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档案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08.11.2016  19:30
       

各区县(自治县)档案局,市级各专业(部门)、企事业档案馆,各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重庆市档案局
2016年11月3日

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档案工作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市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据《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为“十三五”时期我市档案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国家档案局指导下,通过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共同努力,重庆市档案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档案工作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围绕“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服务重大节庆纪念活动、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区划调整、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全面施行免费查档制度,编制了民生档案利用指南和民生档案专题目录,建立了一批婚姻、房产、土地、知青等档案专题数据库;引导365家企业结合自身经营特点编制符合要求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主动组织或参与了442个重点工程项目档案专项验收。
      ——三峡移民档案工作圆满收官。全面完成国家三峡工程移民档案终验工作,市级和15个重点移民区县全部通过了国家现场终验,结论为合格,累计形成档案161万余卷、55.5万余件,完成移民档案进馆项目投资10152.12万元,建成移民档案专库共计4781平方米,数字化扫描档案51万卷、20万件,形成全文数据3535.8万画幅,编辑目录680.1万条,移民档案数据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社会宣传教育功能不断拓展。市档案馆创建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中心,万州、黔江、涪陵等24个区县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编研文献成果2319万字,比“十一五”时期增长12.1%;市和区县档案馆举办各类展览300余个。
      ——档案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新出台了《重庆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规范》《重庆市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办法》等一批业务规范性文件,档案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保留行政权力事项15项,绘制了行政权力流程图和责任清单。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宣布废止、失效16件,修改2件,继续施行26件,并向社会公布了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对4000余个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开展了档案执法检查,查处违法案件9起。
      ——档案馆建设稳步发展。截至“十二五”期末,馆藏档案总量增长101.8万余卷(件、册),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1.2%;各级档案馆向社会提供利用档案322.5万卷(件)次,接待查阅利用者112.7万余人次;新建国家综合档案馆23个,总建筑面积136725平方米,总投资7.65亿元。
      ——档案信息化进程加快。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累计录入档案文件级目录3500多万条,完成全文数字扫描20700多万页,全部建立了电子档案查阅室,提供电子档案现场查阅利用服务,同时将开放档案电子目录通过档案信息网向社会进行公布,并逐年更新。全市各区县均建成档案信息网站,实现网站覆盖率100%。
      ——档案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开展“555档案人才”工程评选活动,首批推出档案专家1名、档案拔尖人才5名、档案业务骨干70名。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对40个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予以联合表彰,其中2个先进集体和2名先进个人还受到人力社保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表彰。全市科研立项25项,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2项。新增档案中高级职称643人,档案干部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明显改善。
      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档案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档案事业发展不均衡,基层基础相对薄弱;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理念和能力缺乏;档案工作活力不足,开拓性和创新性不够;档案开放和利用服务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明显落后于社会信息化水平;档案人才结构和干部队伍状况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等。这些问题和困难制约了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有利于我市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也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为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推动全国档案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新轨道。《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委办发〔2014〕31号),就强化依法治档、强化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等若干重大事项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为我市档案事业规划了新格局、绘制了新蓝图、注入了新活力,必将有力引领和推动全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档案事业发展”。今后五年,全市档案事业要适应时代的新发展、适应党委政府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要着力推进自身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充分运用改革的办法、法治的思维,创新档案治理机制体制,持续激发档案工作活力,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拓展档案管理和服务功能。注重档案事业整体协调发展,围绕我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服务发展和自身发展相统一,把档案部门履行工作职能的重心从为党政机关服务转移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上来;从传统的保管利用转移到强化行政监管和档案文化建设上来,拓宽档案工作的覆盖面,增强档案事业全面发展能力。
      二、“十三五”时期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委会的部署,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目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安全第一、提升能力、服务发展为指针,沿着推动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事业全面发展的方向,加快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努力实现档案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稳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使命贯穿档案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档案事业发展。
      ——坚持安全第一、守牢底线。始终坚持把确保档案安全保密作为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和第一要务,全面完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档案安全督查,着力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一方面要激发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活力,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一方面要以切实满足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为出发点,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坚持联合协作、交流共享。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档案事业中来,加强对内对外的交流合作,拓宽眼界,共同推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开放。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总面积突破22万平方米,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5%以上;完成450万件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建立完备的开放档案、延期开放档案、涉密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馆藏档案突破1200万卷(件、册),档案资料利用者突破160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680万卷(件、册),出版编研资料突破3000万字,均比“十二五”期末增长20%以上。
