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勋章 | 百岁老人伊莎白·柯鲁克的重庆情缘:在璧山生活工作两年,留下10箱宝贵资料
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古巴)、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女,泰国)、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坦桑尼亚)、加林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库利科娃(女,俄罗斯)、让-皮埃尔·拉法兰(法国)、伊莎白·柯鲁克(女,加拿大)“友谊勋章”。
一个多月前,伊莎白还被璧山区政府授予“重庆市璧山区荣誉市民”称号。
这位百岁加拿大老人与重庆有何渊源?
9月18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来到重庆大学,采访了与伊莎白多次接触的重大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潘家恩,听他讲诉了伊莎白与重庆的世纪情缘。
留下10箱宝贵资料
△重庆大学潘家恩副教授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
“我第一次见到伊莎白老先生是2010年,在她北京的家里。”
潘家恩回忆,第一次拜访伊莎白就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房子的面积不是很大,老先生的生活非常朴素,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书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潘家恩说,随后几次与伊莎白的见面,都与重庆璧山有关。
“后来,我们先后为老先生的两本书《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和《兴隆场: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和抗拒》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老先生至今都记得很多她在璧山乡建时期的生活和工作细节。”
伊莎白1915年出生在四川成都。
“伊莎白大部分童年和少年时光是在中国度过的。1940年秋天,刚从多伦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她受邀来到璧山兴隆场,协助调查全乡1500余户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为建立合作社做准备。”潘家恩说,伊莎白在璧山生活工作了两年,留下了很多相当宝贵的乡建资料。
今年7月30日,104岁的伊莎白被授予“重庆市璧山区荣誉市民”称号。
△1981年,伊莎白向璧山县大兴公社(原兴隆场)捐赠的部分图书(谷海才摄,重庆市璧山区档案馆提供)
当天上午,潘家恩再次来到伊莎白家里拜访。
△伊莎白在璧山乡建时期收集的资料
“老先生将在璧山乡建时期收集的10箱资料全部搬到了书房,还向我们展示了100封当时与家人往来的珍贵英文书信。”
潘家恩说,伊莎白将璧山乡建时期的资料整理得非常细致,每个收纳箱都作了记号和分类。
“这些资料非常宝贵,可以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到当时的乡村发展轨迹。”
想方设法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
△伊莎白在看以前的老照片
1940年10月,伊莎白来到璧山兴隆场,当时社会环境复杂,老百姓被征粮、征兵、拉壮丁吓破了胆。再加上匪患严重,作为一个外国人,伊莎白在璧山的调查并非易事。
“但她一点都不害怕,她说自己从小就经历过四川地区军阀混战,还常常捡子弹壳玩。”
一个外国人,在当时还比较保守的田间乡野,如何才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
“伊莎白的‘秘诀’就是调查时从不带笔和纸,即使后来与乡民们熟悉后受到热情接待,她一举一动也尽量小心谨慎,避免引起主人的不安。”
潘家恩说,就这样伊莎白白天走访调查,晚上再将调查材料用英文打字机记录下来。
△1981年,伊莎白在璧山县大兴公社(原兴隆场)调查座谈(谷海才摄,重庆市璧山区档案馆提供)
在那段不同寻常的日子里,伊莎白外出时常常穿着和当地人一样的草鞋,不同的是要拿一根棍子,防止被狗咬。
在四处走访的同时,伊莎白和工作组成员还肩负着帮助乡民改善生活的使命。
“从到来那天起,工作组所有成员就没有把自己当成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积极投入到当时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去。”潘家恩说。
1942年初,太平洋战场上风云突变,璧山乡建项目中止。伊莎白去了英国,并于 1942 年7月30日与大卫·柯鲁克结为夫妻。
六次重访兴隆场完成学术著作
△伊莎白在写《兴隆场》时的情形
1947年,伊莎白和丈夫再次选择来中国。
夫妇二人应邀在一所新成立的外事学校教英语,帮助培养新中国的第一批外交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该校从河北迁往北京西北部,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即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
