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PM2.5概念”不能越描越黑

13.01.2015  23:52

关于“地铁雾霾”的说法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有报道援引国内一家环境研究所的数据称,地铁内PM2.5是室外的16倍。对此,该机构负责人称,确实测过地铁内PM2.5的数据,但从没提过是室外16倍的说法。专家表示,“一日的测量数据得出地铁内空气比较差也是不科学的。”(《北京青年报》12月4日)

地铁雾霾”,其实就是个公众已见惯不惊的PM2.5数据,就弄得舆论与民间人心惶惶。报道中提到的某民营环境研究所,是不是想以“地铁雾霾”来博出位,以及报道“地铁内PM2.5是室外16倍”又是不是想来博眼球,目前尚不得知,不过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普通公众关于“地铁雾霾”、或是PM2.5的这个认知概念,却不能一会东、一会西地被越描越黑。

现在地球人都知道,PM2.5尽管这个名字很洋气,却不是一个好东西,轻则令人感觉不舒服,重则致病甚至致命。针对民众的这种担心或焦虑,承担公共服务的机构或部门,亦有责任站出来对此进行积极破解,而不能听任并不具备监测或数值发布资质的民营机构,以及某些媒体捕风捉影,弄得公众稀里糊涂。

从技术上说,这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刮风、下雨还是出太阳这样的天气预报,早就在各地城乡普及,且对公众的服务功能日益凸显;人居环境及质量关系同样贴切的水、大气指标,事实上在很多地方都已实现实时探测。北京作为首善之都,即便在城市管理的某些方面尚有不足,但就曾经引发全球瞩目的“北京PM2.5”话题来说,多作一点针对性的工作应该毫不为过。

当然这里面还包含对相关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比如对地铁也好、室外公共空间也罢,PM2.5数值的权威监测主体,和这些数值进行公众发布的资质,应该有个相对清晰的明确。民间机构也好,个人爱好者也罢,固然是谁都拥有了解PM2.5数值的权利,甚至只要有条件都可以协同或监督的身份参与进来,但是否都具有国家法理上的认可意义,无疑值得规范与斟酌。

另一方面,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普通民众,或都不必闻说PM2.5就闻风色变、或是紧张兮兮,而要有一个更为理智的面对姿态。直接关乎民众身体健康的PM2.5数值,固然时时处处都可以成为新闻,但是其数据是否真实准确、来源是否权威可靠、发布是否有法可依,显然都值得公众媒体认真考量。而对于“见风就是雨”的某些“地铁雾霾”报道,民众更不可以讹传讹,将越描越黑的“PM2.5概念”来自己吓唬自己!

文/渝西锋光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