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纳入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
重庆商报讯 昨天,市教委发布了《重庆市教育系统<健康重庆2030规划>实施意见》,今后,将逐步完善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设置,中小学阶段要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将心理健康纳入相关教学安排,大学则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安排
《意见》要求,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确立健康教育的工作定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市、区县、学校三级健康教育教学教研网络,设立学校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逐步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教研员,逐步完善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设置。
建立健康教育考核督查机制,制定《重庆市学校健康教育评估细则》,加强对区县和学校推进健康教育的考核督查。
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列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逐步落实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保证教学必须的设施设备和师资、教材、教学时间。
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高中阶段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健康教育重要内容,纳入相关教学安排。大学阶段须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课时不低于32学时,并视情况增设有关选修课程。
加强学校公共营养师队伍建设,集中供餐的义务教育学校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公共营养师,高中和大学每个食堂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公共营养师。
构建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评估
广泛开展“清新校园,拒绝烟酒,从我做起”专题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对烟酒危害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控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无烟学校”创建活动,中小学幼儿园校内教学区、运动区和学生生活区严禁吸烟,高校校内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疾病早期识别机制和干预机制,依托课堂教学、专项排查、个案咨询等多种方式,确保学生心理困惑和其他心理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干预,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异常行为,防范极端行为。
推动学生健康体检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实现区域内在校学生年度健康体检全覆盖。建立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库,完善学生个人健康档案。
同时,构建学生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评价体系,定期监测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缺乏体力行为、故意或非故意伤害行为、物质滥用行为、精神成瘾行为等,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年段相互衔接、信息真实完整的数据库,为研判学生主要健康风险,制定学生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落实校医室或卫生保健室,多形式、多途径配备具备相应资质的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逐步达到每1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不足6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兼职卫生保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