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中美关系:你爱喝的可乐是这么来中国的

22.09.2015  11:15

  《阿甘正传》剧照

  1994年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个片段,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阿甘和约翰·列侬参加访谈节目,在回忆他的中国之行时,阿甘说中国人不把钱存在银行里,列侬说“no possession(没有财产)”,阿甘说中国人从来不去教堂,列侬说“and no religion,too(也没有宗教)”。20年后,好莱坞大片《2012》里则这样呈现中国——“方舟”建在中国西藏。人类逃离行动的总指挥大发感慨:“选择中国没错,交给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而电影《地心引力》中,迷失太空的美国女宇航员用救生舱飞抵中国的空间站“天宫”,最后搭乘“神舟”回到地球……

  电影是一面窗户,好莱坞大片里情节的变化折射出了美国对中国刻板印象的逐渐消解。不仅仅是电影,建交36年来,中美关系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从一开始的猜忌、试探,到如今互信增进,合作共赢。今天,小编先从一罐可乐的故事讲起,看看中美关系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第一批到达中国的可口可乐。

  经济:一罐美国可乐的中国进化史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抛开这些空洞的排名,普通民众所感受到的更为具体。一个三口之家,男主人在买车时选择了福特翼搏,女主人逛商场喜欢购买倩碧的护肤品,孩子进超市后总爱去拿几瓶可口可乐,一家人出国游玩时乘坐的是波音客机......美国产品在方方面面都影响着中国人。

  这些变化并非一朝一夕就取得的。以可口可乐为例,1978年12月13日,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谈判之后,中美双方企业在北京饭店签订协议,明确美国可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在中国开设专厂灌装并销售。在装瓶厂建立起来之前,从1979年起可用寄售方式由中国指定企业安排销售。自此,可口可乐成为港澳之外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国企业。1992年,中国市场准入谈判达成谅解备忘录,我国将于1994年取消外国牌号碳酸饮料进口配额,1996年取消许可证。可口可乐公司敏锐地意识到管理将有所松动,于是于1993年抢先取得了新建10个灌装厂的资格,破了从1987年以来停建新厂的禁令。让更多的可口可乐走向了中国消费者。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上的中国商品,数量更为巨大。从日用杂货、新鲜蔬菜到肉鱼蛋奶,从服装鞋袜、厨具家具到电视机、电脑显示器......中国商品充斥着美国市场。除了产品的输出外,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达460亿美元,为美国创造了超过8万个直接就业岗位。有媒体采访美国卡罗来纳的一位在中国企业工作的美国人时,他表示,“只要不让我下岗,只要经济景气,我才不介意公司是不是中国人开的呢。

  1971年4月15日,中国运动员杨瑞华(左)和美国运动员迪克·迈尔斯在上海比赛前握手。

  政治:“小球转动大球”从迂回路线到坦诚相待

  此次习大大访美虽然是他就任来的首次访问,但在这之前,他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进行了多次会见。从庄园会晤到瀛台夜谈,中美间最高层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广阔而通畅。但在几十年前,搭建中美间的交流平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几乎是零交往。两国政治关系的破冰,最终得益于一项体育运动。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中美两国乒乓球手的偶遇、互赠礼物成为爆炸性新闻。随后,中国通过美国驻日本大使馆,邀请美国队访华。“乒乓外交”也因此载入史册。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发展的道路;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访美,中美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中美两国相互了解、友谊和信任进一步增强。

  如今,习大大出访同样备受世界瞩目,但与最初“乒乓外交”等意义大于成果的外交手段相比,大家更关注此次出访的亮点和成果。中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从“小球转动大球”的迂回路线,已经转变为更加频繁、坦诚、多方面的往来交流。

  《碟中谍3》选择了上海作为外景拍摄地。近120分钟的电影中,中国取景的戏约有40分钟,片中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中国银行大楼、黄浦江。

  文化:从被偏见对待到银幕拯救者

  中美间的文化交流中,电影是其中影响最广泛、时间最久远的一种形式。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国际格局的变化,世界正在从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这种变化同样反映在电影表达中。

  早在上世纪20年代,“No Chinaman must figure in the story”(不准有中国人出现在故事里)的荒谬戒条,曾被奉为好莱坞的“清规戒律”。几十年前,美国大片中也很少能有几个与中国元素有关的镜头,即便有,也多半是丑化、调侃的对象。但如今,那些美国大片里的中国元素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刮起了“中国风”。

  1998年,集中使用中国元素的《花木兰》大获成功;《碟中谍3》片长2小时6分钟,中国的部分有40分钟之久;《功夫熊猫》、《地心引力》《2012》......诸多优秀的美国电影里所采用的中国元素,均成为了亮点。在不少电影中,中国所代表的词汇逐渐成为了友好、可信赖、高科技、甚至拯救者。

  美国大片争相使用中国元素,与中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密不可分。误解、偏见和隔膜或许会长期存在,但事情确实正在发生改变。

  近些年,中国赴美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多。

  教育:中国留学生人数激增 美国海归扎堆

  此次习近平访问美国,有一项行程是访问位于西雅图南部的塔科马市的林肯高中。从邓小平访美期间两国签署的教育合作的文件,到如今赴美留学签证的优惠政策不断实施,两国间的教育交流合作也不断深入。

  美国的电影里中国元素越来越多,而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去美国留学”则成为了一个热点桥段,如电影《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等等。改革开放后,赴美留学大都是公费派遣下的高材生,现在,赴美留学者则多是在父母的支持或者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得赴美留学资格。

  2014年,美国驻华大使马克斯·博卡斯表示,来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创下了新的记录,2013年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从235,597人增加到274,439人,增长了38,842人,增长率为16.5%,中国再一次成为赴美留学生来源国之首。不仅赴美留学火爆,对美国人来说,中国也是美国人留学的前五大目的地国之一。2012年至2013年,有14,413名美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截至今年夏季,美国已经实现了让10万美国学生来中国学习的目标。

  中美联合军演

  军事:冲破严峻考验 建立新型军事关系

  很多人对于中美两国的军事,还停留在“中美开战谁会赢”、“中国的武器能否与美国抗衡”、“中美军事实力对比”等等问题的讨论上,但其实,两国间的军事交流已经日趋深入。

  中美建交不久后,两国的军事交流也很快启动。1980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布朗访华,字词拉开了中美军事交流的序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美国国防部长踏上中国大陆。30年来,中美军事关系大体上走过了两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中美建交到1989年。这期间,两国军事交流日渐增多,但是冲突和矛盾仍然存在。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20年的时间里,两国军事关系发展跌宕起伏,经受了一系列严峻考验,“台海危机”、“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南海撞机事件”等等,造成了三次危机。911事件后,在应对国际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武器扩散等问题上,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增多,两军关系逐步恢复。

  2013年以来,中美两军互动频频。从八月在亚丁湾举行的中美反海盗演习,到中美海军海上联合搜救,再到2014年中国将会参加由美国主导的2014环太平洋多国联合军演。而在前十几年,这几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军事专家指出,中美双方增加互信是必然趋势,美方也需要了解评估中国的意图和能力。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前“习奥会”的重要内容。此次习近平访美,军事问题也可能成为热点之一。

  三十六年来,中美两国关系取得的发展有目共睹,成果也影响着两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歧和矛盾不可避免,但共同利益永远大于彼此分歧。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两国间共同努力。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