      ——档案馆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新建重庆市档案馆,加快落实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力争将剩余26个区县档案馆建设项目纳入中央支持,基本消除我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中“无库馆”“危房馆”“不达标馆”现象。
      ——档案资源体系更加丰富。全面完成档案接收任务,围绕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广泛开展档案征集,各单位档案室接收档案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逐渐形成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乡镇档案为基础,以国家档案馆档案为主体的档案资源体系。
      ——档案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地方档案法规体系更加健全,档案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执法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档案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档案工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档案利用服务模式和档案信息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档案信息整合共享程度明显提升,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查阅利用服务,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成果、档案展览等文化作品,建立更加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档案安全保障水平明显增强。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档案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完善,档案安全应急机制和灾备机制全面建立,档案网络和信息系统风险管控水平明显提升。
      ——档案信息化水平明显增强。全面推进档案资源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力争建成数字档案馆(室);加快融入社会信息化,不断增强档案信息社会共享和远程服务功能。
      三、“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
      (一)推进档案馆新馆建设
      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五位一体”功能要求,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档案馆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规划,将市档案新馆建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主城地标性建筑”的公共档案馆。加快落实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力争将剩余26个区县档案馆建设项目继续纳入中央支持,总建设规模218464.9平方米,拟完成总投资12687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4025万元,市和区县两级财政投资112849万元。基本消除我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中“无库馆”“危房馆”“不达标馆”现象。到2020年,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建成10%左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满足档案工作发展需要的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室)。
      (二)加强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力度
      建立完备的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度,切实贯彻档案开放、划控和解密的相关规定,做到应开放的档案、文件及时开放,既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各界的档案利用需求,又要针对馆藏结构特点,制定档案鉴定开放工作长远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类档案的提前开放工作。建立健全档案信息保密审查制度,严格执行档案开放利用审核程序,特别是对网上开放档案信息要进行严格审查,严防将划控档案、文件提供利用或挂载入互联网,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开放。“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450万余件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并分类建立开放档案、延期开放档案、涉密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三)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按照“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模式,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科学整合档案资源。利用信息技术,采取接收、征集、复制、备份等手段,丰富优化馆藏,形成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各方共建、社会共享的档案资源体系。继续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8、9、10号令,持续抓好档案资源体系的源头建设,进一步加强三峡后续工作档案的监督和指导,加大进馆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力度,特别是注重对重大活动档案、改制破产企业档案以及涉及民生领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接收,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特色档案和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的收集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社会散存档案、濒危档案的抢救性征集,完成总计63.5万余卷、37.5万余件三峡工程移民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开展三峡后续工作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不断丰富和优化馆藏档案资源。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已公开现行文件接收利用工作。要制定现行文件报送的规章制度,加强网上接收工作,建立正常的报送机制,保障现行文件按时定期报送;要对已报送的现行文件进行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处理,提供网上查询利用服务,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四)加强档案法治建设
      进一步提高档案部门依法履职能力,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强化行政责任,提高行政效能。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做好已到期和不适应的档案行政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废止工作,研究制定服务重庆发展、推动重庆档案事业的法规、制度等规范性文件。
      全面清理档案监督管理的各项行政行为,在形成完整的档案行政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档案工作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运行行政权力,积极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和执法监督检查,实现责任清单规定事项常态化运行。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加强以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监督,促进档案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大档案执法力度,健全档案行政执法机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完善档案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规范档案执法主体资格、执法权限、案件办理、行政处罚、责任追究、行政执法检查,有效提升档案执法水平。
      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及时启动全市档案系统“七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引导规范社会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明确应当履行的文件材料定期归档和档案按时移交进馆的法定责任。加强档案法制队伍建设,将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各级各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年度业务培训内容,开展对新上岗和在岗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大社会档案法制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遵守、维护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五)加强档案服务能力建设
      强化档案专业管理与技术服务,将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专业管理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推动档案馆由保管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围绕“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强化业务指导等服务手段,加强与城建、交通、司法、安监、环保、文化、体育等部门合作,不断推进和完善相关领域的档案工作。开展国家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分类指导,强化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和检查,规范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重点开展对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重点工程、能源发展重大工程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加大档案验收工作力度;加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推动科研项目档案验收工作,建立重点产品、重点科研项目协调管理机制。
