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两群·区县协同丨院地携手 武隆的高山不仅有蔬菜“卖”还有生态“卖”
陶伟林(右一)
初秋时节,武隆区双河镇木根村一派热闹,田间地头的瓜果蔬菜挂满枝头,地里摘果蔬的游客穿梭其间,一栋栋小洋房顶上炊烟袅袅……
这些繁荣来源于武隆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联合设立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这次院—地合作,给武隆发展高山蔬菜带来了人才,带来技术,带来了未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木根村这个曾经有名的贫困镇,早已成为以蔬菜产业引领乡村旅游发展的明星村。
送人才:成立研究所 专家团驻地“帮忙”
曾一度,重庆的高海拔地区无法种出品类丰富的蔬菜。以武隆为例,2009年以前,武隆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只能种植白萝卜、白菜、莲花白这“三大白”。因集中上市加上品种单一,低谷时卖价低至每公斤0.1元。
加上种植技术落后和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武隆高山蔬菜产区出现了严重土壤连作障碍,产出能力逐年下降,大量土地荒芜,部分农民不同程度的返贫。
2009年,在重庆市农委的促成下,武隆区人民政府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联合设立了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基地就选在了平均海拔1350米的双河镇木根村。
木根村曾是武隆区有名的贫困村,随着高山蔬菜研究所的落地,一大批蔬菜专家成了改变这里老百姓贫困命运的救星。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专家陶伟林、张洪成、周娜、张谊模、罗云米、陆景伟、郑阳、胡燕,湖北省蔬菜岗位专家张原等长期驻地武隆,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让武隆区成为了重庆主城的菜篮子。
送技术: 高山蔬菜告别“三大白”
今年是陶伟林在武隆当科技特派员的第十四个年头,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基地,初到木根村的场景又出现在他眼前。
“品种单一,重庆主城要的黄瓜、辣椒、西红柿等,这里种出来,销路差。” 陶伟林说,为了丰富高山蔬菜的品类,这十几年来,他和同事们每年都要引进100余个蔬菜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及推广。如今,武隆高海拔地区已经有番茄、油麦菜、瓢儿白、辣椒、大白菜、甘蓝等30余个蔬菜品种,多个新品种已经辐射到奉节、石柱、巫溪、酉阳、彭水等高山蔬菜基地。
此外,他们还研发出高山漂浮式水培育苗、高山避雨栽培、茄果类肥水一体化、高山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蔬菜产量。比如,通过水肥一体化避雨栽培技术,番茄亩产达8000公斤,较常规栽培增产57%以上;2019年,团队攻克根肿病培育出两个抗根肿病甘蓝新品种,平均亩产5300公斤以上,比传统的品种增产15%以上。
在实地调研之后,专家们又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不同海拔高度的蔬菜生长规律,开始推动调整当地的蔬菜种植结构。
武隆区双河镇荞子村的村民张思国算了一笔账,过去他主要种植甘蓝,每亩地的收入1000多元。现在大棚番茄成了主要种植的蔬菜,每亩地的收入提高到了七八千元,随着扩大面积,现在一年的总收入能超过15万元。
谋未来:携手共建武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武隆区科技局局长肖力表示,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是武隆发展高山蔬菜的技术支撑,近年来,武隆的高山蔬菜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院—地”合作成果丰硕。如今,武隆的高山蔬菜可错季上市,每年4—10月都能吃到嫩包谷,各类蔬菜品种丰富,单番茄就有几百个品种。“各类蔬菜平均亩产可达6000元以上,高品质的番茄亩产能达到15000元以上。”
目前,武隆已有仙女山、白马山等五个高山蔬菜生产片区,适宜蔬菜种植面积近50万亩。去年武隆区高山蔬菜面积近40万亩、产量60余万吨、产值近12亿元。
依托于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武隆还在双河镇木根村建立了武隆农业科技园区,这是重庆唯一的以高山蔬菜作物为载体的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内有生产、加工等经营主体500余家,常年开展育种、栽培、植保以及加工的专业科技人员22人。此外,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园区还以高山蔬菜为载体,打造观光、自采、休闲、体验型农业。“这季节,木根村休闲纳凉的游客有2万多人,火锅店就开在了蔬菜地里。”
去年,武隆农业科技园区去年成功入选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肖力说,武隆正在携手市农科院,计划用3年时间共同建设重庆市武隆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计划打造高山蔬菜研发中心、高山设施蔬菜展示线、蔬菜种植示范村等,将武隆的高山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武隆将按照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继续加大和市农科院的合作交流,把‘一区两群’做深做实。”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