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土壤,去世前一年还在指导学生

26.11.2019  09:30

侯光炯,(1905—1996),又名侯翼如,上海金山人,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原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

侯光炯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致力于土壤地理、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研究与教学,为发展中国土壤科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立志科学救国

侯光炯出身贫寒之家,上完小学后,家人无力再供他升学。听说南通甲种农校实行考试录取、免费就读,12岁的侯光炯便在1917年初秋告别家人,独自乘长途汽车去南通甲种农校求学。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学农、爱农、为农服务,为土壤科学发展贡献一生,艰辛而又坎坷的道路。

农校3年,侯光炯是在半工半读中紧张度过的。最后一学期期末的野外实习,给侯光炯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跟随外籍土壤学教授到海通垦牧公司种植场,调查滨海盐碱自然土和开垦改良利用盐碱土,既亲眼看到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盛放的鲜花和饱满的棉桃,也看到未改良的盐碱荒地上稀疏生长的耐盐碱植物,更看到在未改良的盐碱地上辛苦耕作的农民减产歉收的惨景。这是侯光炯第一次真正接触土壤,亲身体验到中国广大农民的艰辛,深感改良土壤十分迫切、必要而且卓有成效。他立下了改良土壤,改变农民贫困处境的志向。

投身土壤研究

1931年春,得北平大学农学院陈宰均教授推荐,侯光炯进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新成立的土壤研究室担任土壤调查员,跟着美国土壤专家潘德顿和梭颇开展全国土壤调查。4年的土壤调查,侯光炯走遍半个中国,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掌握了土壤调查、土壤填图、土壤样品分析等相关理论和技术,为以后的土壤研究与教学奠定了基础。

1935年7月,侯光炯代表中国出席了在英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并在大会上用英文宣读了他与马溶之合作完成的论文《江西省南昌地区潜育性红壤水稻土肥力的初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水稻土”这一独特的土类名称,创造性地提出“水稻土水文层次分类”方法及其形成的“三育”(淹育、潴育、潜育)特征,开世界水稻土研究先河。侯光炯成为登上国际土壤学会讲台的第一位中国学者,他在水稻土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外同行的瞩目,应邀赴欧美9国考察土壤及研究情况。

1937年春,侯光炯怀着“要走中国自己的土壤科学发展之路,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归国。在战火纷飞、敌机轰鸣,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环境下,在养家糊口都难、没有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情况下,侯光炯依然坚持土壤研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创造出“土壤黏韧曲线法”技术,用来测定土壤吸附养分状况和土壤黏韧性的关系,鉴定土壤肥力,为土壤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快速,且花钱很少的实验分析方法。

一生服务农业

侯光炯把自己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土壤事业,践行着他的“为农业生产,为广大农民服务”的诺言。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土壤科研,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他考察云南地区的橡胶宜林地,创造了橡胶种植史上的奇迹;他推广“大窝耕作法”,创造“自然免耕新技术”,推广后粮食普遍增产20-50%;他提出了土壤肥力胶体活性理论,重新定义了土壤肥力,揭示了土壤肥力实质,并提出了改造环境与土壤本体相结合的培肥土壤新途径……

侯光炯在网室中查看土宜盆栽实验(1985年)

侯光炯在旱地自然免耕玉米间旱植水稻试验田查看土壤(1995年)

在身体力行从事土壤科研实践的同时,侯光炯还兢兢业业地兼顾土壤教学。从1975年在四川省简阳县指导1976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实习开始,他每年都要带十几二十个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指导他们边上课、边做调研,边搞田间实验、边写毕业论文。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他逝世前一年。

1996年11月4日,侯光炯走完他92年的人生历程,与世长辞。他服务农业的人生,就像他所钟情的土壤那样——不求索取,但求奉献!

原标题:站在科技前沿的近现代重庆历史名人(五):侯光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