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医疗专家的春节 自己动手做年夜饭面向祖国行军礼
王清良在埃塞俄比亚军队总医院工作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亚的斯亚贝巴当地时间2月19日早上8点(北京时间2月19日中午1点),听到儿子潇潇稚嫩的声音,王清良的眼圈一下子红了,久久说不出话来。在这个原本应该合家团圆的日子,他却远在埃塞俄比亚,无法与家人团聚。
今年1月12日,作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军事医疗援助专家组成员之一,王清良远赴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始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
推门走的那一刻,儿子抱着他大哭
王清良是1月12日早上7点离开家的。前一晚,他就和儿子潇潇说好,时间太早,就不要起来送爸爸了。
可是当他拿着行李,推开门准备出发的那一刻,潇潇突然从房间里赤脚跑了出来,紧紧抱着他大哭:“爸爸,别走!”
孩子突然的举动让王清良有些不知所措,抱着儿子小小的身体,他很揪心——这一去就是一年,该错过儿子多少的成长啊!
“可我是一名军人,必须无愧于身上的绿军装,承担起治病救人的天职。”王清良也是这样给儿子解释的,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为他感到骄傲。
每天早上起床鼻子里都有血痂
在出发前,王清良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可当地条件的艰苦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跳蚤太多了!”一到亚的斯亚贝巴,包括王清良在内的所有专家组成员都被跳蚤咬了,“全身发痒又没药,只能硬扛着。”王清良说,这段时间正值当地旱季,气候非常干燥,流鼻血是常事,每天早上起床鼻子里都有血痂。当地食物也吃不惯,连着两三天都是吃的面包。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援助工作开始了。专家组一共8人,全部来自重庆,分别是病理科、耳鼻喉科、放射科、脑外科、颌面科、心内科的专家,重点援助埃塞俄比亚军队总医院。
作为西南医院病理科博士,40岁的王清良在当地的工作是指导埃塞俄比亚军队总医院病理科取标本及分析报告。该院病理科只有两名技术员和一名医生,一开始这名医生自恃资历老,把王清良当做前来学习的毛头小伙子,言语上有些不客气,王清良也没在意。在翻看病理科资料时,他发现这名医生将恶性肿瘤判断为良性肿瘤,而且还有其他两个类似的错误病例,他就仔细分析了三份报告,并与这名医生进行探讨。当王清良指出多个疑点后,这位医生折服了。
从那以后,遇到有什么拿不准的病例,这名当地医生都会请教王清良,而王清良也会毫无保留地教他。
接触的病人中,每两个就有1个是艾滋病患者
如果遇到埃博拉,怎么办?在出发前,王清良就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怕,当然也怕!可既然接受了任务,就不能退缩。我相信做好防范就没问题。”
幸运的是,目前在亚的斯亚贝巴还没有发生埃博拉疫情。
“我们最怕的其实是艾滋病。”王清良说,在军队总医院,他们接触的病人中,每两个病人中就有一个是艾滋病患者,稍不留意就会感染,非常危险。
为此,专家组成员绷紧了弦,格外谨慎小心,比如戴两层手套,戴护目镜等。
王清良说,大年三十的下午,援外专家组的8个人横穿了大半个亚的斯亚贝巴,到一个中国市场买来食材,自己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当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所有人热泪盈眶,齐齐向着中国的方向行了一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