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扎实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

06.05.2015  14:05

 

近年来,九龙坡区社区教育工作以“服务民生、助推发展、传承文化、构建和谐”为主体,以建设学习型城区为目标,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搭建教育平台、创新学习形式、完善学习体系,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一、搭建学习平台,拓展教育资源

大力加强社区教育阵地建设,搭建更加广泛的学习平台,努力把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办到老百姓家门口,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习服务。 一是建立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加强社区教育阵地建设,制定《九龙坡区社区学校及学习点标准化建设方案》,成立1所九龙社区教育学院、19个街(镇)社区学校、147个村(居)社区学习中心,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镇)社区学校为骨干、村(居)社区学习中心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二是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九龙坡区城乡居民终身学习网”,以此为载体建立76个社区数字化学习点和9个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示范点。2014年,九龙坡区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 三是广泛开展品牌活动。 坚持活动引领,认真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和“九龙电大杯”社区文化艺术节两大品牌活动。2015年以来,共开展送教进街(镇)活动28场次,举办文艺演出、作品展和特色文化活动15场,19个街(镇)的52个艺术团体、81116人次参与活动;自2010年起每年举办“九龙电大杯”社区文化艺术节,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奖;“九龙电大杯”社区文化艺术节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活动品牌”,电大学生李玉旋获得“全国百佳百姓学习之星”。

二、深化教育改革,惠及全区群众

始终坚持把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经济建设、民生需求相结合,注重问题导向、重心下移,深化教育改革,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一是丰富学习内容,满足群众需求。 重点抓好群众需要、量大面广、深受欢迎的各类教育项目,扎实开展培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大力开展电脑技术培训、月嫂培训、幼儿园园长培训、再就业培训、弱势群体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等100多期,参训学员达5万余人次。2015年启动“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简称“助力计划”),面向区域内企业职工,以岗位应用为导向,进行学历升级和认证培训,实现企业与职工双受益。 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推动全民学习。 大力实施“街(镇)社区教育开放办学联动共享项目、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城乡居民数字化学习推广”三大工程,开发运用微课堂、慕课(mooc)等教学资源,推行菜单式学习、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等方式,满足广大群众时时学、处处学、终身学习要求。全区“九龙坡区全民终身学习网”开辟14个知识专题,包含优质教育视频61407集,电子书5000余册,可供万人同时在线学习。 三是突出地方特色,打造项目品牌。 各街(镇)社区学校全面调研,结合地域特色,满足群众期盼,实施定向指导、定点投入,致力打造“一校一品”,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项目品牌。例如:黄桷坪街道的创意文化、杨家坪街道的诗书画苑、谢家湾街道的柔力球健身操、渝州路街道全日制开设的十三个专业特色课程、九龙镇4:30课堂、白市驿镇抗战文化课堂、含谷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莲萧”、华岩镇的社区教育大蓬车、西彭镇的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等都颇有特色,深受群众喜欢,满意率达90%以上。华岩镇创新实施“流动课堂”,2013年至今开展6期,培训4万余人次,2015年荣获中国农村成人(社区)教育优秀品牌活动项目二等奖。

三、建立保障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切实加强社区教育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投入,全面落实三级社区教育经费保障,大力加强区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村(居)社区学习点等社区教育阵地的“四化”(即,实体化、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夯实“社区教育发展基础。 一是落实经费保障。 近两年,区级财政累计投入580万元,专项用于社区教育工作。主动适应市场,率先实施政府购买社区教育服务试点,2014年,7个街(镇)社区学校签订购买社区教育服务合同,77个教育惠民项目分步实施,落实项目经费79.24万元。政府购买的专业服务具体包括活动、课程、项目三类,近十万人受益。引进区邮政局进入社区学校开展社区教育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购买私营企业资源进入社区教育的路子,促进社区教育多元化发展。 二是建立制度保障。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等“1+3”配套文件,成立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和街(镇)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区成教中心(区电大分校)成立区社区教育学院作为社区教育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形成了“政府负责、教委统筹、学院协调、街镇主管、全民参与”的大教育格局。 三是加强队伍保障。 着力打造社区教育指导员、社区教育管理干部、社区教育辅导员、社区教育志愿者“四支队伍”;整合市区内外教育资源,组建以市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等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讲师团;聘请辖区科技人才、专业教师,招募社区志愿者、兼职教师,多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区社区学校目前有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400余人,高级专业职称500余人,志愿者队伍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