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国外艺术家北碚乡村走访10天,别样艺术“唤醒”美丽乡村

25.12.2018  00:05

柳荫镇东升村全景

连续10天时间,走遍乡间田野,吃住在乡村……近日,来自意大利和日本的两名艺术家同时呆在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为中国渠乡“柳荫东升”进行光与音的创作。

受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的邀请,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和日本艺术家小野田贤三先后来到东升村,他们被这里多彩的田野、淳朴的民风所吸引,特别是在东升、明通等地横跨山乡的水渠让他们流连忘返。而这10天时间里,他们围绕中国渠乡“柳荫东升”光与音进行创作,并与40多名川美师生完成了众多作品。

走访乡村创作

创意作品

我们以水滴为源头,让它滴在瓦片上,从而发出优美的曲调。”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Francesco Pellegrino)提出了《下落的雨滴》设计理念,在川美的艺术助力张思嘉、李孟洁、楼梦媛、申菡协助下,基本完成。作品最终确定竹子为主媒介,通过水滴在不同高度滴在瓦片上发出声音,组成不同声调,由此编排出简易的曲子,由村内一个基点引申到水渠处。

日本艺术家小野田贤三主要指导川美学生杜鎔勋、杨朝予完成了设计作品《原野》。在他看来,现代化进程中,花草、植被种植将原始的蔬菜、水稻逐渐取代,在这片富饶土地上所遗留的老屋子,像一个观察者一般,记忆着这片原野的容貌。《原野》利用光,回溯过往,读取那份原始。利用声音,铭刻当代,昭示发展的警示。

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实地走访

弗朗切斯科在指导川美同学张思嘉完设计制作

小野田贤三还指导王任驰、王一才完成了《声尘》创作,其核心创作理念为自然的轮回生灭,以柳荫当地特色种植物与火焰作为符号载体,创作出声音视效联动的声光装置,来模拟人与土地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

学生作品源自乡村

这期间,川美的老师和学生也设计出不少的作品。

川美教师陈星宇指导完成的《生命》作品,从“生命的意象”出发唤醒水渠,以灯光大地艺术作为水渠的表现形式,呈现大地生命物像的历史肌理与价值,以视觉奇观体现建造奇迹,隐喻当地人用汗水和辛劳共同创造的凝聚力,从而提升地域文化热情,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作品围绕“生活”这一主题展开的灯具设计与思考,旨在不破坏村落空间肌理的情況下因地制宜,在特定环境的语境下就地取材完成灯具设计,就像灯具从村落中生长出来一样,邀请村民一起参与制作,实现村落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日本艺术家小野田贤三(图中)在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实地走访

弗朗切斯科(图中)在走访

弗朗切斯科在柳荫镇东升村人工水渠走访

弗朗切斯科在柳荫镇东升村体验包饺子

川美教师周波指导完成的《律动空间》采用新的形式去跳坝坝舞,用光点和音乐去引导人们舞步。摆脱他们依赖于麻将桌的习惯,让他们吃过饭后,乐于在村里空旷的地上跟随灯光块的指引以及音乐的律动跳舞。另一个作品《空谷传光》就是以竹子作为装置的基础构架并敷上薄膜,对面居民楼前摆放一些乐器(鼓),装上wifi系统敲击乐器,通过击打的不同力度,使薄膜的光产生不同的变化,增添一种互动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当地打造美丽乡村

今年,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成功申报北碚区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文化示范村,该镇将以“半年见成效、一年出成果、两年复查验收”的要求,加快美丽乡村示范村东升村“一心一场三台四院五道”建设,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合作,将“农+旅+艺”有效融合,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保持乡土本色,让艺术融入乡村,让乡村更加艺术,将东升村打造成川美师生实景实习基地。

了解当地栽种的水果

与西南大学合作,加快明通村、麻柳河村、东升村田园综合体协同发展,重点整治乡村人居环境和污水排放,积极开展院落美化、亮化,河道清化。

为让东升村更具艺术气质,柳荫镇将建设东升村艺术与乡村文化展示馆,筹办2019年农民丰收节暨首届“田园童画、奇彩东升”稻田文化音乐艺术节、柳荫第二届乡邻节,将2800多亩稻田与艺术有效融合,助推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同时,对全镇危旧房进行风貌打造,采取小青瓦、片石墙、木制门窗、红砖衬色为主材,彰显区域风貌特色。

下一步,柳荫镇将加快西山、东山旅游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计划投入资金约1.6亿元,三年交通计划两年完成82.56公里油化道路建设,打通主干道、连接次干道、多修便民道。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唐中明 通讯员 秦廷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