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发展消费品工业 重庆应该补上这一课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消费品工业因其周期性波动小,就业容量大,助力脱贫攻坚效益明显,是基础性、民生性、支柱性产业。 推动重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事关做好“六稳”“六保”,也是一件事关民生,事关城市文化品质的大事。
7月8日,重庆召开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按照《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市规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500亿元,力争培育10个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消费品工业品牌的目标。
▲重庆繁华之夜。钟志兵/视觉重庆
在两江君看来,产值达标较为容易实现,但要打造全国知名,具有相当市场占有率的品牌,这个目标还是具有相当挑战性的。作为直接和消费者发生关联的消费品来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其品牌影响力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而这也正是重庆消费品的短板和努力方向。
两江君注意到,相关部门在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要塑造“重庆味道”的消费品产业符号,推动渝酒振兴,加快粮油调味品和食品制造业的发展。
食品工业是永恒不衰的产业,在欧美日等国家,食品工业规模都是位居制造业前列的大产业。在国内,食品工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连年超过10%,在保障民生、拉动内需方面贡献巨大。
渝酒和调味品是重庆食品工业中很有特点和优势的行业,那品牌建设现状如何呢?
巴人善酿,重庆酿酒史有数千年,清朝中期,江津白沙烧酒每年销售到川黔渝地区逾500万公斤,超过当时茅台镇。改革开放以来,渝酒曾辉煌一时,诗仙太白、江津白酒、露华浓和笛女等渝酒品牌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彼时,几乎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白酒品牌。
然而,近十年来,重庆白酒逐渐走下坡路。大多数白酒品牌不是已经消失,就是偏守一域,在国内中高端市场,重庆白酒全面失守。
▲江小白深受年轻人喜爱。袁敏 摄
重庆市酒类流通商会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按照终端零售价计算,重庆白酒市场规模为200亿元左右。其中,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外地酒抢占,全市6万多家酒企所占市场份额还不到10%。同期,四川省2018年白酒产值超过2370亿元,贵州省近千亿元。
白酒行业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品牌竞争异常激烈,从央视新闻联播报时广告资源长期被白酒品牌占据就可以看出端倪。渝酒的衰落很大程度就是品牌塑造、营销乏力,纵观我国的白酒市场,高端白酒迎来千元时代后,二三线白酒也开始注重品牌培养,可以说无品牌不白酒。
百年诗仙太白曾是渝酒第一品牌,最高峰时单瓶售价近千元。但在随后的竞争中逐渐沉寂,市场份额急剧萎缩。2017年与泸州老窖集团战略重组,目前诗仙太白正从重振品牌影响力入手,回归主流市场,2018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去年升至1.5亿元,逐步恢复良性发展。
与诗仙太白形成对照的是,渝酒黑马江小白则通过打造品牌成功崛起。江小白定位于“年轻人的小酒”,通过在自媒体营销上凸显文艺与情怀,打造了一个极具品牌魅力的超级IP,成功塑造了时尚白酒形象,引爆市场和消费,逆袭众多传统白酒大佬,和茅台、五粮液一起成为2018年最受年轻人欢迎的5大白酒品牌,去年销售额近30亿元。
▲诗仙太白存酒库。重庆日报资料图
渝酒要振兴,品牌要先行。 2017年,渝酒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不到全市0.3%,渝酒要振兴必须改变小、散、弱的现状,要有一瓶拿得出手的高端白酒,要有几个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渝酒有良好的基础。诗仙太白正逐步重新提振品牌影响力,重庆江津酒厂集团拥有中国小曲清香的鼻祖和国标起草者的资源,江小白引领的中国清香型白酒全产业链产区业态,已在江津区白沙镇初具规模。重庆正筹办重庆酒商学院,冀图提高重庆酒企发展品牌意识,立志扛起“振兴渝酒”的重任,再创“渝酒”辉煌。
