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让诗意般的乡愁回归心田

09.03.2018  09:12

  王济光

  刘旗

  严琦

  “如何让诗意般久违的乡愁,再一次回归心田,成为时代提出的新问卷。”全国两会上,乡村振兴成为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围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委员们从产业、人才、人文环境等方面,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让产业兴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曾经,乡愁是青纱帐通向家门口的小路,是晚霞里微风吹散的缕缕炊烟,是镇街上村民们欢庆丰收的锣鼓喧天。当时光跨入21世纪门槛,落后的乡村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短板。如何让诗意般久违的乡愁,再一次回归心田,成为时代提出的新问卷。”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用诗一般的语句,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大会书面发言中,这样描述自己对乡村振兴原动力的理解。

  “记得住乡愁首先需要产业兴旺。”王济光认为,单打一的青纱帐、自给自足的“热炕头”绝不是美丽乡村的永恒名片。因此乡村振兴既要绘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施工图”,更要深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田”。织密现代农业多元化投入“保障网”,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才能做好“接二连三”。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才能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才能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农业产业发展,应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来自工商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认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严琦指出,当前各地都在不断推出一些特色农产品,但品牌意识淡薄,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没有商标。同时各地在农产品的推出过程中,跟风现象严重,特别是水果类,千篇一律,失去地方特色。农产品从生产供应到收购、运输以及最后的产品销售等环节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使得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效率不高!

  为此,严琦建议,各地政府应加强协调,引导涉农企业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创建优势品牌。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分销传播渠道,通过建立个性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村电商发展与特色农产品的有效对接,推动特色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融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要有统筹规划

  “记得住乡愁需要生态宜居,污水横流、灰霾肆虐绝不是美丽乡村的风景线。”王济光认为,乡村振兴应补齐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让乡村自然资本真正增值。因此,应突出生态保护,切实保护好耕地和饮用水源;推广土壤污染治理与应用修复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还应保护各类乡村文化遗产,淳化民风民俗,强化文化自信的历史溯源。

  “乡村的生态优势完全能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产业优势。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要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全国政协委员、市旅游局局长刘旗认为,民宿经济是当下乡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传统村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价值大力发展传统村落民宿,获取再生力。

  刘旗还就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利用传统村落发展民宿经济管理提交提案。针对当前农村传统村落发展民宿中,一方面是盲目保护性破坏,采取了拆除旧的建筑,重新建立新的仿制建筑的方式,另一方面是建设性破坏,同质化现象严重,个别地方政府大包大揽的问题,刘旗建议,建立健全项目评估机构,合理确定项目档次,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强化旅游规划对民宿旅游项目建设的刚性约束。

  吸引人才振兴乡村要打好“组合拳

  “记得住乡愁需要治理有效,人心涣散、一盘散沙、目无法纪绝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质内涵。”王济光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做好三方面工作:拓宽“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的来源渠道;探索形成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挖掘乡土中国道德规范,让法治约束和道德激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惩恶扬善。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才,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严琦认为,乡村振兴要打好政策“组合拳”,释放政策“红利”,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农业发展,实现人才集聚,推动乡村振兴。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她提交提案建议,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亟需打造“五支小分队”:基层农业干部队伍、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本组图片由记者熊明、夏琳摄)

编辑: 陶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