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很热和”
帮扶责任人张北平(右一)和徐朝林一家坐在新居大门口,商量徐家两个孩子读书的事情。(摄于七月四日)程娟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12月26日早上,綦江区东溪镇长堰村打鼓山上,冷雾缭绕。贫困户徐朝林已扫完1500米公路,开始喂猪喂羊。
圈里新买的两头小猪仔正闹得欢,那边羊圈里也发出“咩咩”的声音。
山上的风大,可徐朝林干得热火朝天。他说:我心里觉得今年冬天比去年热和多了。徐朝林的帮扶责任人张北平,也觉得这个冬天很“热和”。
此前的十多年,徐朝林一直带着两个儿子漂泊异乡,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去年12月初,他们回到长堰村时已是山穷水尽,一家人吃穿都成问题。经过区镇村三级审核,徐朝林家被动态新增为贫困户。
东溪镇是綦江区人口最多的镇,贫困户有647户1958人。
张北平是东溪镇的宣传统战委员,除了分管宣传统战、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和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外,他还对口帮扶长堰村等3个村。尽管事情繁多、压力巨大,张北平还是向党委主动请缨,担任徐朝林的帮扶责任人。
去年12月26日,张北平第一次到徐朝林家走访发现:徐家父子3人挤在彩钢板圈起的窝棚里,风从缝隙里钻进来呜呜作响,棚里面黑黢黢的,隐约可见两张烂床和一堆脏被褥,棚外边的泥巴地上,几块石头架起的旧锅就是做饭的地方。
几根不知道哪里找来的板凳没有成对的,张北平和徐朝林坐下交谈的时候,徐朝林的两个儿子徐廷华和徐廷友就在周围走来转去,随便怎么喊就是不坐。摸了一下徐廷华的裤子,张北平鼻子酸了——12月底的山上,这孩子穿着单裤,拖着破破烂烂的鞋,没有袜子,怎么坐得下来?
坐上回镇上的车,张北平心头沉甸甸的,无法释怀。他立刻通过各种微信群、QQ群,发动青年干部、街坊邻居捐献衣物。很快他就收了4大袋捐赠衣物,当天晚上就送到徐朝林家;第二天,张北平又翻出家里的棉被、毛毯、大衣,买了一堆米、油、肉和药,给徐朝林送去。
面对着千恩万谢的徐朝林,张北平说:“朝林,这是我的责任。目前有困难,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不要怕,你身后有党委政府。”
“朝林,娃儿还是要读书哈。”
“朝林,我们想办法把猪儿喂起来嘛。”
“两弟兄都十五六岁了,要跟你老汉儿一起干活,干一天就节约500块钱(指自家修房请外人干活要花的工钱),家里面就多间屋。”
任何时候,徐朝林家都会得到张北平的鼓励和帮助。
徐朝林记不得张北平来家里好多次了,只记得这个人巴心巴肠对他好。
——廷友、廷华读书,张北平帮着张罗联系学校;
——修房子,张北平和他一起商量,一起下决心、找地盘、整资料;
——家里买猪仔差点儿钱,电话里面一说,张北平就送上来;
——各种补助没有下来的时候,买羊子又差点儿钱,张北平就来预订了5000元的猪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张北平尽管不能到家里面来,但他还是随时都打电话给徐朝林,了解他家里情况。
徐朝林觉得像自己这种家底,一般人都不想多接触,生怕他去借钱、讨米惹麻烦。而他一想到张北平,就觉得心头有依靠,遇到事情可以有人商量,好像是自家兄弟一样。为此,徐朝林还闹了一些笑话。
有时候,区里检查或者电话抽查,他就觉得是外人来找张北平的茬,心中特别不高兴,态度也不热情;有时候,他想在外人面前表扬张北平,又不晓得说啥好,前言不搭后语,甚至用些贬义词。
今年8月份,张北平有些不高兴,他到徐朝林家开了两次家庭会。原因是:廷华廷友初中毕业,不想读书了。
“娃儿啷个小,这怎么行?一辈子机会多得很,没有文化要吃大亏!”当着徐朝林的面,张北平也不客气。谈了一个多小时,张北平见两个急着想去找钱的半大小伙子不说话了,又转过来把徐朝林开导了半个小时,做通了工作。张北平帮廷华廷友联系职高,确定好了专业和入学程序,反复给他们打气:“我们一定要把贫困户的帽儿甩到打鼓山下面去。”
两个孩子读职高,开销有点儿大,徐朝林有些吃力。经村里推荐,徐朝林又有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打鼓山一带的公路清扫,每个月1800元。
2020年,徐朝林家建好了房子,产业补助将近8000元,5头猪全部卖出去,圈里还有十多只羊几十只鸡,两个孩子在綦江城里读职高学技术,“两不愁三保障”已实现,他不再是贫困户了。
和徐朝林一样,东溪镇647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
“这才只是开始。”张北平说,他背后墙上挂着的是东溪镇重大项目作战图。
重庆日报通讯员 宗雪 成蓉
原标题:“今年冬天很热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