达到4000元。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难以获得求职者青睐。
“一个月才拿4000块?还不如我跑10天外卖。”张云松是美团外卖骑手,因为前几天送餐时不小心摔伤,惹女朋友心疼,非要他找一份安全的工作。
张云松说,房租、水电费、通讯费,再加上平时和朋友聚会的开销,4000元月薪,根本无法支撑他现在的生活。当骑手虽然日晒雨淋,也有一定风险,但起码收入可观。
看变化
外卖骑手招聘火热,抢了产业工人“风头”
张云松所言,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的新趋势。
去年,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与前阵子新闻里刷屏的“大学生送外卖”不同,数据显示,1/3的骑手在送外卖之前,职业身份是产业工人。
当下,在职场,外卖骑手的确抢了产业工人的“风头”。
春节刚过,重庆饿了么骑手王小军的两个亲戚也加入了“外卖骑手”队伍。
“春节前后,餐馆的订单量大,单价较高,我和老婆一天要挣1000多元。收入高了,很多老乡都想跟我来重庆当骑手。”王小军说,他加入饿了么骑手大军已经快3年,去年他的妻子也从工厂辞职,两个人成为了”夫妻骑手“。
整体来讲,外卖骑手们的收入比较高。大多数骑手的收入主要集中在4000元到8000元,有近10%的骑手月收入甚至超过8000元,月入过万的也不少,其中“外卖单王”骑手的月收入甚至近3万元。
一边门可罗雀,另一边则门庭若市。
记者从我市多家制造类企业了解到,大部分企业一线工人的春节后返岗率只有80%左右,即便是春节后发开工红包的企业,返岗率也只达到90%。仅两江新区一个区的企业,节后就抛出了6000余个工作岗位,其中,大部分需求都是产业工人。
而外卖小哥却逐年增多,而且根本用不着现场招聘,通过网络注册招聘,就可解决所有用工需求。
记者了解到,2015年,美团外卖骑手人数仅为1.5万人,但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日均活跃骑手人数已接近60万人,而饿了么旗下蜂鸟骑手的注册人数则早已突破300万人。
探本质
无需“一技之长”,职场体验差,制造业难与服务业抗衡
然而,外卖行业其实只是分流产业工人的冰山一角。
截至2018年,全国快递员总数超300万人,加上近些年互联网公司在生鲜配送、餐饮供应链等方面不断发力,未来所需劳动力只会更多。
考虑到兼职,又有一股势力冒头:已登记在案的、合规的网约车司机,截至目前共计373万人。
“这哪里是什么‘分流’,而是直接‘抽血’了。”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德旺曾表示,前几年房地产与销售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变相抬高人力成本,对制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如今,外卖、网约车、快递行业等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制造业为何留不住一线工人?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认为,在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上,部分产业工人的工作越来越没有技术含量。比如在生产线上反复拧紧一个螺丝,这样的工作既枯燥乏味,也不太可能涨工资。再算上房价、物价上涨因素,便出现了过去一个人打工可以养全家,现在一人打工,养自己都费劲的窘境。
而对新生代员工来说,薪资不再是第一位,更看重“职场体验感”。
王明玉年前刚从一家电子企业离职,转而投身超市上班。她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受不了工厂那套制度。
“进厂刷卡再刷脸,安检极严,要是你哪一项未按照标准进入厂区,对不起,安检的门卫不仅不会让你进去,而且还会登记你的工号姓名,直接打电话给你的组长,回去换就意味着迟到、还要被领导一顿臭骂,然后全勤奖没了、绩效也没了。”王明玉说,“进入车间就得无尘帽,静电衣,静电鞋,静电环全套伺候,更衣间上万人换鞋脱鞋,狭窄的空间密不透风,个中滋味你可以想想。”
王明玉觉得,最受不了的还是“与世隔绝”的寂寞。
厂区外面最繁华的日子就是发工资的当天或周末,网吧、餐馆座无虚席。平时在厂区里吃五块八块的工作餐,发工资了就可以在外面整点串串、烤鱼什么的。
进入超市,王明玉做的也是一线服务员、收银员的工作,但对她来说,“卖场提供的晋升渠道更为优越一些,而且在这条路上,每一个基层工作,我们更愿意看成是对今后管理工作的积累。”
更关键的是,在超市不用上夜班,对皮肤好,而且在城市,生活更为方便。
“若制造业不能吸引年轻人,对其将是最致命的打击。一个失去年轻人的行业,如同一潭死水,发展进步将无从谈起。”吴安担心地说。
事实上,如今流水线上的工人反倒成了流水线。
记者了解到,我市电子产业的大部分工厂,新招入的流水线工人一个月后的留存率约为70%,一年之后,这个数据降为50%以下;汽车产业因为技术岗位较多,情况稍好,每年流水线新招入的实习工,年留存率能维持在50%以上。
谋出路
转变人才培养结构,企业机器换人,加快推动智能化改造
如今还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当工人吗?
记者采访过程中,随机向工人和求职者了解了情况: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普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当工人;而在招聘会上,很多才从大专院校或高职毕业的95后和00后都表示“工厂一线已经不太适合年轻人”。
“也许我们的人才结构出了问题。”市内一家知名技校招生办负责人表示,以前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现在考大学跟闹着玩似的。国外75%的中学生选择技校,而中国90%的中学生选择考大学。
该负责人进而称,如今中国大学生录取率超70%,管理员和操作工严重失衡,正常用人比例1:8是合理的,这么多的大学生社会怎么消化?目前还出现一个现象,就是许多大学生一年到头都不上班,就窝在家里考各类职业资格证,试问考完真的有用吗?
“这样的后果是真正会技术的越来越少,眼高手低的越来越多。”重庆翊宝智慧电子装置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经理姚广春说。以前技校毕业后可以去工厂,现在一部分人上大学只为了毕业后有个体面的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现实就是大学四年培养了一批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术的工作干不了的人。而这样的人企业根本不敢要,招聘了几个大学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们工作马马虎虎,没事还爱抱怨一大堆。
而现实中,政府也看到了问题所在,正想尽办法扩大技工院校的招生规模。
2018年我市共有43所技工院校招生,计划招收新生3.3万人,招生对象相当广泛,既包括了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又涵盖了具有同等学力者及适龄青年。
不仅如此,政府还给予技工院校学生一系列“补助”,如对市公办技工院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给予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免学费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每生每年平均500元的住宿补助。
同时,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就业见习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定向就业培训补贴等。
今年我市技工院校的招生计划虽然还未出炉,但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规模和扶持力度肯定不会低于去年。
吴安表示,要解决“重庆制造”谁来制造的问题。一方面,靠社会提高人才供给;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加快推动智能化改造。
2018年,重庆市经信委对全市2600多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市仍有超过50%的企业生产方式以人工为主,近70%的企业未开展数字化产品设计,55%左右的企业未应用任何信息管理系统,75%左右的企业未应用云平台服务,全市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数字化普及阶段,与浙江、北京等发达省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智能制造推进亟待进一步加快。
为改变这种状况,2018年年底,重庆推出《重庆市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实施方案》提出两个阶段目标:
到2020年,全市智能制造取得明显进展,累计推动25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5个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智能工厂和200个数字化车间,68%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
到2022年,累计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10个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智能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8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
届时,“重庆制造”有望全面升级为“重庆智造”,“一劳永逸”地解决谁来制造的问题。
编辑: 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