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渝双城经济圈丨从“成渝经济区”到“双城经济圈” 成渝如何唱好“双城记”?

04.01.2020  19:35

△成渝区域格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2020年伊始,重庆就收到了中央的“大礼包”:1月3日下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这是中央首次对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并且提出了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新要求。

在新的定位下,成渝地区如何勇担使命,唱好“双城记”?重庆和四川的专家已经展开了思考。

从成渝经济区到双城经济圈

1月3日下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了两项议题,其中一项便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

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央首次为成渝地区发展“把脉”。

早在201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名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名字的变化,体现的是国家对成渝地区的重视,以及对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重视。”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名誉会长王崇举表示,重庆和成都都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以及迎接新时代经济发展挑战的城市群。从“经济区”到“双城经济圈”,就是需要两座城市协同发展,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经济圈内中小城市的发展,以及带动小城镇的协同系统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从总体来看,建设双城经济圈,是落实区域发展新理念、新思维的具体举措。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两中心两地”成实现成渝高质量发展重要定位

9年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成渝经济区的目标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即“ 一中心一基地三区 ”。

如今,成渝地区有新的目标要求,就是要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 两中心两地 ”。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创新中心主任杨继瑞表示,从过去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意味着国家对成渝两地的定位更高。同时,“两中心两地”也是实现成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定位。

成渝两大城市都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现代产业抱团发展才能实现新的突破,但要抱团就必须打破行政的边界。”杨继瑞说,在重大产业项目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消除经济圈内的行政壁垒,可以以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为试点,共同向世界招商引资,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助力双城经济圈产业出海。

同时,杨继瑞建议,双城经济圈在协同发展的同时,更要立足产业优势,实现错位发展。“成都有着良好的人文基础,可以打造人才集聚基地,重庆有着黄金水道和大工业的优势,可以在大型智能制造集群上下功夫,形成经济圈的协同互补。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杨继瑞还提出,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要围绕生态优先,共建联防联控机制,推动跨界河流联合巡查、协同管理等,这也是实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具体做法。

借“十四五”编制窗口做好一体化发展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

不少专家也提出,成渝地区各地即将编制的“十四五”规划是很好的契机,可以将双城经济圈具体任务落实在规划中。

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结合谋划实施“一圈两群”区域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坚决落实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如今正处于各地“十四五”规划即将编制的“窗口期”,川渝两地、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双城经济圈内其他兄弟城市这三个层级,可在中央顶层设计和有关部门指导下着手开展统筹协调工作,着手就具体事项一件件分别进行对接。

同时,易小光还建议,成渝地区可以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办公机构,作为专门的协调机构来对接重大项目和事项,同时即时检查落实双方相关规划。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双城经济圈具体“干什么”指明了具体方向——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重庆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构建大通道,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更深层次互联互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系列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王崇举表示,创新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庆和成都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等,应尽快建设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新支柱产业的形成。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瀚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