“虽然工作不同,但伊莎白一直惦记着重庆璧山兴隆场的研究。”潘家恩说,上世纪80年代初,伊莎白离开了教学一线。退休生活为她完成兴隆场研究的夙愿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她说,自己决定继续做这项研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让今天的青年人,对旧中国乡村社会有更多了解。”
为了完成这本书伊莎白费尽了周折。
△1983年,伊莎白再访兴隆场,与她当年的学生曹红英(右二)等人合影(胡希平摄)
1981 年,她重返阔别许久的大兴镇调查访问。此后,她又分别于1983年、1997年、1999年、2001年和2004年五次重访大兴镇,为写书体验生活、收集资料。
1994 年,伊莎白完成了一部三卷本的人类学著作(书名为《经济、政治与社会》),共二十五章,加上后记总计四十五万七千余字——其篇幅几乎是其他常见学术专著的四倍。
△1981年,伊莎白重返璧山作社会调查,参加座谈会。(谷海才摄,重庆市璧山区档案馆提供)
随后,伊莎白花了大量时间把研究重点从人类学转向历史学,最终编撰完成了《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并于2013年1月正式出版。
这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第一部由西方女性及其中国合作者完成的逐户采访式的社区调查报告,对于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农村的经济、教育、性别关系、乡村建设实验等具有重要意义。
△1997年5月,伊莎白(右二)在璧山县大兴镇调查,与大兴镇工作人员合影
与璧山教师合影摆在书柜正中
在璧山重访的时光,伊莎白不仅做调查研究,也延续了与当地人民的深厚友谊。
潘家恩介绍,早在1940年,伊莎白在兴隆场调查期间就和工作组成员开办了小诊所、育婴小学、贫民识字班等,免费招收贫困儿童,教孩子们识字和卫生知识。
95岁的大兴镇长隆村村民曹红英曾是伊莎白的学生。谈到老师,曹红英动情地说:“我经常想念伊莎白老师,我得到她很多恩惠,永远不会忘记她。”
2001年和2004年,伊莎白与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的好友柯临清教授两次去兴隆场体验生活、收集资料,同时还创办设立了“伊柯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大兴镇的贫困学生。她将每月收入少部分留作生活费,大部分存入“伊柯专项基金账户”。
△伊莎白的书柜正中放着和巫智敏的合影
截至目前,“伊柯专项基金”共资助大兴镇10余名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
“在伊莎白家里,还有非常多与重庆璧山有关的事物,比如她的书柜正中就放着一张和原大兴小学校长巫智敏的合影。”
潘家恩说,在帮扶贫困学生的过程中,伊莎白和巫校长经常联系,结下了友谊。
“巫校长去北京时,伊莎白这么大岁数了还亲自带他去逛颐和园,这是把璧山当家乡啊!”
想让更多重庆人了解乡建历史
△2019年7月30日,伊莎白·柯鲁克被授予“重庆市璧山区荣誉市民”称号
“我认为那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时光,因为我们做了一些我认为相当有历史意义的事情,非常值得向更多新生代们开放。”如今,104岁的伊莎白精神依然很好,经常会回忆当年在兴隆场的经历。
在璧山大兴镇,伊莎白可以说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外国人了。“老人们知道,这位漂亮的外国姑娘在抗战时期来到大兴镇搞社会调查、开诊所、教认字;年轻人知道,这个外国老人多次来到大兴镇,资助了不少贫困孩子读书。”潘家恩说,在大兴镇调研期间,提到伊莎白,不少居民从家里拿出当年和伊莎白的合影,可见她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有人给她寄了璧山的腊肉,她非常喜欢,说有家乡的味道。”潘家恩说,当得知璧山计划筹建中国乡村建设历史陈列馆时,伊莎白表示,会考虑将在璧山乡建时期收集整理的资料拿出来,“这些资料是属于璧山人民的,应该交给他们。老先生期待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潘家恩说。
新闻多一点>>
伊莎白·柯鲁克(Isabel Crook)简介
1915年生于成都,加拿大人,著名国际友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人之一,2018年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称号。
1940年代,与丈夫柯鲁克应中共邀请对华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进行调查研究,所出版中英文著作《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是享誉海内外的经典名著。1940-1941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璧山兴隆场乡村建设实验项目。所完成的《兴隆场》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第一部由西方女性及其中国合作者完成的逐户采访式的社区调查,与费孝通《江村经济》等中国人类学先驱之作并列社会学大师卡尔·曼海姆于二战后期策划出版的“社会学与社会重建国际文丛”。该书英文版取得较大国际影响,是西方了解中国乡村的一个窗口,2013年该研究调查报告出版,2019年中文版出版。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王淳 孔晓渝 摄影 胡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