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丨美了村庄富了百姓 农旅融合助力巴山渝水“美丽振兴”

05.08.2022  14:03

 

在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乡村艺术中心是由废弃的粮仓改造而成。资料图 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8月5日电(韩梦霖 曹妤)盛夏时节,沿着蜿蜒的乡村小道走进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清澈的小溪沿着村落潺潺而过,香柳夹道飘香,农房墙上绘着鲜艳的童趣画……漫步在东升村的田间地头,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美丽乡村画卷在此徐徐展开。“这里的夏天就像一幅写实版的乡村油画。”一位游客如是说。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重要手段。近日,新华网“乡村振兴在行动”调研团队走进重庆市多个区县,了解农旅融合发展如何在巴山渝水描绘“美丽振兴”的“新图景”、奏响新时代的乡村“田园牧歌”。

  提靓颜值

  农旅融合美了村庄、富了村民

  东升村第一书记杜晓睿介绍,东升村通过探索“乡村艺术化、艺术乡村化”,邀请专家进行规划,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让乡村遗产活化再生。同时,营造乡村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让来到这里的游客体验乡土艺术和村居生活之美。

  走在村里乡间小径上,随处可见利用闲置资源改造的艺术空间——猪圈改造成凉亭和图书馆,闲置房屋改造成咖啡吧;荒地加装座椅美化后,成了村民们遛弯聊天的地方;房前屋后的空地种上鲜花绿植,艺术化的装饰点缀其间。当地还将废弃多年的粮仓改造成展示百年乡建文化、水渠文化、中小学美育成果的展馆,开发出乡村电影院、书屋、大舞台等公共空间,曾经稻谷飘香的仓库变成了滋养当地村民的精神粮仓。

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柳门竹巷。资料图 新华网发

  2021年,柳荫镇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50余万元。

  “村庄越来越美了,节假日来耍的游客特别多。儿子儿媳也回来了,开起了农家乐。”东升村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

  在重庆,农旅融合不仅提升了村庄“颜值”,也让村民尝到了发展的甜头。7月中旬的彭水县善感乡农纲村莲藕种植基地,500多亩荷花绽放,夏日荷韵美不胜收。村民穿梭在荷田中除草管护,游客在荷塘里拍照留影。今年1月,善感乡对当地的一片撂荒地复耕复种,发展莲藕轮作基地。莲藕基地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还让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

  “从4月份莲藕种植以来,在基地里务工收入差不多有6000元。”村民田永余笑着说,“我自家3.5亩农田租给莲藕种植基地,相当于给自己打工了。”自莲藕种植基地建设以来,当地仅务工费用就已发放6万多元。

彭水县善感乡农纲村,荷花盛开迎客来。新华网发(赵勇 摄)

  做强载体

  田园综合体建设绘出振兴好风景

  如今的巴渝大地上,一个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研学科普、餐饮会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这些项目在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也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位于长寿区云台镇八字村的清迈良园,就是当地返乡企业家投资建设的一个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在这里,千亩高标准农田整齐连片、规则排列;水稻正在孕穗拔节,白鹭不时从田间飞过;酿造米酒的酒厂里传来沁人的酒香,自驾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清迈良园内的稻田风光。新华网发(石涛 摄)

  项目累计投入约2亿元,规划建设面积1.65万亩,目前已建成标准化水稻种植基地1000余亩。依托千亩绿色水稻的种植,园内还建起了大米加工坊、酿酒车间、四季果园、水产养殖基地、农产品展销中心、电商平台、餐饮住宿会务中心等。西南大学科研教学实验基地、长寿区青少年社会实践综合性基地等也在此挂牌,成为周边体验农耕文化、开展研学旅游的新兴打卡地。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周边发展种养殖大户40余家,带动当地村民就业10万余人次。

  重庆清迈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介绍,园内的农业科普馆也即将建成投用,“青少年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此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引导他们长大后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田园变公园,也带动了当地乡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在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带动下,如今的八字村河流清澈见底、村庄干净整治、马路宽敞平直、田园花香四溢,悄然蝶变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当地村干部介绍,以前去城市居住的老人,又陆续搬了回来。

图为清迈良园内打造的农业科普馆。新华网 发

   创新项目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留住游客

  长江边的巫山县曲尺乡,是“中华名果”巫山脆李的主要产地,这里的脆李产业已成气候。怎样让“花果之乡”留住游客?一直是当地干部思考的问题。今年6月,郑渝高铁正式通车,巫山迈入“高铁时代”。当地抓住机遇,于4月份启动悬崖旅居项目,在曲尺乡权发村的悬崖边上打造了10间科技感十足的“太空舱”酒店。

  站在太空舱所处位置,长江、李花、日出、晚霞、星空……花果之乡美景尽收眼底。

  权发村党支部书记孙祖勇介绍,这是长江边首家悬崖式酒店,项目运营后每年有望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以上的收入。“推出这个项目,就是希望打通赏花、采摘、农家乐、民宿等农旅融合路径,延伸吃、住、娱等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吸引游客观光旅游、赏花摘果,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巫山县曲尺乡打造的悬崖太空舱酒店。新华网发(王成伟 摄)

  在重庆,越来越多的乡村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农旅融合新项目,解锁乡村休闲观光新体验,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当地村民以水稻为画笔,以稻田为画布,一幅幅五彩水稻画在田间展开,“禾下乘凉梦”“猫鼠图”等图案栩栩如生。随着五彩稻田的名气逐渐远扬,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也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市场。据统计,从2018年五彩田园首次亮相以来,拾万镇累计吸引游客近40万人次,带动当地农民增收800万元。 

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的“禾下乘凉梦”五彩水稻画。新华网发(李双蕲 摄)

  近年来,重庆依托特色农业、自然生态、民族村居等特色资源,推介四季线路,构建“春夏秋冬、东西南北”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全面提升重庆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影响力。在重庆这座大城大乡的“振兴试验田”里,农旅融合发展,正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李华曾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