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喜糖也没喜烟 你能接受电子红色炸弹吗?
现在,环保易记的电子结婚请柬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 资料图片
明眼看婚姻
主持记者 任明勇
电话:13452318653
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结婚请柬,早已被人们戏称为“红色炸弹”。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如今这个人人都用微信的年代,通过手机微信这一平台送来的“红色炸弹”越来越多,这一方式在年轻人中很风靡,也越来越流行。
不过,没有了喜烟喜糖的“红色炸弹”,你习惯吗?新人没有将请柬亲自送上门,是否觉得不受重视缺乏诚意?
微信里收到电子喜帖
传统的夏先生没等来邀请电话
现年55岁的夏先生在银行系统工作了几十年,他的人缘颇广。这些年来,夏先生参加了不少同事好友的婚礼寿宴,而且频率颇高。
“我这个人爱凑热闹,逢好事必参加,同时也借这些机会和圈子里的人聚一聚。”夏先生说,尽管次数多,但几乎每一次收到的都是正式的请柬。
不过,今年他遇到了两件与结婚请柬有关的新潮事。第一件事情发生在3月,在广州工作的侄女通过手机微信发来一张电子结婚请柬,上面注明了参加的时间和地点。
当天,侄女和妹夫妹妹一家就打来电话,首先表示歉意,因为距离远,不能送请柬上门;接着就问最近忙不忙,能不能抽空参加。后来夏先生一家人还是前去参加了婚礼。
5月20日晚,正准备上床休息的夏先生在微信里收到了一条信息,点开一看,原来是一位曾经共事过的下属发来的电子版结婚邀请函。时间已过去了八九天,夏先生仍未接到这个年轻人的电话和短信,而这位小伙子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
“倒不是礼金问题。我主要是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啊,结婚这么大的事儿,处理得太草率了。也不送请柬,也不来电话邀请,扔下了传统,缺少了诚意。”夏先生认为,结婚还是理应遵循传统,他决定让以前的老同事带一份礼去,自己不出席婚礼。
现在年轻人中很风靡
电子结婚请柬低碳环保且易记
如今,在年轻人中,收到电子结婚请柬的就更多了。今年27岁的高林就已经收到过七八份这样的微信版“红色炸弹”了。
高林向重庆晨报《明眼看婚姻》栏目记者展示了他最新收到的一个微信版“红色炸弹”。看上去,和微信上推送的信息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点开后会发现,这是结婚请柬: “我们结婚啦”五个大字赫然显现,中英文字体下方,丘比特之箭穿过一颗跳动的钻石爱心,浓浓的浪漫气息扑面而来。
根据页面提示,再次点击手机屏幕,优美的音乐声伴随着朋友的婚照出现。婚照下方是一排链接,分别为婚礼相册、婚宴地址定位、是否赴宴,以及微信墙等,逐一点击后,受邀宾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新人的靓照,还可以网上送祝福。
请帖的婚宴地址一栏,标注了电子地图上的具体地点。婚礼举办当天,开车循着导航就直接去了。“过去的纸质喜帖大同小异,大多都是看一眼之后,就没了用处,而电子喜帖就不一样了,不仅环保、节约,而且像饭店定位、来宾签到这样的功能是纸质请帖不具备的。而且还有互动,回复表示有事参加不了,朋友也好有心理准备。”高林认为,电子结婚请柬设计很科学又易记,拿起手机就知道举行婚礼的时间地点了。”高林说。
可以节约几百上千元
制作费一般三五十元,还能DIY
“现在,制作电子请柬邀请亲友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市内不少大型婚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子结婚请柬通过微信发送,点击进入就能看到新人的名字、婚礼时间、婚礼地址等信息,非常方便。
记者了解到,电子结婚请柬的制作成本也较为低廉,一般都可以请婚庆公司或者婚纱摄影店帮忙制作,制作费一般也就三五十元,有视频也有动漫,最贵的不会超过100元。现在,大家已经可以下载app,自己来DIY,除了花费时间外,就没有其它费用了。
而若选用目前市面上的结婚请柬加盒子,稍显品位和漂亮一些的就得花费近10元钱。如果以一个家庭送出100张结婚请柬计算,需要花费几百上千元。如果宾客们都有查收邮件的习惯或者有微博微信等社交账号,那么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定制好的个性电子请柬发给他们。
支招>
新人可做两种请柬做两手准备
有婚庆公司工作人员提出建议,新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发送请柬,依照邀请对象不同来区别对待。“因为电子请柬虽然环保,但要在宾客中全面普及可能做不到。电子请柬流行是因为比较有个性,但能够接受电子请柬的多是年轻人。”
新人可以做两种请柬,一种是电子请柬,送给同学、朋友和外地亲朋嘉宾;另一种是传统纸质的,主要送给长辈、单位同事及比较容易送达的朋友。
此外,为确保万无一失,电子请柬发出后,最好通过短信或电话告知对方,以表示尊重或提醒。“对于年纪大的长辈,最好能亲手将纸质喜帖送到他们手上,这样,既不失礼数,又能两者兼顾。”
@重庆晨报微博互动
@Lily_双鱼座:我觉得没诚意,可以先发喜糖,再发电子喜帖,中国人还是得有点自己的老传统。
@MS_李乐乐:要想从简就干脆不要办酒咯。
@麻辣小面cq:估计发信息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发给谁了。
@小糖锅:喜糖都不发,确实没诚意。
@曾Xiao梨:我觉得这个事情打电话或者当面说,相当于直接就有一个回执,而且也是一种尊重……网络这个东西,比如群发短信,经常有几个就收不到,到时候搞得两边都不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