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深阅读丨它曾是中国第一家西洋式兵工厂,十里江陵如今变兵工文化基地
△洋炮局1862文创园。
一个多世纪的沉浮与沧桑,几代人为江陵厂献出了青春与热血。曾经的十里江陵,是多少人羡慕的大家庭。
历经时代的变迁,1995年,江陵厂与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战友”长安厂合并为长安公司。
原来的长安公司老江陵厂部分厂区,如今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剩下的厂区已经被都市包围,在北滨路上留下最后一块黄金宝地。
曾经创造过多个中国第一的长安公司江陵厂最后厂区,将在保护文物、恢复创新等原则下,变身国内兵工主题旅游目的地——-洋炮局1862,打造成国家级文创园。
8日,洋炮局1862文创园项目正式宣布启动,老工业基地将满血复活,让人们在浏览兵工主题乐园的同时,重温和铭记那段厚重的历史。
“第一个西洋式兵工厂”西迁重庆
△一群老江陵厂人在老厂区拍照留念。
听说剩下的老厂区要变成洋炮局1862文创园,8日,一群大石坝二村的老街坊邻居相约到老厂区怀旧拍照,他们几乎都是上个世纪40-60年代的人。
原来,他们都是这里的老工人,从父母辈开始,就在这里上班、生活,对于江陵厂的发展历史,每个人都如数家珍。
“现在的这个位置,就是长安公司的江陵厂区,长安公司的前身,就是上海洋炮局。1862年,由洋务运动发起人李鸿章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庙宇中创办上海洋炮局。这座名为洋炮局,实为李鸿章在军需供应紧急的情况下所设的一个随军军械所,后更名为金陵兵工厂。”
说起江陵厂的前世今生,62岁的老工人张捍伟说,那时有文字记载,上海洋炮局就是中国当时“第一个西洋式兵工厂”。
1863年,上海洋炮局迁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后来,“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一个全新的金陵制造局拔地而起。我国第一门克鲁森式架退炮和加提林轮回枪(十门连珠炮)均是这里制造出来的,金陵制造局还在全国最先成功仿制一挺马克沁机关枪。
64岁的谢明,在大石坝二村住了30年,也是这里的老工人。
他说,金陵制造局后来改辖上海兵工厂,成为上海兵工厂金陵分厂。1937年,抗战爆发,兵工厂西迁,职工们冒着日军轰炸的危险,风餐露宿沿长江而上,直到1938年2、3月,西迁机器设备和人员才陆续抵达重庆嘉陵江边,不少工人永远倒在了西进的征途上。
1938年3月1日,工厂更名为第21兵工厂(1957年,定名为“国营长安机器厂”,简称“长安厂”),对外保密则称重庆37号信箱或宁和茶社。
与此同时,1938年4月,当时的兵工署炮兵技术研究处奉令西迁,由长江西运,1940年底,在重庆嘉陵江边忠恕沱正式投产,1941年初命名为第10兵工厂。1957年,定名为“国营江陵机器厂”(简称“江陵厂”)。
抗战期间,江陵厂承担了全国60%的军火生产,有力地抗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里出现了全国著名爱国兵工企业家、新中国计量事业开拓者李承干、护厂英雄吴坤山等人。
新中国第一辆吉普车在长安诞生
△“江陵”制造。
解放后,长安厂和江陵厂参与新中国建设,几千名职工参与修建成渝铁路,新中国第一辆吉普车在长安诞生。
改革开放后,作为在兵器行业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长安、江陵两厂,纷纷走上第二次创业的道路。
江陵厂于1984年开始试制了微型汽车发动机,首批发动机投放市场,产品主要供给长安厂。同年11月,第一批微型汽车剪彩出厂,标志着中国汽车微车时代的开始。
1995年,曾经并肩作战的江陵厂与长安厂合并为长安公司,实现可机车一体化发展。
十里江陵,数十万人的大家园
△江陵厂曾经的厂房。
当时的江陵厂,西到盘溪河为界,东到猫儿石,南到嘉陵江边。当时号称十里江陵,从大石坝一村到九村,全都是江陵厂的工人,数十万江陵人,从父辈、自己和子女三代人都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俨然就是一个大社区,这里留下了几代人的记忆。
不少人回忆起当年的集体生活,仍然非常感慨。
1948年出身的张安秀,今年已经70岁,她17岁进入江陵厂,父母及三个兄弟姊妹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江陵厂上班,她是卫生科的一名工作人员。
回忆起当年的岁月,张安秀脸上仍然挂着幸福的微笑。
她说,这里除了工厂,还有幼儿园、小学、中学,有医院、食堂、电影院,运动场,每个车间都有澡堂,下班后,车间工人们脱下工作服,可以到澡堂里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然后再轻轻松松、干干净净的回家。
这里的生活配备一应俱全。
除了生活配套外,江陵厂还有自己的副业,特殊工种的职工,每个月还有“特殊饭票”,孩子一岁以下,每个月都可以领一磅自己奶牛场的牛奶,食堂里还有红烧肉等。过年过节,职工还要发自己鱼塘养的鱼、自己养猪场喂的猪的猪肉。
