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是山里人的出路”——重庆12万公里路托起乡村致富的希望
新华社重庆6月1日电(记者韩振、柯高阳、胡若晗)4年时间,投入400亿元,新建4.2万公里乡村公路,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3万公里……为让群众脱贫致富,近年来重庆扎实推进“通达通畅工程”,1.1万个撤并村全部实现公路通达,8000多个行政村实现公路通畅,打通了交通“最后一公里”,突破了发展“瓶颈”,使农村逐步告别了“富饶的贫困”。
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村路网建设
没有人比下庄村村民更能体会公路的重要性了。渝鄂交界处的巫山下庄,是一个坐落在“天坑”里的村庄,为了修一条通往村外的公路,当年村里牺牲了6名村民。
重庆,山大沟深,交通阻隔,大量资源“藏在深山人不识”,是当地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20年前,下庄村村民去趟镇里,来回要七八个小时。村里一成多村民未出过村,村民连温饱都难解决。“公路,是山里人的出路!”下庄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他就写信号召全村的劳力修路。
当时,地方政府很穷,没有帮扶资金,只能提供一些开山炸药,全村人手挖脚刨,用了整整6年,牺牲了6名村民,才将一条长7.3公里的山路修通。
在重庆广大农村,不少村民对公路的渴求如下庄人一样强烈。为了让村民走上公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庆2013年开始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村路网建设。一时间,不少偏远地区掀起了公路建设的热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交通发展,连续4年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向全市人民承诺的‘民生实事’,并作为脱贫攻坚重要工程,同时有国家交通运输部的支持,这为我们加快农村交通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和有力抓手。”重庆市交委主任乔墩说。
为推进乡村公路建设,重庆市交委还专门成立建设督导组,分区县、按月份进行督查,并将建设情况及时向全市通报,确保农村交通发展政策不走样、不跑偏、不打折。
2013年以来,重庆共计投入400亿元修路,实施撤并村通达工程。此外,重庆还大力补贴农村客运,目前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
城口是重庆最偏远、最贫困的区县,这里绿色资源丰富,但都被锁在深山大沟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如今,随着道路改善,当地借助生态条件,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森林人家”品牌,绿水青山转化成了金山银山。
杨世辉是城口县东安镇兴隆村“金燕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女主人。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她和丈夫长年在外打工,但一年到头也存不了几个钱。村里公路修好后,她回到村里开办农家乐,年收入30多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交通改善前,村民靠山吃山,不少树木被砍伐,给环境造成了破坏。旅游发展起来后,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大家不但不再砍树,还大力种树。现在全镇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靠山吃山有了新内涵。”东安镇党委书记李章平说。
城口的变化只是重庆依托交通改善、挖掘生态效益的一个缩影。这种变化,在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中体现得更加充分。重庆万盛是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找到接续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曾是令当地“头疼”的大事。近年来,该地通过改善交通,完善配套,发展旅游,逐步完成了动力转换。
万盛凉风村风景秀丽,但位置偏远,过去只有一条4米宽的机耕道,外出打工的村民也不愿回乡。不久前,一条8米宽的柏油路穿村而过,顿时给凉风村注入了无限生机。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还乡创业,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公路,给乡村换了“脑筋”
记者在重庆多地采访了解到,公路给农村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观念的转变,以及组织方式的变革。
凉风村的道路修好后,村民依托秀美风光发展旅游产业,不但改变了以前外出务工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格外珍惜村里的一草一木,使得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里还将分散的鱼塘整合起来,以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渔业经济,让村民从抱团发展中尝到了甜头。
随着规模农业的发展,合作社、企业等经济组织迅速在农村成长,也让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多的“抓手”。部分区县探索将财政补助资金折算成股份,由过去直接发放给企业或合作社,改为发放给村民,再由村民入股合作社或企业进行分红,提高财政补助资金效率的同时,破解了村民永久致富的难题。
此外,农村公路网络全覆盖以后,互联网与公路网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了农产品销售的新维度。在城口、云阳等渝东南、渝东北偏僻的区县,“网上村庄”“网上电商”等平台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农产品供需之间搭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