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走俏”中小学生暑期档 多种渠道让孩子们参与学习
暑假期间,志愿者带领锦愉社区孩子绘制京剧脸谱。通讯员 高祎恩 摄
本报记者 李星婷 实习生 孙利东
“‘大’字像伸展两臂站立的正面人形!”“‘男’字像一个在田间耕作的人!”……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甲骨文学堂”在沙坪坝区图书馆开班。
“今年我们首次针对7至12岁的小朋友,开设了为期5天的‘甲骨文学堂’,课程包含瞧这一家人、身体器官篇、自然篇、数字方位篇、生肖篇五个部分,共吸引了24名小朋友参加。”沙坪坝区图书馆工作人员陈华洪介绍。
学习甲骨文、母城文化、绘制京剧脸谱……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今年暑假期间,除了传统的科技、体育活动外,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也加强了对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引导。
教小朋友用甲骨文画图画
“甲骨文的‘眉’字上面是一道弯弯的眉毛,下面是眼睛的形状;甲骨文的‘口’字像人张开的嘴巴……”在甲骨文学堂上,志愿者孙琦琦一边播放PPT,一边带着孩子们结合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甲骨文字。
“原来‘手’字是这样演化过来的!”“鼻子的‘鼻’真的很像脸庞上的样子哎!”……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在家长们的陪伴下讨论、学习……
讲课结束,24名孩子还被分成3个组,每名组员分别对应脸、身体、腿等各个部位,然后用甲骨文字画出一个用甲骨文字组成的人体。
“有的人体形象是动漫风、有的是机器人造型、有的则很写实,非常有想象力!”陈华洪介绍,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历史悠久。由于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于是采用了体验、互动、制作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学习。比如,在“生肖篇”一课结束后,让小朋友用橡皮泥将全套生肖都捏出来;5天的课程结束后,还会要求小朋友们任意选择课堂上学到的甲骨文字,组合一幅“甲骨文”图画……
“孩子特别有兴趣。”家住大学城的路可乐小朋友的父亲说,这种“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升孩子书法、绘画等能力,并感受到汉字背后源远流长的文化。
在博物馆了解巴渝传统文化
不止是沙区图书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北碚区图书馆等也为小朋友开设了五谷粮食画、考古拓片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堂。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孩子们开设了为期10天的母城穿梭系列课程。该课程包含城门过往、代代民居、老地名新发现、巴蜀图语与篆刻艺术等内容。孩子们通过在博物馆展厅的学习和实地考察,亲手制作篆刻作品,了解重庆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民居衣饰等。
“古时的朝天门作为大码头,是迎接皇帝和朝廷派来的大臣的地方;翠微门遍布染布厂、行帮、丝绸市场等;通远门是唯一通往四川的陆路关口,元明时期常常爆发战争……”在讲解“城门过往”时,结合《增广重庆地域全图》和《重庆府渝城图》两幅地图,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谢硕给小朋友们讲解了晚清时期母城的空间布局、“九开八闭”17道城门的来历和功能等。
“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悬崖出吊脚,碉楼建院旁。”讲解“代代民居”的李盛虎老师,则用打油诗、歌谣等,给小朋友们讲解吊脚楼、碉楼等特色巴渝建筑;孩子们还用吸管、积木等,搭建制作自己心目中的传统民居。
社区和家长都应起好引导作用
除了公共文化机构,街道和社区也在积极行动。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举办了暑期少儿剪纸艺术活动、大渡口区锦愉社区也举行了京剧脸谱绘制等活动。
“绘制京剧脸谱的活动,主要让孩子们根据角色在纸浆模型上造型、上色等。”在锦愉社区义务教授京剧脸谱绘制的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教师但媛媛表示,锦愉社区有7000多居民,中小学生不少。平时自己利用周末等节假日陆续教给孩子们一些传统文化的背景、京剧文化的起源、生旦净末丑角色区分等知识。此次孩子们运用科技或自己身边的元素,对京剧脸谱有了新的塑造,让人耳目一新。
“活动让孩子们更了解国粹,也让京剧这种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社区居民周春说,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类活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源,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尤其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对传统文化“走俏”中小学生暑期档的现象,西南大学教育学教授李玲认为,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的引导学习,对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都很有帮助。
“在引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时,也要结合时代,采用互动、体验等多元的教育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融入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教育等多个环节。”李玲建议,除政府机构外,作为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社区和家长也要积极开展、参与各类活动,起好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