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生态工业建起脱贫“绿色引擎”

22.03.2016  11:10

  前不久,重庆和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信农业)通过了QS认证。这意味着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发展8年的青花椒,将通过精深加工变成特色农副产品卖出去。

  “实现了绿色发展,带动了脱贫增收。”酉阳县相关负责人称,和信农业在酉阳拥有18万亩青花椒种植基地,既推动了石漠化治理,又带动15000户椒农每年户均增收近3万元。

  这只是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转型发展生态工业的一个缩影。我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两年多来,渝东南各区县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以创新驱动、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为主线,转型发展生态工业,建起脱贫攻坚的“绿色引擎”。

   发展生态工业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渝东南地区是我市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同时矿产资源丰富,我市重点勘探的八条成矿带中有两条分布于此。因此,这里既是生态敏感区又是生态脆弱区。

  我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后,渝东南各区县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提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转型发展生态工业,做到既能有效保护生态,也能合理开发资源,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不符合科学发展。”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关负责人坦言,秀山人在发“锰财”的同时,也看到了锰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他告诉记者,转型发展生态工业,首先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优势矿产资源做大做强做精。

  几年来,秀山对全县138家涉锰企业关闭整治,投入4.38亿元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同时投资1.2亿元建成锰业科技园,并开展了“电解锰渣资源化与全量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市级科技攻关项目。

  记者在秀山县淡水河谷公司看到,该公司研发的处置电解锰废渣专业化装置已成功运行。公司负责人易华透露,该装置可实现每年资源化利用电解锰渣50万吨、生产水泥添加剂30万吨、生产副产品硫酸8万吨,不仅攻克了环保难题,还达到全部资源化利用,无二次排放的目的,消除了锰渣排放的生态风险。

  黔江区则开展了“环保‘四清四治’专项行动”,清理污染源120个,梳理归类环境问题350个,网上跟踪管理50余家企业,共督促23个项目通过了环评审批,24个项目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

  黔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一方面严格落实环境监管,促进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一方面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生态环保设施建设。

  前不久,该区弘农水泥烟气脱硝治理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60吨。目前,该厂正推进废气余热发电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减少煤炭用量近40000吨。

  与此同时,酉阳、彭水、武隆、石柱等也分别采取退城进园、建立入园企业清退机制等方式,推进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以绿色制造为主的生态工业。

   立足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万源佳是一家浙江药企,6年前落户酉阳,依托当地富集的中药材资源,先后研制出生姜红糖固体饮料、牛蒡根固体饮料、金银花固体饮料等近10种药食同源产品。

  “以发展资源型工业为主,保护环境抓工业。”酉阳县经信委主任陈宏波称,该县坚持“绿色、无公害、有机”方向,围绕农产品、中药材、绿色能源、材料产业等资源优势,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据了解,花田贡米、高墨农业等3家企业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信农业、琥珀茶油等7家企业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另外5家企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此外,酉阳苦荞黄酒、黄江皂素、青蒿素等资源优势,正以工业品的形态转化成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优势。

  在渝东南地区,丰富的农林牧副渔资源支撑起了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这里较为充足的小水电、风能等资源,也有利于打造全市能源产业重要基地。

  武隆县经信委负责人介绍,该县正加快推进风电项目,积极策划抽水蓄能发电项目,着力储备垃圾发电等生物质能源项目,推进页岩气勘探、开采和综合利用,打造全市清洁能源生产基地,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电力装机200万千瓦,年产值30亿元。同时,借助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武隆县还建设旅游观光产品加工园,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着力打造羊角豆干、土坎苕粉、鸭江老咸菜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此外,渝东南各区县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依托重庆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承接国际及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等机遇和政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与全市其他主体功能区差异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

  据此,武隆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酉阳主攻珠宝贵金属、纺织服装等产业;秀山培育智能制造、高纯人造石墨、石墨化品等产业;彭水大力发展环保设备、电子信息等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

  生态工业成“绿色引擎

  前年,陈秋平种了4亩红薯,卖了7000多元钱,加上老公的务工收入,她家脱了贫。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像陈秋平一样种植红薯的有近10万农户,全县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年产值近5亿元,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3800元。

  “一个小小的红薯做成了带动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相关负责人坦言,没有红薯的深加工,就没有这么强的带动作用。该负责人介绍,除了做苕粉,彭水研发出的紫薯酒含有花青素,可预防癌症、高血压等疾病;加工后的苕渣,既可做糖尿病人的食品,也可用于培育蚯蚓;苕尖、苕叶可制作脱水食品,方便储藏和运输;苕藤还能加工成牲畜饲料。

  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基地建设。渝东南各区县立足绿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起支柱产业,还带动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位于黔江区正阳工业园区内的“黔江-桐乡丝绸工业园”入驻有8家企业,这里生产的高档丝织绸缎、真丝服装、蚕丝被等产品远销印度、日本、韩国等地,实现利税5亿余元。

  “黔江丝绸,既是我们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又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黔江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链,走上企业带基地、基地壮企业、基地富农户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茧丝绸产业的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最终带动农民脱贫增收致富。

  谢凤霞是黔江区濯水镇蒲花社区六组居民,去年她养蚕260张,产茧总量9366.6公斤,收入35.1万元,成为黔江“蚕桑状元”。她告诉记者,当地村民既能养蚕卖钱,又可以选择去丝绸工业园打工挣钱,自然就能带动大家脱贫致富。

  黔江有茧丝,彭水有红薯,石柱有辣椒,酉阳有苦荞,秀山有中药材等,渝东南各区县立足各自的资源优势,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以园区为平台,培育骨干企业,建起生态工业,就有企业岗位就业,又有种植基地创收,成为带动渝东南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引擎”。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