“那个时候,电影院就在防空洞的上面,夏天,防空洞的冷空气进入电影院,非常凉爽。一到夏天,就有不少人在防空洞内乘凉。我们现在都还记得一个胖胖的大妈,每天都在那里卖粑粑。”回忆起当年的生活,张安秀们都沉静在了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里。
几代人为兵工事业奉献了青春与热血
△老江陵厂人
在江陵厂原来木料车间附近的猫儿石脚下,有数不清的防空洞,这些建设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防空洞,洞内高达6米多,各个洞内相连,纵横交错,冬暖夏凉,所有防空洞都可以到达另一端出口。
“当时,修这些防空洞,叫备战备荒,一旦有紧急军事发生,工人们和重要设备可以立刻躲进防空洞,人从另外的出口疏散。”
张安秀说,有的车间,甚至就设在这些防空洞内,比如冲压车间,就设在一个防空洞内。
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最后面的两个防空洞,已经变成了一家企业的酒窖。其他防空洞,除了几乎看不到洞口的杂草外,都空置着。
在江陵厂,有一位名叫袁君维的老人,很多老江陵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他原是江陵厂运输处驾驶员,是省劳模,外号“袁铁人”。
“我的父母、兄弟和孩子,都是在这里生活、学习和工作,我的父母,当时非常有名。”袁君维的女儿袁思秀告诉记者,在交通工具欠发达的年代,运输队的工作很繁重,要去行驶道路非常困难的九寨沟拉木材、从厂里拉产品去华蓥山,从码头转运煤炭到车间等等,汽车坏了自己修,父亲没日没夜的工作,任劳任怨,非常爱岗敬业,最后54岁便离开了。妈妈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也因为技术非常好,兢兢业业,工作很拼,很多人都认识她。
“有一年,四川松潘发生地震,江陵厂一个车队的师傅们都在那边,我老公也在,当时没有现在通讯工具,师傅们全部失联,家人焦急,工厂也焦急,过了半个多月,他们平安回来了,而他们的货车,因地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最后只有通过火车拉回了重庆。”另一位老江陵人张女士告诉记者。
陈红的妈妈今年已经78岁,她当年就是江陵厂火工车间(火药车间)的工人,说起火工车间,是江陵厂最保密的车间之一,就连家人,也不知道他们的亲人究竟做的什么工种。
“当时的工种都是保密的,即使回到家,父母也从不跟我们提及工厂的任何事。”说起火工车间,身为老江陵人的陈红,现在都还有些顾及,那是当时的保密习惯养成的。
她说,她也是后来才知道,妈妈是一名火工车间的工人,而这个车间,是非常危险的,稍一不注意,就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父母们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陈红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车间、在防空洞、在车队,几代江陵人在此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与热情。
未来:变身洋炮局1862文创园
△洋炮局1862文创园门口的涂鸦。
8日,洋炮局1862文创园项目正式宣布启动,项目规划用地323亩,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项目总体分为六大板块,包括:展示区、兵工文化区、时尚音乐区、防空洞记忆区、民宿文化集约区、港湾休闲区。
未来,这里将在保护文物、优化植被、创新恢复等原则下,打造出中国最具兵工特色的主题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文创园,是以兵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基地。充分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元化体验型旅游业态,打造重庆创新型旅游目的地标杆。
上游新闻记者在江陵厂老厂区的入口就已经感受到了独特的“兵工”文创风,两边道路旁的围墙上,飞机、摩托车、大门、水管、动物等都被赋予了机械曲线,看起来刚劲有力,别开生面,而另外的围墙上,还有手绘的荡秋千的小男孩和大黑狗、老式自行车,非常具有文艺范。
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海桑田,未来,江陵厂将变身洋炮局1862文创园,保留江陵厂原来的厂房,木工车间、发动机车间、取水点等等场景都在,特别是原来烘木料(为炮弹提供包装箱)的两个高高的烟囱,也会保留下来,在滔滔的嘉陵江畔,那高高的烟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经历上百年历史的兵工企业。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徐菊 摄影 罗永攀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