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丨这个“绿色经济圈”,川渝如何打造?

15.12.2021  17:07

12月14日,推动成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举行第四次会议,提出要加强全方位协同、深化全领域合作,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其中,两省市一个新的“联合行动”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要共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路子,携手减排、协同治污、共同增绿,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是新发展阶段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就川渝而言,现状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主要难点在哪?下一步如何打造“双碳”示范区?可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就此,两江观察邀请重庆社科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国川进行解读。

▲ 12月14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召开。  苏思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今天,股市上“双城经济圈”板块非常火爆,多只股票涨停。川渝“联合行动”与此有关吗?市场反应为何如此热烈?

彭国川: 包括股市在内的市场反应如此热烈,是可以预见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川渝的大动作、新动作,肯定将对推动双城经济圈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明确规定的五大原则之一。同时,该纲要拿出重要章节,对统筹共建、协同联动抓好“双碳”工作勾画出了实施“路径图”。

此次川渝党政联席会议,则相当于进一步拿出了“施工图”,在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8个领域,开展10项联合行动,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成为国内首个区域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举措,意义深远、作用巨大。

两江观察:川渝共建成渝地区“双碳”示范区,是一项持续时间长、任务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目前的进展如何、成效如何?

彭国川: 总体而言,两省市开展的行动有针对性,成效值得肯定。

比如从机制上,去年7月两省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生态环保规划协作、水污染防治合作等方面建立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提出力争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同年11月,两省市签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无废城市”合作协议;今年7月,双方又研究讨论了“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计划,把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

此外,两省市在推动碳普惠机制建设和互认对接、探索相互认可的核证减排量、支持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等一系列协同合作也在拓宽和加深。

川渝发出倡议

产业领域    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能源领域    加快建设全国清洁能源基地,推进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建设,促进川渝电网一体化;

交通领域    共建绿色交通,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共享低碳生活;

建筑领域    共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发展节能低碳建筑,优化建筑用地用能结构,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科技领域    共同创新绿色低碳科技,用科技改变生活、用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林领域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持续增强减排固碳能力;

金融领域    深化川渝金融合作,协同开发绿色低碳金融产品,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开放领域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能力,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让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全球。

两江观察:那您认为难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彭国川: 实事求是讲,当前,成渝地区抓好“双碳”工作面临的挑战不小,总结起来,有四个方面比较突出:

其一,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 当前,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如重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占工业比重仅为28%;火电、化工、建材、钢铁、有色5个行业合计能耗和碳排放量均占规上工业的80%以上,结构调整任务重。

其二,能源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重庆能源消费结构中,火电占发电产量比超70%,且煤电又占绝对比重,煤炭保供压力较大。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基本开发殆尽,风电、生物质能(含垃圾焚烧发电)等新能源装机占比小,2020年重庆新能源装机164万千瓦,仅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6.29%。

其三,自然生态本底相对脆弱。 重庆森林资源总量不多、质量不高,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草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环境污染面较广、量较多、治理难度较大。森林资源相对集中在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渝西地区森林面积较少。三峡库区、坡耕地集中区域、石漠化区域水土流失依然严峻。

其四、绿色低碳生活转型难度大。 城乡建设体量巨大,建筑用能模式转型、农村用能“城市化”等导致建筑能源资源消耗刚性增长压力大,建筑能耗持续增长。城市轨道网密度偏低,“绿色交通”有待完善。

两江观察:此次川渝发出了联合倡议,产业领域居8大领域之首。在这个关键领域重庆该怎么办?

彭国川: 关键在于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壮大智能硬件软件、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建立低能耗、可循环、清洁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在乡村要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生态旅游、生态康养、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等生态经济。比如畜禽养殖协同管理、耕地安全利用、建设绿色低碳乡村等。重庆主城都市区、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及泸永江、遂潼、内荣等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就是非常好的探索。

▲ “智能制造”不仅带来效率的提升,也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孙凯芳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能源供给是联合减碳的基础工作,这方面怎样调整呢?

彭国川: 一方面是优化利用化石能源,加快推动燃煤替代,有序淘汰落后煤电,有序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工程等。另一方面是扩大发展可再生能源,科学开发水、风、光、地热等,加大清洁能源保供力度,发布分布式储能、建设智慧能源动能。

比如,川渝可以共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打造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提升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建立电力市场协同合作机制,共同争取大型电站增加在川渝电网消纳量;深化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等。

两江观察: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的动力源,这方面重庆可采取哪些措施?

彭国川: 重庆可争取国家布局绿色低碳领域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围绕节能、减污、降碳、碳汇等领域,重点布局三峡生态环境、碳捕集与利用、资源碳中和等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

要联合两省市高校、院所、企业建立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基础科学研究、产业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比如,创建万达开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重庆高新区低碳科技产业园、广阳湾绿色低碳科创中心等。

▲  巴南区巴滨路健身步道绿意盎然。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上,有哪些潜力可挖?

彭国川: 这是一件全社会的大事情。

比如在建筑领域,要深入推进建筑节能,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新型建材等应用,加快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提高绿色建筑占比。

再如交通领域,可提高“铁水联运”占比,推广清洁能源车,提升轨道、公交出行分担率,创建绿色出行示范城市。进一步完善重庆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推进川渝高铁动车乘车证件电子化。开通川渝毗邻地区跨省城际公交,推广“一卡通”“一码畅行”等。

还有,要鼓励绿色低碳消费。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率先垂范,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要深入推进“光盘行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用品,减少塑料包装使用,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促进绿色低碳产品销售,落实政府绿色采购要求,推行绿色产品优先。

我们相信,有了全社会的联合行动,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绿色经济圈”,未来可期。

原标题:这个“绿色经济圈”,川渝如何打造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