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夫妻俩回乡种红薯带动村民致富 红薯粉条变“金条”

24.10.2018  12:52

  

深秋时节,远山树林的树叶逐渐变黄,而在彭水自治县郁山镇钟鼓村1组的桐子坪,地里一片绿油油,从山脚到山头,红薯藤密密匝匝,把地面遮得严严实实。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这地里的红薯个头大,你看看,这大个的都有两三斤……”10月15日,在红薯地,村民蔡登权看到刚挖出来的红薯,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

  

        夫妻俩回乡种红薯

  

        村民蔡登权今年42岁,土生土长的钟鼓村人,2003年,与比自己大一岁的田美琴喜结良缘。结婚后,当时跟大多数年轻人的想法一样,想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夫妻俩便外出务工。

  

        到北京、广州、上海,进工厂、搞建筑……夫妻俩一直不变的就是吃得苦、不怕累,几年下来也有了一定的积蓄。

  

        “还是家乡好,在外面久了始终心里不踏实,感觉飘起的。”田玉琴说,再加上孩子的出生,回家乡的念头越来越强。2010年,夫妻俩回到钟鼓村。

  

        回来了做什么?重新握起锄头,因地制宜种红薯,夫妻俩一拍即合。他们的眼光并不完全放在种植红薯上,想的是走一条“种植+深加工+销售”的红薯产业链,做全产业链,成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

  

        村民成“上班族”

  

        2011年,种植了20亩红薯,通过加工成红薯粉丝后卖出,收入了8万元,夫妻俩尝到了甜头,于是流转土地,扩大规模。今年种植面积达400亩。

  

        随着红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流转越来越多,当地部分“荒地”成了“宝地”。村民们在田美琴的红薯种植基地里务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成了名副其实的“上班族”。

  

        10月15日,记者来到了村民蔡登权的红薯地里,村民们忙着割红薯藤、挖红薯、分捡红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大多来自场镇和附近村的留守妇女、老人。

  

        杨小芳是钟鼓村村民,孩子在郁山场镇上学,她负责照顾孩子,在空余时间就可以到合作社挖红薯,一天80元工资。帅玲是陈家园村村民,跟杨小芳一样,也是在场镇上照顾上学的孩子,“从栽红薯、管护、到现在挖红薯,都在合作社务工。”帅玲介绍,在这上班近,还可以照顾到孩子两不误,一年下来有一万多元的工资收入。

  

        在合作社的加工区,四名工人正在用机器加工采挖的红薯;锅灶旁,高良红和吴小林把红薯淀粉蒸煮成苕皮,另外一位村民把已经晾干的苕皮切成粉丝,一位工人在对粉丝进行包装。

  

      田美琴介绍,其实全年都在加工粉丝,他们这几位村民

  

是长期在这务工。从现在到明年的二月,是红薯加工的旺季,

  

需要务工的村民更多。

  

        带动村民共同增收

  

        这几天,钟鼓村村民刘明发家的红薯也可以采挖了,刘明发只需把红薯采挖出来,不用拉出去卖,由合作社对他的红薯以保底价每斤0.45元进行全部收购,这样一来,刘明发今年种植的10亩红薯不出村便能卖出。

  

        刘明发是贫困户,因病致贫,他和妻子毛朝芳两人都患病,长期吃药。田美琴想着帮他们一把,她免费提供红薯种苗、管护技术、红薯包回收。

  

        同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贫困户刘明杨的妻子陈仲琼今年种植了20亩红薯,另外,她以土地流转的方式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种植红薯的收入加上刘明杨在外务工的收入,脱贫的劲更足了。”陈仲琼信心满满地说。

  

        像刘明发、刘明杨这样的贫困户,在田美琴带动种植红薯的20户村民中有6户,其中有3户在朱砂村。20户村民种植红薯300亩,都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对种出的红薯也包收购。

  

        红薯粉条变“金条”

  

        “自己种植,自产淀粉,加工成粉丝,整个产业链我都看得见,就能保证货源和质量问题了。”田美琴说,一定得保证成品粉丝的质量才能做得长久。

  

        10月15日下午2点多,田美琴把从家里装的1000斤红薯粉拉到县城南门洞菜市场,直接发到了三家店,红薯粉就销售一空。田美琴介绍,这都是老客户,提前就订了货。像这样的定点定期送货,她相隔两三天就要送一次,包括县城其他菜市场的销售店。同时,还要往黔江发货,山东、四川、北京等地都有她的客户。

  

        销路好,是因为红薯粉的质量好,前期他们也跑了不少市场,带着粉丝一家店一家店的推销,慢慢地就积累了忠实的客户。现在不再去跑市场了,只需一心加工粉丝。目前,加工的红薯粉丝年产值达70万元,一年卖出红薯粉丝60吨,让红薯粉条变成了“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