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丨让自然,自然地存在

05.01.2021  18:21

大江焕发新颜,中华民族母亲河生机盎然。

2016年1月上游重庆,2018年4月中游武汉,2020年11月下游南京。5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三峡之瞿塘峡。王正坤 摄/视觉重庆

5年来,重庆不断 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等“八项行动计划”,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日趋形成。

截至2020年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8个百分点。105个市考断面水质达标比例达100%、消除长江支流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达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达100%、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达100%。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中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促进二者和谐共生。如何对长江生态进行修复,擦亮重庆发展的绿色本底?两江观察对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昌晓 进行了专访。

▲重庆主城区长江流域,执法船队在开展联合巡江。龙帆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搞好生态修复,是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关键一环。如何理解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

李昌晓: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简单而言,就是将受到破损的生态,利用自然的回复力,使其回到受破损前的健康的原初状态。

绿色发展则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均围绕“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这一主线,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 生态修复是绿色发展的大前提,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措施)之一,绿色发展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其最终目的和目标。

▲长江巫山段(培石断面),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船上巡查并取水检测。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是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城市。您认为重庆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特点?

李昌晓: 近年来,重庆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通过持续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工程,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污染防治,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全面推行河长制,率先开展林长制试点,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稳步推进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生态地票交易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动森林覆盖率指标区县间横向交易;启动实施了一批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投入了大量用于生态修复的人财物资源,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比如,实施“两江四岸”综合整治,缙云山综合整治,打造广阳岛“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实施《重庆石柱水磨溪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方案》等等。

这些成效的取得,源自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修复的能动性增强,社会对开展生态修复的接受度普遍提高。

▲江津几江长江大桥下飞来成群的红嘴鸥,该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显成效。吴刚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在生态修复中,如何构建标准体系?

李昌晓: 生态修复需要有标准体系。应当按照统分结合的方法,实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站在流域库岸生态系统/景观尺度上开展我国长江岸线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的制定。

同时要注意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科学、专业、合理地制定标准体系,不搞“一刀切”。

例如,表征库岸健康标准和指标、可持续性标准和指标、生态完整性标准和指标可以统一一致,但是生物多样性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城市、城郊、农村区域的库岸就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时就应当确定一个最低的底线标准和指标,同时也要考虑设定一个生态弹性指标。

▲红叶诗画长卷在山川之间缓缓铺开。龙帆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在生态修复方面,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李昌晓: 生态修复的科学性、精准性与专业性亟待加强。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了解“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生态过程和生态机理及其动态性特征,有针对性地修复退化的结构和功能。防止出现工程措施占主导,过多采取重建“打造”的方式,结果不但没有很好地修复,反而带来更大程度破损的现象,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破损性或扰动性(假)修复。

另外,要注意开展生态修复全程跟踪管理和后效(效应)评价,采取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要素管控。要健全或者制定专项的法律法规,实施业主、从业人员终身负责制。将整个生态修复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纳入监管范畴,从项目启动开始, 在修复建设期,维护运营期,生态修复工程移交后 的较长一段时期(针对不同项目,至少应该有3-5年、5-10年、10-20年、甚至于20年以上),开展后效监测评价。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总之,生态修复应做到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对自然环境最小的人工干扰,让自然自然地存在。

原标题:让自然,自然地存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