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丨这个"窗口期",重庆如何把握

22.09.2021  14:52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重庆全方位布局,着力打造“未来汽车”新生态。

继中国(重庆)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峰会、2021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高峰论坛等之后,10月-11月,中国汽车T10峰会、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2021未来汽车技术展暨成渝汽车供应链博览会等将陆续在渝举行。

从这一系列重要会议可以看到,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最强有力的引擎之一,重庆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基础扎实、优势突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乃至全国汽车产业补链、稳链、强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一步如何发展?两江观察对业内多位专家、企业家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大家的看法是:“十四五”时期是该行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战略机遇期”,新能源乃至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可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重庆加快在公共停车场布局新能源充电系统,推广绿色出行。曾清龙 摄/视觉重庆

全方位布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重庆在新能源汽车的新赛道上全面发力——

政策利好密集出台。仅在下半年,重庆就出台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打造全国一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庆市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等政策,明确提出全市汽车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力争超过6%,要打造5000亿级的产业集群;到2023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庆将更加注重对整车企业的激励、对公共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进行奖励,同时在停车、充电和通行环境等配套上予以支持。

政策利好正转化为市场利好、发展利好——

动力供给,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下半年,荣盛盟固利重庆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基地、赣锋新型电池科技产业园等巨头相继落户重庆,加上此前布局重庆的比亚迪“刀片电池”等项目,重庆在这一关键环节构建起国内领先的产业链。

重庆是氢能资源富集地,起步早、技术较成熟。7月,重庆首座加氢站建成,日加氢能力达500公斤,可满足50辆氢能源车辆的加氢需求;此前,博世氢燃料系统等项目落户重庆,产氢量达到10万吨,为氢能汽车发展提供供给保障。

另外,两大汽车检测院、中国西部首座风洞实验室、氢能源检测中心等项目在渝布局,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上半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25%,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20%,汽车产量将近57万辆、增长47%,比全国增速高23个百分点。其中,6月,长安新能源汽车月产量首次突破1万辆,累计销量首次排名全国前十,奔奔E-Star销量排名全国细分市场第二;重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销量占比)达到12.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庆铃M系列氢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 白麟 摄/视觉重庆 

由大到强的路径

业界普遍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新能源汽车由大变强的“战略窗口期”,是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如何由大到强?如何转型升级?

集聚各方资源。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黄俊认为,目前,重庆本地汇聚起一批、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新能源汽车优势企业,前者主要是长安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庆铃等整车企业,后者主要是比亚迪、博世、荣盛盟固利、赣锋等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企业,有利于整体提升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品牌塑造。 

加强技术研发。“重庆应进一步强化电动智能汽车产品开发平台,以产品开发平台为导向引进与整合人才,大力提升汽车产品开发的技术自主程度。”重庆大学公司财务与会计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辛清泉表示。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公司、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总工程师陈耀华也认为,研发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比如建设国家级汽车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大型汽车企业联合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开发试验中心,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展开技术攻关,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统一技术标准。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杜惠平指出,从供给端来看,新能源汽车与充电配套设施生产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汽车零部件不通用、充电桩不通用等问题,存在“建设跟得上、使用跟不上”的资源闲置问题。他建议应抓紧推动业内标准制定,特别是在新能源产品零部件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方面提升兼容性。

▲“重庆造”新能源汽车赛力斯位于两江新区的智能工厂。(图源视觉重庆)

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之一,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吴杰提出,重庆要围绕汽车产业电动化进行补链、强链、延链,重点对电芯、电驱、软件服务、电池服务等细分领域进行扶持。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也提到,要完善上游零部件“三电系统”、下游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等产业链,打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汽车产业生态链条。

另外,辛清泉还提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汽车产业要加强协作、加快融合。川渝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重要区域,拥有整车企业45家,零部件企业1600余家,年产值超过6000亿元,两省市的汽车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两省市携手共进,将大大提升汽车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重庆协同创新智能汽车研究院。  杨敏 摄/视觉重庆

新能源汽车是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重庆在此领域有基础、有先发优势。接下来,重庆汽车行业要坚定目标方向,将政策落实好,把项目抓好抓细,加强融合创新和协同发展,在这条产业新赛道上加快步伐、取得新的突破。

原标题:这个"窗口期",重庆如何把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