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 | 产业升级!重庆5地如何起到示范作用

14.09.2021  13:24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产业转型升级是重庆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必由路径。

日前,重庆就《支持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向社会征求意见,涵盖创新、产业、人才、营商环境、金融服务、发展空间6方面的支持措施。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支持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重庆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包括江津、永川、荣昌、大渡口及重庆高新区。在重庆产业发展新格局中,这5地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典型性,“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它们将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示范作用。

▲西部(重庆)科学城。龙帆 摄/视觉重庆

底气何在

这5个地区为何能成为国家级的产业转型示范区?

▲ 从区位优势看,5个地区均处在主城都市区这个重庆工业主战场:大渡口、重庆高新区位于中心城区;在主城新区中,江津属于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永川是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之一,荣昌属于桥头堡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同时,5个地区均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腹心地带。例如,荣昌、永川、江津处在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的节点位置,与之毗邻的均为四川的产业集群所在地。

▲ 从产业基础看,大渡口一直是重庆的“老牌”工业基地;重庆高新区处在九龙坡和沙坪坝这两个工业大区的交汇处,是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汇聚地;渝西片区的江津、永川、荣昌,一直以来就是工业大区,在全市工业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从总体实力看,2020年,永川、江津的GDP突破千亿元大关,荣昌也超过了700亿元……5个地区的GDP总量约占全市的14%;从增速看,去年荣昌GDP增速居全市第一,高新区直管园今年一季度GDP增长30.8%,永川上半年增速居全市第一……增长速度较快,发展态势良好。

▲ 从转型步伐看,近年来,5个地区抢抓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新机遇,积极谋求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江津区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14个,技改投资占比达到35.7%以上;永川区规上企业“机器换人、工艺换智、管理换脑”实施率达60%;大渡口推动产业“由重变轻、由轻变好”,壮大培育大数据智能化、生态环保、大健康生物医药、文化休闲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荣昌区的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21.3%、26%;重庆高新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为契机,打造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成果和动力。

5个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打出提前量,获得了不少荣誉:荣昌被国务院表彰为 2020年度“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市(州)”;永川高新区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评为“2020年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通报表扬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江津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大渡口成功创建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等平台……

由此可以看到,5个地区在产业转型上成效较为显著,更为下一步提档升级打下了基础。

▲重庆智能制造。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迎接挑战

制造业是重庆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拥有较齐全的工业门类和较雄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重庆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一定成效——

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上。截至目前,重庆已推动近35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上百个智能工厂、近600个数字化车间,8.7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涌现出一批因转型升级而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企业。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两年平均增长9.6%。其中,汽摩、电子两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7%和33%,装备、材料和消费品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6.2%、16.4%和9.7%。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为繁重,以问题导向看,“重庆造”转型升级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品牌不多,影响力不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领军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数量不够多、实力不够强,难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同时,与沿海地区相比,重庆在高校院所等科技创新资源以及资金、人才等要素汇聚上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不少“卡脖子”技术制约了产业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示范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口”,改变以前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重构制造业竞争优势,对重庆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云谷展厅。苏思 摄/视觉重庆

6大支持

为此,《措施》提出,将为重庆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6方面支持,即创新发展、引育人才、拓展发展空间、优化营商环境、产业转型、拓展金融服务。

创新,关乎示范区发展的可持续性。重庆将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支持。例如,对新认定的高端研发机构,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支持,提供经费支持、人才引进及优先立项等政策支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措施》提出,将支持创新人才引进、本土人才培养和优化人才保障。例如,对于解决“卡脖子”技术或发展急需的优秀团队,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一人(团队)一策”量身定制薪酬和激励方案。

拓展发展空间,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措施》提出,要优先保障示范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安排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用地供给。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重庆将大力支持开展联合招商、深化“放管服”改革。例如,支持引导示范区把项目有关审批权限下放园区,赋予区县更多市级行政审批权限。

产业转型是示范区的基本任务。接下来,重庆将大力支持科技绿色转型、现代化转型、加强技术革新和重点园区建设。例如,统筹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项目。

示范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在拓展金融服务方面,重庆将优化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保障、多元投资体系、区域股权机制和基金政策支持。例如,统筹国家和市级相关专项资金,给予示范区适当倾斜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示范区贷款额度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示范区是重庆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重庆要抓住政策机遇,抓好“制造强市”各项工作,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

原标题:产业升级!重庆5地如何起到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