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庆丰收 | 秀山苗族“赶秋节”:喜迎五谷丰登
身着华丽鲜艳的服装,头戴精心打造的头饰,苗族姑娘们从十里八乡汇聚而来,一同庆祝他们重要的民族节日——赶秋节。
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当每年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秋”时节到来之时,苗族的“赶秋节”将点燃这座西南“边城”。
这盛大独特的节日,在苗族百姓们的生活中代代传承,已经被作为特色民俗,进入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
2017年,“苗族赶秋”更是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赶秋”是苗族现存最古老盛大传统节日
苗族祭师敲着大锣、吹着长号、举着苗幡、簇拥着五谷神,浩浩荡荡地走上祭坛,准备祭祀秋神。
秋场另一头,身着白、粉等不同颜色传统苗族服饰的姑娘们跳起了接龙舞和都乐舞,在山坡上,苗族少女们在可乘坐八人的秋千上欢笑着唱起苗歌。
这就是苗族现存最为古老、最盛大的传统庆典社交活动之一——赶秋。
据秀山县文旅委副主任李知明介绍,赶秋节主要起源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并在湘西黔东支系自称为“果雄”的苗区内广为流传,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八县市及周边贵州省松桃县、重庆市秀山县、湖北省来凤县等地区,形成了约200多万人的苗族赶秋节文化圈。
传统苗族赶秋在农历立秋这天举行,当天的活动叫做正秋,随后还有接二连三被称为续秋(苗语称为雅噶秋)的活动。活动规模可大可小,可由一村一寨或若干村寨联合主办,地点则选在当年立秋日的当值墟场。
苗族赶秋具有庆贺先民降魔、感恩五谷神祖、喜迎五谷丰登和促成青年相爱的多重意义。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分为迎秋、祭秋和闹秋三个篇章。
其中,迎秋以欢庆五谷丰登、喜迎八方来客为主题,主要包括拦门酒、苗族鼓舞等活动;
祭秋以感恩五谷神祖、祈求风调雨顺为主题,主要包括祭祀五谷神祖、接龙舞、绺巾司刀舞等活动;
闹秋以展示苗族文化、促成交友联谊为主题,主要包括舞龙灯、苗族绝技、苗族武术、打八人秋、苗族对歌、赶边边场等活动。
丰收富足中荡起“八人秋” 收获幸福爱情
在苗族赶秋中,最吸引青年男女的活动便是“打八人秋”。
李知明说,“打八人秋”有着美丽的传说故事。古时一位叫“巴贵大惹”的苗族小伙上山打猎时射落一只雄鹰,在鹰嘴中获得一只秀丽别致的绣花鞋。当晚“巴贵大惹”梦见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对他唱着苗歌想要讨回绣花鞋,“巴贵大惹”正要问其姓名时梦却醒了。
为找到绣花鞋的主人,“巴贵大惹”请来木匠做了一架八人秋千,在赶秋节这一天竖在秋场上,招来男女青年前来坐秋对歌。“巴贵大惹”则用花棍高举花鞋,来回走动在八人秋下。此时,有个名叫“乜琅”的姑娘看见自己丢失的绣花鞋便向前讨要。二人交谈甚欢,一见钟情结成夫妻,幸福到老。
“苗族百姓们为了缅怀他们,尊称他们为秋公、秋婆。于是每逢赶秋,便要请他们“出场”,祝福苗家安居乐业,人寿年丰。因此,打八人秋常与赶秋相提并论。”
经过世代流传,如今的“打八人秋”已是另一番景象。苗族姑娘小伙们会坐在八人秋千上,当秋千停止时,处于秋千顶上的人必须唱歌,不少青年男女为博异性欢心,会很乐意“被罚”。活动结束后,青年男女还会三两聚集在秋场边对歌传情,因此秋场也成为苗族青年们谈情说爱的胜地,李知明说。
上游新闻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