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重庆市委 关于进一步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及团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要求,进一步探索破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青团面临的两大战略性课题,充分发挥全市广大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生力军作用,共青团重庆市委就进一步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简称“三创”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创优的重要意义
(一)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创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在实践中,创新是灵魂,是先导;创业和创优是载体,是依归。没有创新,创业和创优不可持续;没有创业和创优,创新成果必然束之高阁。创新不仅指科技创新,还包括管理、服务、组织、工作等各方面的创新;创业不仅指创办企业,还包括开创事业、树立艰苦创业精神等;创优范围更加广泛,任何行业和岗位争先创优都是永恒的主题。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各个领域锐意创新、敢于创业、努力创优,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无穷的动力源泉。
(二)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创优,是新时期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国家的未来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中国的转型发展最需要广大青年创新创业。青年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充分释放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共青团要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创优,不仅体现党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也体现共青团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工作主线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把大力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新时期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提升共青团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举措,统筹推进团的各项重点工作,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青春正能量。
(三)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创优,是有效服务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不同时代的青年,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当代青年面临着互联网普及化、深度全球化、独生子女化、充分市场化等独特的时代背景,体现出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四个新特点:一是网络依赖;二是全球思维;三是深度自我;四是成功路径多样化。当代青年是创新创业创优欲望最强、能力最强、实践最多的一代,最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和家庭提供一个宽容和宽松的良好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新规律,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在创新创业创优方面的关键性需求,找准新时期重庆共青团应为、能为的关键领域,提高共青团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为有效的服务,让广大青年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和团十七大、团十七届二中全会要求,坚持市第四次团代会确定的“154”总体思路,以“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为工作品牌,以“青年创新创业”和“城乡社区市民学校”为工作重点,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助推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到2017年,全市广大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意识明显增强,基本达到发达地区水平;青年创新创业创优环境更加优化,青年创新创业创优人才竞相涌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和“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扶持青年创新创业成功率不低于80%;城乡社区市民学校达到3000所,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明显提升,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努力使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成为重庆共青团工作的“拳头”品牌,形成鲜明特色,走在全团前列。
三、引领青年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时代前列
(一)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力培养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意识
要始终把服务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作为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基础工作,增强青少年对创新创业创优的认识,锤炼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本领,努力把广大青少年身上蕴藏的正能量和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1. 加强思想引导,坚定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信念。 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对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带来的历史新机遇。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报告会、故事分享会、座谈会、主题团(队)日活动等方式,积极宣传中央和市委对促进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新媒体运用,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青少年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培养热爱劳动、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奉献友爱、互相帮助、创先争优的高尚品德。
2. 把握时代特征,锤炼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本领。 要适应不同青少年群体在创新创业创优过程中的需求和特点,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农村,大力支持返乡务工青年、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以培训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免费培训“新芽计划”。在企业,广泛开展青年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青年突击队、青年“五小”QC等活动,助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在机关,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评比、“我为改革献招”、创先争优等活动,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做出新贡献。在学校,创新开展好“校园之春”、“彩虹人生”、“金色之秋”、“红领巾之声”等活动,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DI创新思维大赛。广泛推动中小学开展“三创”主题团队课活动,推动学校开展“三创”“进课程、进教材、进网络”工作,推动将“三创”教育纳入高校学分管理。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上街“练摊”等创业实践活动,着力培育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积极推广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教育读本《创新力》,办好青少年财商教育杂志《财智少年》。
3. 选树先进典型,激发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热情。 继续深化青年文明号、青春倡廉示范岗、青少年维权岗、重庆青年人才汇、海外学人创业周等活动,帮助优秀青少年人才脱颖而出、展现风采。通过开展青年五四奖章、优秀青年企业家、感动校园人物、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少先队员等评选活动,以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分门别类发掘和选树一批先进个人、典型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二)助推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创新创业
要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鼓励全市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为青年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引导全市青年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征程中奋勇争先。
