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无需谈雾色变

17.11.2015  18:04
      11月8日22时00分,重庆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重庆市海事局据此立即发布了气象类大雾黄色(三级)水上交通安全预警,提醒注意航运安全。这是11月以来,重庆市气象台第二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目前,重庆已进入每年的多雾时段,笼罩在大雾中的城市如海市蜃楼般引人注目,但大雾对交通的不利影响却不容忽视,弄清大雾的成因,做好防范应对势在必行。
      大雾是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针对重庆大雾天气的成因,重庆市气候中心副主任李永华解释:“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山谷相间,水系发达,地形闭塞,空气温暖湿润,风速小,静风频率高,就十分有利于雾的形成。
      重庆一年四季均有雾发生,但季节差异明显,秋冬季(10月-次年1月)雾日较多,约占全年的60%,盛夏(7-8月)最少。在空间分布上看,重庆雾有明显的区域性,呈现出中西部多,东南、东北少,西部偏北地区多于西部偏南地区的特征。
      大雾对于交通出行,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影响尤为显著。雾中能见度差,若车速太快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团雾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它是高速公路“流动杀手”。重庆市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总队统计显示,兰海高速渝黔段的一品至安稳路段、沪渝高速云台至冷水段、成渝环线高速渝遂段的璧山至潼南路段等20余处高速路段为易起雾路段。高速执法部门提醒,大雾天气下,能见度小于50米,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正常行驶要求的时候,可能启动应急预案实施交通管制,并将通过交通广播、微博等发布雾情及管制情况。
      大雾对于船舶航行也有影响。重庆市气象局在长江重庆段建成了29个长江航道能见度观测站,多年前就启动了境内长江航道能见度预报,如遇大雾天气,也会及时发布大雾预警信号进行提醒,为航运安全做好了服务。
      除了对交通运输安全有影响外,大雾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其他影响。大雾使城市输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可能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停电事故增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城市雾多呈酸性,对建筑物和城市公共设施有腐蚀作用,遭受侵蚀的建筑物和设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对城市整体美观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大雾还影响人体健康,由于湿度过大,人体呼吸不畅,使呼吸道疾病、关节炎、腰腿痛等发病率显著增加,并且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的浓雾还会造成重大污染事件。
      其实,“谈雾”也不用“色变”,针对大雾天气的不利影响,主要应加强防范应对。气象专家建议,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信息;有关单位应按照行业规定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大雾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居民需适当进行防护。
      此外,还有一个利好消息——重庆的雾日正总体呈减少趋势。重庆常年平均雾日为37.8天,1981-2014年期间,重庆年平均雾日变化特征为“前多后少”,21世纪以来每年的平均雾日均少于常年值,近30余年雾日减少速度为每10年6.8天。相关研究表明,气温升高与雾日减少之间有显著的关系,1981-2014年期间,重庆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每10年升高约0.3℃,这可能是导致雾日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