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了!餐馆主动为顾客减菜 生意却越来越好
顾客菜点多了,服务员主动提醒减菜。在江北区吃饭,不少顾客都遇到过这样“不会做生意”的餐馆。
然而一顿饭吃完,顾客不仅不抱怨,反而为这样的餐馆点赞。
7月13日,记者从江北区文明办获悉,近年来,江北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过程中,将文明习惯深入到市民生活细节,引导文明生活习惯,积极开展“文明餐桌”系列活动,倡导绿色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如今,江北区的“文明餐桌”越来越多,餐餐“光盘”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的新风尚。
餐馆给顾客点餐“降档次” 却让顾客成了常客
7月12日晚上6点,市民余洋带着三个朋友来到了北滨路的一家餐馆。
“服务员,我今天加个菜可以不?”余洋刚一坐下,就笑着对服务员说。
“余先生,你先按‘老规矩’点,吃了不够再加。”服务员热情地回应道。
余洋是这家餐馆的常客。然而,在今年年初,余洋第一次来到这家餐馆时,对餐馆的印象其实并不太好。
那时候,余洋刚从外地回到重庆工作,想要宴请家人和朋友。于是,他特意找到北滨路这家比较上档次的餐馆,让餐馆经理按照每人300元的餐标来推荐菜品。
“我本来想吃得‘土豪’一点,结果餐馆经理这样菜不推荐我点,那样菜也不推荐我点。”余洋说,最后,一桌20人的晚餐,人均消费不到100元。
让余洋意外的是,他原本以为这一桌菜会降档次。但是,他吃过才发现这桌菜不仅没降档次,而且家大家都吃得很满意。“吃好了,也吃饱了,而且没有浪费。”
余洋说,主动为顾客减菜,这样的餐馆他以前很少遇到。后来,余洋请家人朋友吃饭,都爱来这家餐馆。
“文明餐桌”帮顾客省了钱 也让餐馆赚了钱
在这家餐馆,像余洋这样的顾客还有不少。他们积极参与“文明餐桌”行动,避免了铺张浪费,也节省了自己兜里的钱。
顾客省了钱,餐馆会亏钱吗?餐馆负责人李先生坦言,最开始他也担心这个问题。但是很快,李先生的担心就变成了开心。
李先生说,餐馆有了“文明餐桌”之后,虽然顾客点的菜少了,但是餐馆的生意却越来越好。餐馆服务员主动提醒顾客菜点多了,看到顾客有剩菜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打包,这些贴心的服务,都拉近了餐馆和顾客之间的距离。
“顾客花的钱少了,但是吃得还是一样好,他们当然愿意再来。”李先生说,餐馆的回头客越来越多,口碑也越来越好,吸引了更多新顾客。
既赚了钱又赢得了好口碑,很多餐饮在参与“文明餐桌”行动后,都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餐馆和顾客都参与到了“文明餐桌”的行动中。
目前,江北区已有4000多家餐饮企业参与了“文明餐桌”行动。走进有“文明餐桌”的餐馆,你很容易就能看到“节俭养德、文明餐桌”等宣传标语、桌贴、海报,听到服务员的贴心提醒。
“文明餐桌”进校园 打造“舌尖上的课堂”
为了更好地开展“文明餐桌”系列活动,江北区还制定了《江北区开展“节俭养德·文明餐桌”活动实施方案》,以餐饮企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为重点,倡导节约光荣,俭以养德。
两年来,江北区在53所中小学校持续开展“文明餐桌”系列活动。各所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让“文明餐桌”成为了“舌尖上的课堂”,向学生开展节俭教育。
比如,徐悲鸿中学开展了用餐“两张纸文明”活动,倡导学生每次吃饭只用两张纸,一张擦嘴、一张擦桌子。如今,学生们吃饭不仅养成了节约用纸的习惯,还自觉做到了不浪费饭菜。
在机关单位上班的赵丽说,每天去食堂吃饭,当看到餐桌上、墙上“节约粮食、文明餐桌”等标语时,都会提醒自己适量点餐。赵丽在外就餐时,吃不完的饭菜也都会打包带走。
江北区还在12个街镇开展了“家庭绿色餐饮行动”百姓论谈、道德讲堂、征文演讲比赛等40余场,倡议每个家庭都能有一张“文明餐桌”。
今年上半年,江北区推出了“我来晒晒‘光盘’”的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几个多月来,近万人在网上晒出了自己饭后的“光盘”。微博话题阅读量接近10万人次。
“必须干净!棒棒嗒!”网友黄睿在微博中晒出了自己早、中、晚三餐的“光盘”照,获得了不少点赞。他说,过去和朋友到餐馆吃饭,不管人多人少,菜都点得多,不然觉得没面子。“现在不同了,到处都在提倡节俭、文明用餐,点多了反而觉得不好意思。”
如今,在江北区,“节约光荣”已经在越来越多人心中扎根。江北区通过评选“文明餐桌行动之星”、“文明餐桌服务之星”、“节俭之星”等活动,树立了一批崇尚节俭的好典型。
另一方面,江北区还成立了督查工作小组,重点督查各部门、各街镇、各中小学的食堂剩菜剩饭、餐桌铺张浪费等现象。开展“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活动,向广大市民征集各类铺张浪费现象图片,通过图片曝光出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
江北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区让“小餐桌”带动“大文明”,通过树立正反典型,越来越多人树立起了新的饮食观念。由“爱面子”向“重文明”转变,由“讲排场”向“求健康”转变,由“畸形消费”向“绿色饮食”转变,形成了节俭养德、文明用餐的社会风尚。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