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水之城“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调查
新华社重庆5月28日电题:让山水之城“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调查
新华社记者李勇、张桂林、陶冶
重庆主城是一座因长江、嘉陵江交汇而兴的山水文化名城,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廊道。但前些年,因沿江过度开发,滨水区生态和城市功能状况堪忧。
为此,重庆从去年下半年起启动主城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修复生态水岸、优化滨江功能、营造亲水空间、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山水之城升级版。
江岸资源过度开发 山水之城亟待修补
四山屏障、两江汇流的重庆主城,水体和江岸资源丰富,经过直辖以来20余年的建设,“两江四岸”逐渐成为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轴。但快速扩张的城市挤占水岸资源,带来一系列矛盾。
建于直辖之初的“两江”滨江路,大多临水筑路建桥,有交通功能少亲水空间,市民见江难近江;不少江岸,动辄一两百米的高楼大厦夹江而建、密不透风;一些岸线码头上,“摊大饼”式的仓储物流基地、批发市场、汽车修理网点等随处可见;餐饮船等流动污染源也在江边散布,造成部分水域污染。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董勇介绍,去年通过全面摸排,发现“两江四岸”存在六大突出问题:生态系统割裂、破碎;业态功能低端、混杂;山水城人孤立、阻隔;亲水空间破碎、生硬;形象风貌杂乱、破旧;人文精神传承不够。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的现状,已经很难满足发挥生态廊道功能、打造城市发展主轴、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需要,亟待修补更新。”重庆市副市长陆克华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江、岸、城、人,开始对主城总长约394公里的岸线进行治理和提升。
重庆市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生优先、以人为本,品质优先、注重人文,机制创新、市场参与,将“两江四岸”建设成为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
生态美化 功能优化 还江于民
2018年底,重庆正式实施首期主城中心区域滨江地带治理提升工程,岸线总长约109公里。董勇介绍,围绕修复生态水岸、优化滨江功能和布局、营造亲水空间等,着力开展治污、增绿、减量、留白、整容,使“两江四岸”空间资源生态化、公共化,形象和功能大幅优化。
江北区嘉陵江岸的相国寺码头,过去几十艘餐饮船扎堆,油污时常漏排江中。如今这一区域得到整治,取而代之的是开满鲜花、干净整洁的江岸。重庆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全市已累计取缔这类船舶138艘,使水上污染大为减轻。
南岸区长江一级支流苦竹溪,曾是远近闻名的黑水沟,污水直通长江。通过截污、清淤和绿地修复,苦竹溪变得清澈起来,江岸也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目前,重庆“两江四岸”已经有近20条次支河流治理提升项目开工建设。
针对楼宇“太高太密太堵”、临江不见江的问题,重庆通过减量、疏密、留白,让江岸不再“长高长胖”。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睿介绍,“两江四岸”范围内共梳理建设项目372个,其中22个项目将调整规划和开发规模。
为避免滨江区域被少数人“私家享用”,重庆着力拓展滨江开敞空间。通过后退建设用地红线,调整岸线功能布局,留出公共亲水空间给市民享用。
在两江新区嘉陵江畔,当地政府结合江岸整治,建成一个面积4000多亩的“金海湾”滨江公园。初夏时节,芳草萋萋、鸟语花香,前来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类似的亲水空间、观景平台、慢行系统近年在“两江四岸”越来越多。
公众参与市场撬动 持续推进治理提升
为实现精准治理、高品质提升,增强市民的积极性和“获得感”,重庆吸引广大市民广泛参与“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
相关部门以“我的两江、我的岸”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金点子创意征集活动,主要围绕“治理提升重点、突出问题处理、重要节点打造”三个方面征集市民创意。截至目前,浏览点击量超过1100万人次,收集到不少有效建议。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市场撬动机制。重庆市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与中国三峡集团合作实施“两江四岸”“清水绿岸”第一批项目,下半年还将启动广阳生态岛、“两江四岸”“清水绿岸”第二批项目。
陆克华表示,作为一个涉及流域、岸线、功能需求广泛的特大城市修补更新工程,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将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为确保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尝试借鉴“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为治理提升探索长效投融资渠道。(完)
编辑: 陶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