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咋像做慈善,还倒贴钱 ? 原因有点毁“三观”……
都市热报消息,职场中,工作奖励金都是公司出,最近吴小姐却遇到了“怪事”。一个月前,公司转型全员做销售,为了激励员工做业绩,设立了每周销售冠军奖金,资金来源不是从公司出,而是所有员工众筹。公司这项规定一出,立刻引来员工的不满,“我上班是为了工作挣钱,怎么成了做慈善,还倒贴钱。”
公司转型全员做销售
25日中午,记者在南坪万达广场的星巴克外见到吴晓艳,她正在和朋友们吐槽最近工作上的烦心事。她今年30岁,身高1米6左右,穿着碎花裙,棕色跟鞋,目前在贝迪新城一家名为微远会计培训公司做销售。
“我之前做的是人事招聘,非销售岗,现在被迫转岗做销售。”晓艳说,公司去年7月才成立,加上特殊时期,销售情况一直不理想。四月中旬,公司作出决定,让全员变成销售员参与销售。
晓艳除了公司人事招聘外,具体就做一些销售,有时到街上发传单,有时线上电话销售,“公司还规定每天打50个销售电话,未完成的就扣部门主管的钱,最后还是落在自己身上。”晓艳说,这些自己基本能完成,但接下来公司出台的销售奖励规定就令人无语了。
强制众筹奖励每周销冠
五一节后上班第一天,公司召集全员开会,会上老板宣布设立销售奖励金,实行销售奖励制,对每周销售第一名给予现金奖励。此外,最佳销售团队也有300元奖励金。正当大家激动之时,老板突然话锋一转,说道:“这些奖励金不是公司出,而是在座的每个人众筹,出钱不多,每人每周30元,管理层每人每周50元。”
规定一经宣布,立刻一片哗然。“老板还说公司没有受益,受益的是那些工作努力的人,这钱不交还不行。”晓艳说,公司领导们没经过商量就擅自决定了,等于是强制大家出钱众筹。
25日中午,同事郑先生告诉记者,公司专门销售团队有10人,此外培训师、后勤、人事、活动策划等岗位,加在一起有25人,按人均30元算,每周也有750元奖励金。若按月计算下来,无论是对销冠个人还是销售团队,都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员工不满这是变向惩罚
公司规定自5月8日起,每周三上交30元众筹费给部门主管,“到今天为止,我已经交了两次,共60元,就连刚入职的同事也不能幸免,也要交钱。” 晓艳告诉记者,尽管这笔钱公司出了账目明细,但是这样的众筹总让人觉得有些怪怪的感觉,左思右想也找不出真正的受益者,甚至还有些荒唐。
“依我看,表面上说是奖励,实际这就是变向的惩罚。”同事郑先生对公司的这项规定很不满,他认为,对员工的奖励应当以精神鼓励为主,这种金钱制奖励只能让大家做一切事都向钱看,有点毁“三观”。
晓艳也认为,强制员工众筹奖励金的方式不可取,“每周从口袋里掏钱出来,客观上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老员工而言不算什么,对新入职薪水本来就低的员工就有点水深火热了,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怎么还倒贴钱了。”
晓艳和其他关系好的同事也在私底下吐槽这一奇葩众筹规定。有人认为,尽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设立销售奖励金真正的受益者,永远是销售拔尖的那几人,其他员工或许永远没机会。这样奖励金本质上就是为销售拔尖的人设立的,但钱却是大家出,有悖于公平公正原则。
老板称这样是为了激励员工
同事郑先生告诉记者,在公司工作这半年多来,挣钱不多罚款倒不少,现在又出来个“众筹奖励金”,也是让自己大开眼界了。他也想过辞职,可是这边父母从来报喜不报忧,现在特殊时期,担心万一辞职找工作更难,只能寄希望骑驴找马。
25日下午,记者以吴晓艳朋友的身份联系上老板杨先生,想向他求职。对于公司的众筹奖励制度,杨老板表示是公司决策没有错,“众筹奖励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励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他还说,对员工工作就该有奖惩,“不对就惩罚,有功劳就奖励,这样才会有更高的工作效率,通过这两周业绩来看,的确有不错的效果。”
但为何要让员工出钱众筹啦?杨老板认为,这也是激励的一种手段,只有工作越努力才会收获更多。接下来公司还会进一步完善众筹奖励制度。
七嘴八舌:
姜川(29岁,房屋中介): 做销售遇到过五花八门的众筹制度,前一家公司团建还叫员工出钱,名义上众筹,实际就是老板抠门,没多久员工都相继离职了。
张雅君(26岁,英语翻译): 众筹设立销售奖励金,实属下下策,既荒唐又搞笑。实在要奖励,就该公司出钱,那样激励效价远大于金钱本身。
李林娟(28岁,人事主管): 用金钱来刺激工作,有时确能起到正向激励作用,但有的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钱,何况还让员工自己掏钱,那样负作用只会更大。
律师:公司众筹做法不妥
针对公司员工众筹奖励销冠一事,记者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奖励制度是由公司发起的,奖金理应由公司出,“让员工众筹的做法明显不妥,属于变相扣减员工工资,用于奖励其他人。”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在劳动者已经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不得以不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的工资。“以奖励销售冠军的名义让大家出钱众筹,显然属于不正当理由,劳动者可以不出这份钱。”律师提醒,遇到对员工工资不合理的行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正当的方式捍卫自身权益。
都市热报-厢遇记者 郎建荣
原标题:我上班咋像做慈善,还倒贴钱 ? 原因有点毁“三观”……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