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下去全身是泥 天雨路滑小心“地雷砖”

28.04.2017  09:45

近期频繁出现雨水天气,步行街头巷尾,稍不注意踩上一块松动或破裂地砖,鞋裤上就会被溅出的泥污弄脏,市民戏称为“地雷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访了几条“地雷砖”遍布的人行道,其分布在新城以及老城街道,不仅年代较早的路面存在问题,一部分新路面也有问题。

据了解,人行道地砖外力受损的主要原因就是雨水浸泡侵蚀、维护不到位、使用年限过长和重力过度碾压等四方面。其中,雨水浸泡侵蚀、维护不到位和使用年限过长属于客观因素,只能从逐年人行道地砖翻修工作上进行改进。

而这其中,重力过度碾压造成人行道路面损坏的数量最大。据记者现场走访的情况来看,地砖有七成以上破损明显是常年停车痕迹,机动车在人行道上“横行”,这样“鸠占鹊巢”的情况在城区不少人行道上同样存在。

区市政局市政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全区范围内地砖采用的是广场砖、花岗岩、青石板等,现在主推地砖材料是青石板,青石板铺设在人行道上供行人行走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但如果是车辆反复碾压,它的寿命就可想而知了。今年城区市政人行道升级改造工程正处于筹备阶段,届时将对破损人行道进行翻修改造重新铺设。

市民如遇“地雷砖”,可拨打城市管理热线12319反映。

人民大道:地砖碎裂 污水飞溅

至尊华庭小区往区人民政府方向,人行道上铺设的长方形地砖已出现多处碎裂以及大小不等的凹陷。有的地砖被“拦腰”压断,有的地砖碎成了几小块,还有的地砖不翼而飞。由于刚刚下过大雨,踩在地砖上,会发出扑哧扑哧声响。这些破碎人行道地砖分布在百余米的人行道上,大大小小共近二十余块。

一位过路大爷直言,自从私家车停靠人行道后,不少路面都给轧坏了。白天还算好,哪些地砖松动了还能看得清,但天一黑了,地砖都看不清楚,更别提注意地砖是否积满雨水。

放眼望去,整个人行道俨然成了一个临时“停车场”,七八辆并排停靠的私家车占满人行道。大部分市民走在人行道上,左弯右绕,尽量避开一处处破碎地砖,以免污水溅了一腿。

人民西路:地砖低凹 下雨积水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门一侧,人行道一部分低凹路段都有积水,占了整个人行道宽度的三分之一。而另一部分地砖有松动、翘起,甚至开裂成几块的现象。

负责该路段保洁的一位环卫工人透露,这样的情况已存在多时,类似的水坑不止一处。一逢下雨,低凹处形成水坑,行人还能绕道而行。倘若是下大雨,整个路面都是积水,一脚踩下去裤腿起码湿一半。

现场,途经此处的行人小心翼翼地挑着较为完好的路面行走,但仍有行人难免“中招”,稍不留神一脚踩进水坑里去。

玉屏北路:地砖缺失 坑坑洼洼

玉屏锦苑公交站台处,人行道上原本铺设整齐的地砖出现了大面积破损,平整的路面由于地砖的碎裂缺失变得坑坑洼洼,间隙污水满满。个别地砖被压坏,表面四分五裂,还留在原地的就成为地雷砖,而破损严重的,地砖直接不见,只留下一个七八厘米深的坑。

据附近居民介绍,原本只是地砖破损而已,谁知之后地砖就“不翼而飞”了,路面成了坑洼水泥路面。这种路面,晴天走除了松动摇晃之外影响不大,但到雨天,走几步就再没有干净鞋子可言了。

正值小学生放学高峰期,一小男孩正好踩过一块松动人行道地砖,一股泥浆顿时喷出并直接溅在了小男孩裤脚上。记者现场计算了一下,在随后的10分钟里,又有7名小学生因意外踩中松砖而“中招”。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小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