作为刚需的调味品行业是朝阳产业,也是食品产业中增长最为稳健的行业,年增速在10%左右。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相关数据统计,调味品行业的市场规模2020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小产品、大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麻辣复合调味品越来越受市场青睐,重庆调味品产业具有先天的优势,理应占据自己的市场份额。但资料显示,到2017年, 重庆调味品加工企业超过400家,综合产值仅90亿元,偏小偏弱。
▲重庆火锅飘香。郭旭 摄
火锅底料是重庆调味品行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近年来,也涌现了一批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企业。但依然存在小、散、弱的通病,作坊式生产多,缺乏品牌营销、资本运作,产值多在几百万、千万级别徘徊,缺乏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2019年,A股首家火锅底料企业成都天味食品上市,其年报显示,当年主打产品川菜调料和火锅调味料,就卖了17.3亿元。
再看辣椒酱产品。1997年,“饭遭殃”在重庆问世,其全国首创的糟海椒产品,开创拌饭类调味品新领域,深受市场欢迎,年销量达到百吨,一度和“老干妈”不相上下。但因当时没有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加之缺乏资金和品牌运作实力,市场上很快出现大量仿冒产品。1999年,“饭遭殃”商标才得以注册,但元气已经大伤,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18年,綦江“饭遭殃”加快品牌建设,搬进占地130多亩的现代化厂房,先后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注册和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去年销售额达到两亿元,品牌影响力正逐步恢复。
▲綦江赶水镇双丰村的辣椒成熟后将成为“饭遭殃”原料。湛江涛 摄
创办于2000年的四川“饭扫光”,极为重视品牌打造,比如曾经在微博上开设“饭扫光VS老干妈谁更好吃,谁更下饭?”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以“九球天后”潘晓婷为代言人开展“饭扫光”全国“ball”多料大赛,发起“就爱这一口”有奖转发活动,为“饭扫光”招揽了大批粉丝,塑造新生代下饭菜品牌的阳光、健康、亲民形象。持续的品牌营销活动使得“饭扫光”如今已位列中国十大辣椒酱品牌第三名。
对于消费品工业而言,尤其是一些食品类快消品,客观面临着入门门槛低、市场竞争压力大等天然属性,要取得成功,除了做好产品质量、口味之外,品牌塑造能力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而我市不少食品企业都存在缺乏产业链支撑,小、散、弱现象突出,“单兵作战”往往难以对抗资本雄厚的对手。规模小,创新能力弱,往往安居一隅啃“老本”,难有余力打造其品牌形象。品牌建设能力差的产品,消费者更多关注物理属性和价格,忠诚度差、更容易受到价格战影响,在市场强大对手的品牌攻势下,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几无还手之力,最终陷入死循环。
两江君发现,最近开展的“双晒”,一些区县不乏特色好产品,很受网友欢迎,上架后往往是“秒光”。遗憾的是这些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并不高,还多是一些“小而特”的产品。 直播带货不能仅仅着眼于一时的销量,更要学会讲产品故事,塑造产品品牌,为长久的发展鼓劲蓄力。
▲魅力重庆。苏思/视觉重庆
按照目前出台的《重庆市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庆已着手建设2个500亿级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5个100亿级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就是要帮助消费品工业企业聚集成群,整合资源,推进统一品牌形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追溯机制、统一包装标识建设,打造行业性集合品牌。同时,还要打造消费品直播基地,在年内策划开展“品牌故事展播”、“品牌直播周”等主题活动,让更多的重庆优质消费品品牌走近消费者身边,塑造渝产消费品品牌新形象。
消费品工业事关经济发展,事关民生福祉,也是典型的富民工程。 一个好的消费品品牌会极大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重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补上品牌建设这个短板。只要我们按照增新品、提品质、创品牌的路径,让消费者想得起、买得到、用得值,重庆消费品工业必将再塑辉煌。
原标题:发展消费品工业 重庆应该补上这一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