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荒废的床单厂 改造成大理版798
赵渝
重庆晨报记者 黎胜斌 报道
“对我来说,摄影是爱好也是事业,这份事业,我要一直坚持下去。”
人物>
赵渝,1966年生于重庆,1983年在重医附一院工作,1995年来到大理开办了婚纱摄影店等。2014年,在大理古城成立“大理床单厂艺术区”,汇集了大理摄影博物馆、大理当代艺术展览馆、多功能小剧场等30多家机构。他组织并参与了大型摄影项目《中国白族群像》、《天下大理》、《东西看大理》等,目前任大理摄影博物馆馆长。
大理床单厂艺术区成了大理的新地标。画廊、书店、咖啡馆等应有尽有。然而,3个月前,这里还是荒废十多年的老厂房,被人遗忘。操刀改变这一切的是重庆人赵渝。
为买相机存了半年工资
穿越大理古城南门,顺着主街走300余米,拐进一条小巷再走5、6分钟,便来到大理床单厂艺术区。在这里,画廊、51区咖啡馆等设计独特又有强烈色彩冲击的工作室迎面而来,连摆放在室外的小桌也是由一颗颗鼠标键盘上的小格子镶嵌而成。这都是赵渝的“手笔”。
赵渝,白族,1966年出生于重庆。他的父亲是大理人,母亲是重庆人,从小在重庆长大。赵渝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医院。
他与摄影结缘要追溯到32年前。1983年底,他在重医附一院任宣传干事,开始跟照相机打交道。由此,他爱上了摄影。
在那个工资只有27.5元的时代,为了买一台135元的照相机,他存了半年的钱。之后,摄影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摄影是爱好也是事业
“摄影离不开旅行。”赵渝说,1992年,他用了50天去爬珠穆朗玛峰。1993年,他用旅途拍摄的照片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并得到了外界的关注。之后,他的工作开始发生变化,接触的人群逐渐扩大到高层领导、企业家、明星等。
赵渝真正把摄影当成事业,转折点是在1994年。那一年,台湾摄影机构来重庆招人,他辞掉工作,后被公司安排去昆明开拓市场。
但实际上,赵渝一直想自己做点事。“我父亲是大理人,昆明和大理相隔较近,于是选择回到大理。”
1997年,赵渝在大理开设了一家带有台湾风格的婚纱店。那年他29岁。“影楼开起来了,才知道做摄影师和做老板是两码事。”赵渝说,做生意和摄影完全不同,要学很多东西、要管理员工、要控制成本等,“转型转得很痛苦。”
“这是爱好,也是事业。”赵渝说,因为采用了流行元素,他的影楼与当地传统相馆风格完全不同,既新鲜又时髦,迅速在当地走红。
用不同视角记录大理
2010年,他们开始拍摄《中国白族形象》。“白族是大理的名片,这是一个很包容、英勇,善于学习的民族,”赵渝说,凡是有白族村落的地方,他们都去了,包括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他们把白族村落的生活状态一一记录下来。
“这是一个文献类的影像,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赵渝说。
在赵渝口中,这种有意义的事情还有很多。
2012年,赵渝邀请5个外国人、5个大陆人和1个台湾人来大理拍摄《东西看大理》。“我就是想通过镜头,通过不同视角,记录大理。”赵渝说,2013年,大理国际影会后,他发现用废弃的床单厂来打造艺术区很适合,跟北京的798艺术区很类似。
今年3月,大理床单厂艺术区正式开业,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目前已有35家工作室入驻。
“做重庆人是我的骄傲”
艺术区开业后,赵渝更忙了。下个月,他要去法国,找回一组上世纪20年代的大理老照片。
赵渝说,忙碌之余,他也常想起故乡重庆。“虽然我的祖籍是云南,但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都会说是重庆。”赵渝说,故乡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嵌入骨子里的东西,他在重庆长大,重庆人的特质已经融入血液里。
“老赵很勤快,又能吃苦。”这是很多同事对赵渝的评价,也是赵渝引以为傲的特质。
到今年,赵渝已在大理待了20年。“那时,重庆就只有两座桥,现在都成了桥都了。”5年前,赵渝曾回过重庆,他对重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惊叹不已。
赵渝说,他的微博只关注三个词:重庆、大理、摄影。未来,他希望能与重庆同行多做摄影文化交流。
对话>
重庆晨报:你生活中还有哪些重庆印记?
赵渝:重庆人喜欢吃麻辣,我现在在生活中也是,自己做饭肯定是又麻又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