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让我再看你一眼!毕业60余载,40余名耄耋老人齐聚重庆寻母校遗址
11月8日,重庆主城的天空刚刚放晴,40余名耄耋老人便走向重庆石门大桥。他们中年龄最小的80岁,年龄最大的88岁,他们从云南、甘肃、西昌,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在有生之年再看一眼母校遗址。
他们是原重庆统计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1957和1958级的毕业生。
为了来见一见老同学,看看母校遗址,82岁的陈文富刚刚出院就由妻子和女儿陪着来到了重庆。他拄着拐杖,妻子和女儿扶着他,一路上他小心翼翼的,一点点挪动脚步。
由于今年没有同伴一起参加同学会,84岁的王泽富只好由女儿陪伴从都江堰坐车到重庆。为了陪伴父亲,女儿王蘅专门请了3天假,买票,帮阿姨、叔叔拍照,拿东西,忙的不亦乐乎。
为了表明自愿参加同学会,40余名老人签订了免责书,表示发生意外与组委会和其他同学无关……
“我们同学全是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占1/3。是母校培养了我们,我们要感恩母校……”85岁的冉元旭专门从南京赶来,她含着热泪,声音几度哽咽:那个时期的同学情很不一样,我们十分珍惜、感恩。
怀念 时隔60余年再回母校
为了好好看一看这座曾经学习的城市,老人们选择乘坐公交车。队伍最前面一个负责人,最后面一个负责人,生怕掉队一个。
“我们学校在重庆大学对面,石门大桥正下方就是我们学校的校门,山上就是以前的宿舍。”83岁的欧智星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顺其自然成了母校遗址的讲解人。“当时我们学校的硬件绝对是重庆市最好的,1954年我们进校就是抽水马桶,还有最漂亮的大礼堂和各种乐器。”
沿着台阶缓缓向上,老人们用力抚摸那些墙壁,仿佛那就是母校的“躯体”,每走一步都是回忆。
“时隔62年,我再次回到曾经学习的地方,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打算盘、打球、早操、夜读……”提起上学的时光,冉元旭禁不住流下眼泪。“这是我最后一次来看母校了,多看几眼吧,把她的样貌刻在心里。”
冉元旭说,再次回到重庆,她惊叹于重庆的变化,高楼林立,交通发达。“这些变化在以前是不敢想的,短短几十年,这些变化是伟大的。”
“一切都变了,除了那个老巷子。”80岁的陈泽辉说,她还记得那条巷子以前卖面条,卖零食,很是热闹。“提起重庆统计学校,那个老太太还给我们指路了,给我们讲了学校以前的边界。”
感恩 读书不花一分钱
“重庆统计学校是当年国家统计局直接管理的4个学校之一,主要为国家培养统计人才,我们同学几乎都是从事的统计工作。”欧之星告诉记者,重庆统计学校是专科,当时是学校单独招生,考上后学生不用交一分钱。由于历史原因,学校一共只招了2届学生。“我们同学都是穷苦人出生,根本上不起学,如果没有母校的培养,我们的命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83岁的张培生退休前在四川省统计局工作,他告诉记者他对当时的学习氛围记忆深刻。“左手打算盘,右手写字。”老师的水平相当过硬,由于没有教材,任课老师直接翻译当时的俄文给同学们上课,边翻译,边上课,一学期完了才有一本完整的教材。此外,学生上课用的墨水全是由化学老师兑出来的,学生不用花一分钱。
“我们当时考试十分严格,每一个学生的题都不一样。”80岁的刘文元说,每到期末老师都会单独让学生考试。首先进入老师的房间,面前是一排排竹筒,竹筒里面装的就是一套题。4个人一组,学生拿到题后短暂准备就开始口答题,5分是满分,3分及格,低于3分不能毕业。“每套题都不一样,题目相当灵活,知识面十分广泛。”
语文考试就更灵为活了,口述作文,题目自拟。每个人都要站在讲台上去讲出自己的作文,由老师评分。“平时的体育锻炼更是认真,跑步、跳高、跳远等均需过级才能毕业,这也为我们的好身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样的训练,这些学生一毕业就被单位重用。“中央、省市的文件一下来就要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去下面讲解,推广,脑子里没有东西是不行的。” 刘文元说。
友情深 要参加活动到走不动的那天
“我当时生病住了3个月院,都准备退学了,是我的老师,是我的同学尽力帮助我,让我继续读书,并且毕业了,不然我也不可能成为高级经济师。”陈泽辉回忆起60多年前的种种。
她说,自己是被抱养的孩子,虽然成绩一直很好,想到还有兄弟姐妹要上学就选择不要学费的中专。一次上体育课她不小心伤了自己,在校医院治疗后便回去上课,后来不下心伤口感染化脓了,便又在校医院住院治疗了3个月。“学校对我特别照顾,医疗费学校交,吃的饭是‘病号饭’,跟着教师一起吃,这让我身体得到很快恢复。”但是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三个月没上课,自己还能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能不能顺利毕业?想到这些,陈泽辉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我的老师鼓励我,让我不要放弃,我的同学给我讲解功课,在生活上也帮助我,我终于顺利毕业,没有他们,我的人生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陈泽辉说,2017年同学聚会时选址在成都,当时有个同学病重,他的儿子开车送他来见了老同学一面,回去不到一个小时,老同学便离开人世。“55周年同学会还有80多人到场,今年只有40多个,每一年都有同学离开。我们之间的情谊堪比亲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参加同学会。”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刘文元说,近几年他们一直坚持每年都举行同学会,重庆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接下来他们还将以同学会的方式继续在不同的城市继续他们的深厚情谊,直到离开那一天。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