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人员讲述也门撤侨细节:炮弹逼近强行出港
细节—
炮弹逼近舰艇强行出港
海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海军大校梁阳介绍称,当地时间4月2日上午,就在临沂舰停靠亚丁港的时候,在它的右舷60度5公里处,警戒哨报告发现一枚炮弹落地,紧接着7分钟以后,在军舰舰首20米处,有一个吊车疑似遭到坦克扫射,有数枚榴弹击中吊车。
发现这个情况后,现场指挥员立即对码头上没有来得及上舰的人员进行贴身护卫。同时启动了应急措施,舰艇马上备航。在确保侨民安全的同时,迅速离开码头。
一般情况下,舰艇离开码头需要拖船协助,当天采取了非常措施,在没有码头人员协助的情况下,自行解缆,强行出港,保证了撤离人员的安全。
细节二
也政府为中国开绿灯车队一路畅通
中国驻也门大使田琦介绍称,中国大使馆的工作得到了几乎停止工作的也门政府的支持。
“空袭之后,政府部门基本难以开展正常工作,刚开始两天是夜间空袭,第三天开始是昼夜空袭,待在哪里都不太安全,找人办事很困难。”田琦说,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联系主管官员,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接电话,但是中国使馆的电话他们会接。
田琦说,中方在办理军舰入港许可时,也门军方很多负责人要签字,然后给港务局。只有这样,中方军舰才能得到引水、拖船和进港的许可。让田琦等人感动的是,“也门军方的朋友拿到请求后立刻帮中方办理许可。”
“他自己开车去上司的家里让他们签字,当天就办下来。”田琦说,另外,中方沿途的安全保障,军方、内政部、警察部门都全力配合,只要中方提出请求,最高领导人一声令下,一定要为中国公民的撤离提供保障和便利。经过230公里的路途,9个检查站,中方的车队一路畅通,车队直接开到码头上。
田琦介绍到,撤离时,也门人曾跟他开玩笑说“你们(中国人)在这里是最安全的,全体也门人都是你们的保镖”。田琦认为,这说明中国人在也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非常好,多年以来,中国对也门的援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细节三
撤侨时军舰本该靠港补给休整
在网络上,“我们八个菜,战士吃咸菜”的消息一时成为热点。对此,梁阳表示,这说明网友对水兵的生活还是不太了解。梁阳举例称,他本人参加过第十二批的亚丁湾护航编队,为了确保过往船只的安全,战舰每月只有一次靠港补给休整的机会。
原计划,这支编队4月1日要进行靠港补给休整。编队接到任务的时候是3月26日,接上第一批人员上舰已经是3月29日。也就是说,船上的绿色蔬菜和水果已经非常珍贵。
“能够把好的饭食让给这些饱受战火惊吓的中外侨民,”梁阳认为,“这一点就说明了,我们87年前组建的这支军队的光荣传统没有变。”
驻也门使馆武官刘永选还表示,除了吃咸菜问题,还有战士睡在走廊上的消息也引发舆论的关注。3月30日,最大的一批中国公民撤离,一共是455人。潍坊舰把所有455人都安排了床位。而事实上,这是一艘护卫舰,所有的官兵也就是200名左右。面对455人,除了舰长因为要负责机动不能腾床位以外,所有官兵都把床位腾了出来。
细节四
确保人员与军舰同步抵达
在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后,中方通过摸索双方交火的规律,抓住双方停火的宝贵窗口期来进行撤侨。田琦说,当时最担心的是“人等舰”或者“舰等人”的情况,“这都是最危险的,”他说,“要确保大家能够同步。军队靠港,我们的人员集结完毕,这是最好的。这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最多。”
军方和使馆的协同被认为达到了天衣无缝。据介绍,第一批临沂舰接回124人,只用了39分钟,平均每人为18秒,而且还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人员甄别、行李检查等。第二批撤离455人只用了81分钟,平均每人不到2秒。
细节五
厨师最后撤离备好大家路上食物
田琦说,使馆和总领馆的工作人员在这段时间内都经历了很多,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传奇和感人的故事。最后留守在大使馆的是14名男性工作人员。
其中,最后留守的厨师是一位约五十岁的来自西安的优秀厨师。从3月26日一直到最后撤离,他每天都给大家做精美的饭菜,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撤离的时候,他给使馆工作人员备好路上的食品和饮料。
细节六
巴国大使感激落泪
这一次的撤离行动中,中方协助巴基斯坦撤离多名在也门的公民。田琦说:“我们能够协助撤离的只是已经在亚丁港地区的人民,其他地区的人们很难通过激烈交火地抵达亚丁港。我们与巴基斯坦公民的联系非常畅通,他们有专门的联络员与我们使馆联系,集结也配合得很好。”
撤离行动结束后,巴基斯坦驻也门使馆的大使给中国大使打电话表示,感谢中方的救助行动。照片上也可以看出,很多撤离的巴基斯坦公民手里挥舞的是五星红旗。“巴基斯坦大使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能听得出他哭了,”田琦说,“这证明了,我们这一次的撤离行动取得了好的效果。”
中国驻也门使馆官员领事司司长黄屏则表示,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趟中国在海外公民撤离行动,这一次也门撤侨是最扬眉吐气的一次。“我们最大的感慨就是,有自己的力量真好,”黄屏说,“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仅在于能让你免签去多少国家,也在于碰到麻烦和危险的时候,祖国能带你回家。” (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