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1.04.2015 17:59
本文来源: 重庆新闻网
■ 坚持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也是我们党的传统,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升其视野,丰富其内容,提出新概括,实现新突破,都必须以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基础,都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科学理论,其内容是中国的,其话语体系也应该是中国的。因为,越是中国的,越能为中国的老百姓所接受;越是中国的,也越是世界的,越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凸显我们的特色和个性,越具有影响力、吸引力。
■ 强调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并不是要阻断我们与他国人民的交流和沟通,而是破除对西方话语体系的盲目崇拜,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改变我们在国际话语中的弱势状态,掌握话语主动权,形成与我们的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话语地位。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思想,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
把握理论创新的规律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杨春贵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成功之道,也是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指明方向,提供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创新的理论成果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越系统,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引领作用、指导作用就越显著、越巨大。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初步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理论创新引领并推动实践创新,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极大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对于这一来之不易的理论创新成果,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还在不断深化。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过去取得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不能成为骄傲自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继续前进的包袱。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针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实践创新呼唤理论创新,又为理论创新积累经验、提供材料。离开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理论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实践创新所积累的经验越丰富,理论创新所需要的材料就越丰富,理论创新的成果也就可能越加深刻和系统。坚持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也是我们党的传统,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搞商品经济,是农村基层和农民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亿万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创造的新鲜经验的总结。习近平同志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他指出:“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的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路线,是完全一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关系与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和认识路线,也是完全一致的。
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增强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我们党历来强调,要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离开实际问题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无的放矢,也毫无意义。习近平同志说,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需要研究的领域十分宽广,我们必须善于从众多矛盾中抓住那些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面临的矛盾多种多样,既有过去长期积累而成的矛盾,又有解决旧矛盾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还有大量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出现的新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能回避掩饰,不能消极应对,更不能坐视矛盾恶性转化。必须以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精神,直面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就是针对现阶段制约我国发展、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而提出的,就是抓住这些重大问题进行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我们要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以“四个全面”实践为基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续写好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打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基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顾海良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着力于学科体系的建设,这是理论创新的根基。所谓“学科”指的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分学科,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进行完整准确的研究和把握。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升其视野,丰富其内容,提出新概括,实现新突破,都必须以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基础,都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进言之,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来看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才能把握学科体系建设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彰显了学科体系建设与理论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1978年3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重提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新概括。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与他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学科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在1977年和1978年间,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要从各个领域阐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在生产力理论上,小平同志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理解,不仅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且还提出只讲发展生产力、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是不完全的,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要在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中“讲全”生产力问题。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准确把握是小平同志生产力理论创新的坚实支撑。同时,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的理论创新,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把政治经济学学科推向新水平。
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习近平同志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他就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我们说老祖宗不能丢,很重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丢。因此,一方面,“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另一方面,“必须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以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坚持下去”。这两个“必须”,既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地位,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支撑作用,凸显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又多次强调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面临“本领恐慌”问题,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整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就要学习经典,因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还是其基本原理,都深刻地蕴含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所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可以说,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必修课,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功,也是实现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奠基石。
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哲学的建设。党的十八大前,他就说过: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十八大后,他多次强调学习哲学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准确把握和理解,理论创新就有了坚实的支撑。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全方位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治国理政理论的新创造。
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是提升战略思维和增强理论自信的基础;而在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中,实现理论创新则是学科与时俱进和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基础。基于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认识和把握好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之间的统一和互动关系,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遵循。
在“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陶文昭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马克思恩格斯要求对其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发展160多年的历史证明,它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命题,就是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同时,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总的来看,世界经济总体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也进入矛盾凸显期。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但随着我们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难免出现经济增长乏力、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贫富差距加大、民生问题突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诸多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城乡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却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地区、阶层发展差距较大。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有思想观念的束缚,更有利益固化的藩篱,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突出,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等等。可以说,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
“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个全面”尽管内容不同,分属不同的工作范围和领域,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四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是目的和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它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支撑和保障。“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催生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它牵住了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牛鼻子”,体现了我们党的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更是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在“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写出更为精彩的内容,并在这种书写中,不断推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闫志民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和系统创新,又要精心打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要打造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主要应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体系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话语,其中有许多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例如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打铁还需自身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这些理论话语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它的内涵,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为我们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打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又要看到,我们的理论话语体系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我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也不相称,不能完全适应理论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国际话语权竞争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已初步形成的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
话语体系的打造,必须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首先,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科学真理的探索,真实性是理论话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要求。理论话语越是贴近实际、反映真理,就越具有强大生命力,就越能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其次,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理论话语也必须不断创新。邓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理论话语创新,一再要求我们要讲新话。他在改革开放以后,为我们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话语。再次,群众性是理论话语建设必须解决的又一个重大问题。话语是人们思想沟通的工具,是否适应群众的需要,是否受到群众的喜爱,对于话语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民族化。习近平同志要求“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里的“21世纪”不仅是时间定位,而且指时代特征;这里的“中国”不仅是地理定位,而且指中国特色。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与21世纪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且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科学理论,其内容是中国的,其话语体系也应该是中国的。因为,越是中国的,越能为中国的老百姓所接受;越是中国的,也越是世界的,越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凸显我们的特色和个性,越具有影响力、吸引力。我们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有13亿智慧勤劳的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创造出了无比丰富多彩的感人语言。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财富,去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就颇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他经常借用中国的诗词、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把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巧妙地融合在理论的阐发之中。这不但加深了人们对理论的理解,而且从感情上拉近了距离。如果坚持不懈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地打造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提高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国际融通力。话语体系承载着特定思想价值观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当今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谁的话语和叙事更能打动人,谁就拥有国际话语权,谁就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语言是用来交流和沟通的。强调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并不是要阻断我们与他国人民的交流和沟通,而是破除对西方话语体系的盲目崇拜,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改变我们在国际话语中的弱势状态,掌握话语主动权,形成与我们的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话语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话语体系不仅要有中国特色,而且要有国际表达力,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仅让外国人觉得新鲜,而且首先要让他们听得懂、听得进,不仅是能够接受,而且要达到乐于接受。也就是说,打造民族风格的理论话语体系,与提高话语体系的国际融通力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按照这个思路来推进话语体系建设,“越是中国的” 与“越是世界的”才能真正一致起来。
本文来源: 重庆新闻网
21.04.2015 17:59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让乡村“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一家央企的“重农兴旅”实践
记者 李勇 张桂林 李松
扎根巴渝乡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
【看见重庆】“凝聚山城之光 追梦幸福时代——我们一起向未来”摄影大赛优秀奖《新区晨曦》
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与奋斗同在,城市日新月异,新华网
第二届轨道交通摄影大赛优秀奖《穿梭城市间》
为重温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叶星箭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