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抗疫一线|“长什么样子不知道,姓什么也不知道,但我会永远感激你们”

13.02.2020  23:42

67岁的谭律(化名)这几天爱上了发呆,从2月初进入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的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他就一直掐着手指头算啥时候能出去。

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就可以回家了

我现在状态挺好,每天在隔离病房里做运动。俯卧撑、高抬腿、走、跳,昨天走了1万多步。”谭律的乐观来自于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CT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等隔离期满了,再做一次核酸检测,我就可以回家了。

我们这里的标准是隔离期内进行三次核酸检测和一次CT检测,没问题了才能出隔离点。”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王心玉特别忙,因为从1月13日早上开始,隔离点转运来了20多个留观人员,因为实行1辆120急救车运送1人的流程,王心玉恨不得自己能“分身”。“确实忙没办法,我们不能马虎,该有的标准和流程必须做到位。

听说谭老师还差最后一次核酸检测,王心玉用内线电话表达了自己的祝福。

谢谢王院长,说感谢的人应该是我,我们理应配合你们。”电话那头,谭律的声音有些哽咽。“你们戴着口罩工作,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姓什么名什么也不知道,等疫情过去了,今后就是插肩而过也难认出来,但我会永远感激你们。

病房空间很大,每天运动上万步

春节前,谭律带着妻子去东南亚旅游,返回国内的航班上,得知“回家后需要隔离”的消息。

当时觉得也没什么,我填了一张告知卡,在海关那里交给了工作人员。”谭律记得告知卡上填报了姓名、居住地址、身份证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还有自己是哪里人、去了哪里等行程信息。“开始就是居家隔离,后来政府和疾控中心的人找到了我。

原来,在谭律回国的航班上,有人生病了。

他们要我到隔离点集中,我倒是还好,就是爱人有些害怕。”谭律的爱人有些害怕,心里也犯低估,担心隔离点居住条件不好。“我还给她说,别担心,没得啥子问题。

2月初,谭律和妻子被送到了隔离点。这里条件很不错,病房里什么都有。打消顾虑后,两人按要求进行单独隔离。“我们每天打电话、发微信,我跟她建议,不要总是躺着玩手机,在房间里也要运动。病房空间大,走一走很方便。

在谭律的手机上,他和妻子平均每天要走上万步。

我们住了这么多天,感觉条件很好。医护人员对我们也很好,说话很温柔。”谭律和妻子岁数较大,并且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了照顾他们,医护人员还特意准备了毛毯和暖炉。“前几天我老婆的药没了,我们和护士说了,然后联系了我弟弟,把我常用的药送了进来。

目前,谭律和妻子已经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CT检测,再有一次核酸检测就能离开隔离点了。“我真心感谢这些医护人员,他们自己饿着肚子,给我们送饭。戴着口罩工作,姓名不知道,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谭律有些哽咽的说,等疫情过去了,在马路上插肩而过,都不知道他们照顾过自己。“我谢谢各位一线的医护人员,有了你们,我们不怕病毒。真的要谢谢你们。

隔离点的医护人员随叫随到

2月13日下午,护士李涵坐在隔离点半污染区前的更衣室里,按照流程标准穿三级防护装备。

要给里面送一些东西进去。”李涵手里有一份清单,上面是各个隔离病房需要的东西。清单里除了一次性帽子、口罩、垃圾袋等,还有矿泉水、药品和泡面。“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还有要被子和火炉的。昨天有一个卫生间堵了,我们还给送了疏通工具。

李涵的手机里保存着一段视频,详细地介绍了疏通工具的使用流程。“我们担心他不会用,就录了这个视频。他按照视频,一学就会了。

2月13日,隔离点转运来了一批留观人员。同样,也有人要离开这里出去了。

我挺感动的,有的人临走之前,把被子叠好,做好了房间的清洁卫生。还录了视频给我们看,让我们检查。”李涵看到视频的那一刻被暖到了,眼圈有点发红。“其实,大家都是相互的。我们恪尽职守,让他们能够更好。他们反过来,让我们可以不那么操劳。

在隔离点,有孩子需要上网课,医护人员把上课的材料和卷子,打印好送进去;有人因为担心睡不着觉,医护人员就陪她聊天……

这是我们医护人员该做的事情。”院长王心玉很感谢同事们的努力,因为有了他们的日夜坚守,才有了隔离点的正常运转。“明天我们还要给他们做CT检测,希望他们都能健康平安的回家。

晚上8点多,隔离点仍旧灯火通明,医护人员还在转运留观人员。院子里,树木已经冒出新芽……

对话>>

我想说一声“谢谢

记者:您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

谭律:现在状态很好,做了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CT检测,都是好结果。

记者:您在隔离病房里生活得如何?

谭律:这里面环境很好,空间大,有Wi-Fi也有电视。

记者:饮食条件呢?

谭律:一日三餐都很好,荤素搭配的盒饭。还有牛奶和水果。

记者:您和爱人是分开隔离的,两个人有没有交流呢?

谭律:我们会打电话、发微信,我安慰她不用担心。她也觉得这里的医护人员很好,我们按照要求配合他们工作就好了。

记者:可能再有几天,您和爱人就可以回家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谭律:他们做了那么多工作,满足我们的要求,但他们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戴着口罩也看不到脸,等疫情过去后,在大街上擦肩而过也认不出来。但是,那些看不见的脸,我会永远记得。最后,我想说一声“谢谢”。

记者:谢谢您,祝福您健康平安。

谭律:谢谢,谢谢所有在抗疫一线忙碌的每一个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