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他的手机就是我们的“120”

08.04.2015  22:28

  “我们有哪个生病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直接打王医生的电话,他的手机就是我们的120;要说我们村谁最忙,那就是王医生的摩托了”。家住渝北区石船镇石龙村的村民说到王明源,脸上洋溢着信任的笑容。

        王明源今年43岁,一个摩托车、一个急救箱、一个常用药箱,陪伴他度过了7000多个日日夜夜,石龙村及周边几个镇村的山村小路记载了他一次次的风雨兼程。20多年前,当高中毕业的他看到乡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时,下决心要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解决当地缺医少药的现状。由于家境贫寒,他先在镇上拜一位有名医生跟师学艺3年,然后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边为村民看病,边通过成人高考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函授班学习,经过4年的努力取得大专文凭,并于两年后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如今,他已经在村医的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

        “如果没有王医生,我早就见如来佛祖去了。”年近80的秦先文老人逢人就说。4年前冬季一天凌晨5点,王医生接到电话后,骑着摩托车以最快速度赶到老人家里,老人已经昏迷不醒,面色淤青,手指,脚趾都变成紫色,他凭着多年的行医经验意识到这是心肌梗死的预兆,立即施行急救,并让家属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经过几分钟抢救,老人开始有了知觉,十几分钟后老人基本苏醒,当急救车到来时,老人已脱离危险。

        “大妈,这些鸡和蛋你自己留着吃,好好保养,给你治病是应该的,你不用放在心上。”这已经是王医生第6次拒收叶春芳老人送来的东西了。说起王医生,老人感慨的说,王医生是个好人啊!记得那次生病,我腹胀得象蛙腹,下肢从脚跟肿至大腿,上肢肌瘦剩皮,大便解不出,小便也很少,东西也吃不下,在大医院住院一月余,没有明确诊断,也没见好转,医院建议我回家观察。情急之下,我想到了王医生,结果一个电话,王医生二话没说就顶着40度的高温,骑了半小时的摩托,又步行10多分钟来到我家,然后又每天来给我检查身体,为我开药、按摩,和我谈心,通过调养,我的病情好转,现在很健康。

        “我一把年纪,屋头又没得其他人,要不是王医生,我可能……”回忆起当日的情景,杨兴华依然有些后怕。记得那是2014年5月一天的午夜,家住石船镇黄岭村7队、70岁高龄、独自在家的村民杨兴华突然肚子痛、头昏。他急忙拨通了王明源的电话,王明源立马骑摩托赶到杨兴华家,经过诊断,杨兴华是感冒引起的胃疼,加上本来就有眩晕病,因此病情尤为严重,王医生立即给他对症下药,经过精心治疗,老人的病得到了控制。

        62岁的村民王道成6年前因脑梗塞瘫痪在床。每当他身体不适,都会给王明源打电话,而王明源也总是及时赶到。为了减轻他的痛苦,王医生几乎每月都会去探望他,并给他做一些辅助按摩。一段时间下来,王道成感叹道:“幸亏有王医生哦,不然我还躺在床上不能动。现在,我除了手伸不直,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

        在王医生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门诊日志登记薄,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位患者的病症、用药和花费。翻开门诊日志登记薄细看,记者发现,在他接诊的患者中,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基本不超过30元。村民们打趣地说,这个大夫舍不得卖药给我们,他开的药便宜,但很管用。”

        “乡亲们挣点儿钱不容易,我尽量在兼顾疗效的情况下选择便宜点的药,吃药能好的就不会打针,能省就省。很多时候,乡亲们连药费都给不起,所以,在我这儿做针灸,拔罐,刮痧,推拿之类的理疗一般都免费,药费也是能免则免。”“我最看重的是乡亲们对我的认可,记得有一次,我的右手臂在出诊回家的路上摔成骨折,远近的乡亲们都赶来看我、关心我,我真的很感动。

        当问到,你这样一天到晚的忙,值吗?王医生微笑着说:石龙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老年人和儿童,行动不便,自己跑跑没关系,平均来说,每天要出诊两三次吧。他还说,医生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把患者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患者”。为了让乡亲们随时随地能找到,他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石龙村和周边好几个村的村民都知道号码,无论何时,只要乡亲们打电话,他都会骑着摩托车第一时间赶到,多年来,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乡亲们都称他是“摩托120”,他也一直乐在其中。

        由于王明源极好的口碑,去年10月,村民们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王明源的诊所被确定为石龙村大土坡卫生室,并进行了标准化建设,设置了独立的治疗室和诊断室,开通了医保网络刷卡系统,王医生又承担起石龙村村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他的摩托更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