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重庆部分获奖项目开展10余年来 推广到国内15个城市124个医疗单位
严重多发伤紧急手术救治中。(重庆急救医疗中心供图)
本报讯 (记者 申晓佳)在1月9日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参与完成的“中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建立与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悉,该项目开展10余年来,已在全国15个城市、124个医疗单位进行了推广,推广地区覆盖面积总计约45.56万平方公里,辐射人口约7231万人,系统地总结出我国严重创伤救治的整体影响因素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项目中,我市科研单位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记者了解到,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该项目主要参加单位,该院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成系列的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治疗和救治质量评估的“创伤数据库系统”的规范软件平台,应用于200多家医院创伤病人的创伤数据管理与分析。此外,该院还建立了包括城市院前急救数据和创伤救治数据的全国最大数据量的创伤数据库,为综合分析严重创伤流行病学特点、预防策略、临床救治技术和质量评价研究等提供数据和技术平台支持;制定和完善了多个创伤专科救治规范的专家共识,促进了创伤救治技术与流程的规范与进步。帮助项目组成员在市内外的10家医院组织开展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研究与推广,显著提升了相关医院严重创伤救治的能力和水平。
同样作为项目主要参与单位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则为该项目所在单位的专家组成员提供了研究场地和设备支持,实施和推广了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和院内一体化救治,并重点开展了严重胸部创伤的救治规范的建立与推广工作,组织制定了国内首个《严重胸部创伤救治规范》和《创伤性肺内血肿及肺内囊肿的诊治规范》。在国际上率先阐述了穿透性心脏伤救治中“限制性液体复苏”主要内容,并提出不主张术前心包穿刺的观点。
来源:(《重庆日报》 2017年1月10日第0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