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航母舰载机着舰第一人
他是我国首位实现舰载机着舰的飞行员,在25年的飞行员生涯中,他第一个完成滑跃起飞,第一个绕舰飞行、触舰复飞,创造了歼—15舰载机试验试飞的多项纪录,并获得了“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
重庆晨报记者 王秋思 报道
他是我国首位实现舰载机着舰的飞行员,在25年的飞行员生涯中,他第一个完成滑跃起飞,第一个绕舰飞行、触舰复飞,创造了歼—15舰载机试验试飞的多项纪录,并获得了“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
他就是戴明盟,一个地道的重庆人,从19岁入伍当兵,他一直追逐着自己的飞行员梦想。
戴明盟。钟魁润 摄
激情
坐上舰载机便充满澎湃动力
9月底,重庆晨报记者见到戴明盟时,他身着军绿色的飞行员训练服,眉眼之间不乏军人的硬朗与刚毅,他私底下性子恬淡安静、为人和善,因此军中的飞行员都喜欢和他交流,不过一旦坐上舰载机,他便像是启动了超级引擎,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澎湃动力。
当被问起作为首位实现舰载机着舰的飞行员,有何感想时,戴明盟只是微微扬起嘴角,浅浅一笑。在他看来,2012年那一次着舰仅仅是他此前几百次绕舰,十几次触舰众多训练中的一次。
“论飞行技能我不是最好的,但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好,不会想太多。你的时间要花在思考如何完成任务上,紧张、担忧只会阻碍飞行。”戴明盟说。
舰载机着舰,起飞就像是在刀尖上起舞——庞大的航母从空中看去只有一张邮票大小,着舰就好比穿针引线,更困难的是,降落时航母还在航行状态,海上气流也比陆地上复杂得多。
与着舰的惊险相比,冲上云霄时似乎很潇洒,但这其中也有常人所不知道的惊险。“你们看到的起飞是14°仰角,机身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我看到的是一面迎面扑过来的钢铁巨墙。”戴明盟解释说,由于甲板滑跑距离短,需要尽快把飞机加到起飞的速度。高速滑行的一刹那,就有一种加速撞墙的感觉。
伴随着“航母style”潇洒的,是戴明盟作为舰载机飞行员的一次次极限挑战。
付出
哪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牺牲
1971年,戴明盟出生在江津石门镇,19岁时,他从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毕业,那年有部队来招飞行员,戴明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我很想出去看看,在那个年代飞行员是个很神秘的职业,可以在天空中翱翔,对于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戴明盟说。
飞行看似自由翱翔,但真正驾驶飞机,才能意识到飞行的风险与挑战。1995年8月,刚满25岁的戴明盟和战友在宁波驾驶歼-6战机做飞行训练时,飞机意外着火。
当时,飞机刚飞过邕江,便听到“咣、咣”两声巨响,除了电路短路,其他一切运行正常。戴明盟试图把电路接回去,没想到再一次短路,还着火了。而坐在机舱内的他们毫不知情。更糟糕的是,飞机在太阳光里,塔台也看不见。
“直至太阳升起来,塔台才发现我们飞机尾部已经烧得很厉害了,一个劲儿喊着让我们跳伞。”戴明盟回忆,为避开地面重要设施,避免伤及群众,飞机从2000米的高度冲向一片无人的农田,在500米高度时,他们才弹射出舱。
“心里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跳伞很完美,逃离了危险。”戴明盟回忆说,然而当他观察落地地形时,却惊讶发现菜地里插满了竹竿,且间隔不到一米。
“瞬间后背冒冷汗,以每秒12米的速度下落,稍有偏差竹竿可从我的身体穿过去。”戴明盟说,最后他找准了两根间隙较宽的竹竿之间,侧身着地。虽然幸免于难,但腿被扭了。
“这算是我飞行生涯中最危险的一次,哪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牺牲。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心有余悸,但我抗风险压力的能力反而提升了。”戴明盟笑着说。
梦想
他想随航母编队去远海大洋
到那年,戴明盟先后飞过多种机型,累计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成为“海空雄鹰团”的一名大队长。随后,在海军开始遴选首批舰载战斗机试飞员时,他成为首批遴选对象。
舰载机着舰、起飞就像是在刀尖上起舞。每一个飞行员都明白,舰载机飞行员所遭遇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西方大国刚刚发展航母时,平均每2天摔1架飞机,牺牲了1000多名飞行员。
“我想挑战自己,航母舰载机对于海军飞行员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戴明盟说。
由于惯性的作用,飞机被钩住的一瞬间,飞行员会感觉到全身的血液都涌向头部,眼睛大量充血,眼前全是红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视现象。”戴明盟说,为了增强体能,离心机上进行抗载荷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当机械臂高速旋转时,人的全身就像被巨石压住一样,丝毫动弹不得,血液不能正常流向大脑。他需要用一系列对抗动作确保脑部供血充足。“载荷量逐渐从2G、4G增加到8G时,相当于8个自身的体重压在身上。你还需要保持头脑清晰,正常操作。一般人撑不到一分钟。”戴明盟说,这些训练要求严一些,能攻克心理上的担心,让飞行更保险。
如今,谈起自己未来的飞行梦想,戴明盟说:“我希望中国海军能成立一个庞大的航母编队,我能够出现在这个编队里,去远海大洋。我想我能看到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