      完善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开放制度,依法推进馆藏档案的公开,落实政府信息开放利用相关政策;完善各级国家档案馆鉴定开放工作机制和程序,明确权力和责任。进一步加强涉及民生的档案工作,制定完善一批重要民生领域档案管理制度,基本建成覆盖全市重要民生领域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深化异地查档、跨馆出证工作,推进同一平台、统一流程、统一文本,努力建成全市“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服务聚集、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民生档案信息管理服务体系。
      确立全市档案编研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充分整合、科学配置全市档案编研资源和编研力量,推进我市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成果和档案文化产品。立足我市抗战档案和移民档案两大资源优势,继续深化抗战历史档案研究,加大移民档案开发力度,为宣传弘扬我市抗战文化和移民精神提供服务。要更加重视我市革命历史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为宣传革命历史、弘扬优良革命历史传统提供服务。要更加重视围绕时政需要推出档案编研成果,为我市重大战略实施、重要文件出台、重大活动开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参考。要把握重庆直辖20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的时间节点,配合全市纪念活动,推出相关题材的档案展览或图书。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依托资源优势和场地、设施条件,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并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使其发挥更广泛、更有效的宣传教育作用。
      加强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力度。贯彻实施“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引导区县各级综合档案馆合理申报开发项目,组织力量对若干重大专题进行档案开发。加强民国和革命历史档案目录中心建设,初步建立国家重点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和专题库。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做好政府公开信息接收、管理和查阅工作,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方式,完善服务条件,为公众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公开信息服务。
      (六)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档案安全法规制度和安全管理,力争在地方档案法规修改中增加档案安全保密方面的内容。建立完善档案安全制度体系,查处违反档案安全法规制度的行为。建立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行档案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档案安全责任书,着力营建全员参与、群防群治的档案安全工作环境。争创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继续推进各种载体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完成全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任务,并保证质量。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的档案安全体系和灾难恢复机制;加强对上网信息的审查工作,确保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加强对电子文件形成、存储、传输、利用等各个环节以及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等各个方面的安全防范,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在公开共享等环节的安全评估与保护;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载体管理,强化涉密人员保密意识;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确保电子文件(档案)安全保密的安全体系。
      (七)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档案信息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制度,规范机关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移交进馆工作。强化对电子文件形成、积累和归档的全程监督指导,建立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移交和长久保存制度,制定电子档案接收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工作,对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做到应归尽归、统一管理。在有条件的部门开展电子档案单套制(即电子设备生成的档案仅以电子方式保存)、单轨制(即不再生成纸质档案)管理试点;积极研究控索重要网页资源的采集和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管理。
      扎实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按照渝委办发〔2014〕31号文件要求,大力争取市、区县两级财政支持,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增量文件电子化、存量档案数字化步伐,力争建成数字档案馆(室)。开展企业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建成一批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企业数字档案馆。不断增强档案信息社会共享和远程服务功能,建立覆盖广泛、内容丰富、检索方便、利用快捷的档案馆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并与政府公开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
      依托档案馆、立档单位和基层单位档案资源,建立网络化的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开展跨馆利用,把档案利用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统筹安排档案服务、政府公开信息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档案远程查询利用,建立起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八)加强档案科技工作
      加大档案科学研究力度,积极推进重大档案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和攻关,完成3—5个国家档案局档案科研课题研究。逐步完善档案科技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出台推进档案科技创新、繁荣档案学术研究的措施办法。抓好科研成果立项后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重庆市档案科研成果评审活动,不断加大档案技术成果的推广及档案科技知识普及的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合优势资源
      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给予档案工作更多政策和资金保障;把规划目标任务纳入工作考核和督查内容,研究解决档案事业发展难题,为档案部门依法履行档案行政管理事务提供条件。要强化与各有关部门横向沟通联系,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全市档案事业协调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实施能力
      把建设高素质档案人才队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与档案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通过引进、培养和社会化运作等方式,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档案行业整体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依托高校和党校(行政学院)的办学优势,着力培养紧缺人才与高端人才,造就一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现代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完善档案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实行促进科学发展的档案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支持档案干部干成事业、干好事业,为加快档案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创新宣传形式、宣传方法和宣传载体,拓宽档案宣传渠道,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出版档案史料文献、举办档案展览、参与地方大型活动等方式和途径,大力宣传档案事业,充分展示档案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努力形成助推档案事业发展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
      (四)加强跟踪督查,保证目标实现
      要做好本规划目标任务和地方规划的衔接,并细化分解,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工作目标,建立时间表,绘制线路图,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跟踪监督、督查评估和绩效考核机制,市档案局将按照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档案工作基础,因地制宜实施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推进规划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