1. 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整合资源服务青年创新创业。 要充分把握国家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和重庆市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整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组织、龙头企业的政策、资金、信息和市场资源服务青年创业,形成共同关心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工作合力。依托全市工业园区体系和创业孵化园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全国、市、区县(高校)三级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和支持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强化各级团组织与各级创新创业基地共创共建。重点推动与猪八戒威客网的深度合作,打造好国内首个文化创意类虚拟产业园,面向全球帮助千万青年网络创业。积极发挥各级青联、青企协、青商会、青创会等组织的作用,尝试通过引进、培育、投资创新型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 建立完善以创业大赛为主的项目遴选机制,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 要通过创业大赛、创业项目评审、创业沙龙、创业诊断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市场价值、发展潜力巨大、符合青年实际的创新创业项目。依托国家级多类创新创业大赛,建立完善市、区县(高校)多级创新创业大赛体系,重点扶持城乡青年在技术创新、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效益农业等领域创办小微企业。建立完善大赛培育孵化和跟踪服务机制,吸引各类创业资源向大赛体系聚集,着力解决创业项目金融支持、园区落户、政策争取、后续帮扶等问题,形成大赛体系的良性循环。
3. 建立完善以资金支持和导师辅导为重点的创业帮扶方式,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 继续做深做实“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和“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项目,以资金支持和导师辅导为重点,着力解决青年创业启动难和延续难问题。充分发挥各级青联、青企协、青商会的作用,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广泛组织开展帮扶活动,帮助创业青年优化商业模式、对接各类创业资源,提高青年创新创业成功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继续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积极联合金融机构开发支持青年创业的专属金融产品。畅通青年创业自助交流学习渠道,鼓励青年互助成长、抱团发展。积极争取市、区县(高校)各类创业支持政策向创新创业青年倾斜。
(三)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
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将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作为大力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共青团“学校”育人功能,统筹推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和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坚持青年导向、基层导向,不断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
1. 激发内 生动力,夯实办校基础。 组织专兼职团干部、专业社工、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创业导师等骨干力量参与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推行“专兼职团干部+社工+志愿者”模式,深化专兼职团干部就近就便参与领创办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区县为城乡社区市民学校配备专业社工。大力培育发展本土专业化公益性社工机构,在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在推动辖区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等与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开展“结对共建”基础上,吸纳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积极参与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在区域内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青年社会组织,探索构建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青年社会组织在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中的正向作用。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成立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民办非企业组织,建立组织理事会制度。大力激发社区原生动力,引导社区各类人群积极注册成为志愿者,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骨干作用,利用好“爱心储蓄银行”系统,强化对社区志愿者的培训与激励,营造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温暖别人、温暖自己、温暖社会”的良好氛围,这是城乡社区市民学校能否持续长效推进的关键。
2. 推动政府购买,突出办校特色。 各级团组织要拓宽思路,主动谋划,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建设。指导城乡社区市民学校主动承接民政、教委等相关部门公益类、公共类服务项目,促进政府购买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服务制度化。以“党政高度关注、居民普遍需求、具有实施条件、志愿者乐于参与”为着眼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办校特色。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凝聚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开展“孝心佳节”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提升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利用节假日,广泛开展趣味运动会、书画大赛、厨艺大赛、歌舞大赛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创业就业知识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创业政策宣讲等活动,帮助社区群众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关爱帮扶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及子女和重点青少年群体,继续实施“为了明天·彩虹帮教”项目,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救助、节日送温暖等活动。开办社区妈妈互助会、居民矛盾意见“说事堂”、“讲礼堂”等,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帮助化解基层矛盾、促进邻里和谐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努力促进居民自治、社区和谐。
3. 创新考核机制,增强办校实效。 通过第三方独立民调机构,开展居民对城乡社区市民学校知晓度、满意度调查,真实了解全市城乡社区市民学校运行情况,并将结果作为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工作年终考核的最主要依据,逗硬奖惩考核。
四、加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领导责任
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是重庆共青团的“拳头”工作品牌,是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党政中心、服务青年需求的最重要工作内容,需要举全委之力,充分整合团内外资源协同推进。团市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部室、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办公室。各区县(自治县)团委、市各直属和重点联系团组织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做好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
(二)全力支持基层
坚持把团的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工作力量向基层集中、工作载体向基层转移,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全市团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帮助基层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把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所募集的各类资源向工作实绩突出的基层团组织倾斜,为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强舆论宣传
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典型和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政策。进一步用好新媒体,开通以各类大赛、孵化园、产业园、YBC项目、城乡社区市民学校为主题的QQ群、微博、微信,加强与各级文明办、工商、人力社保、民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传播。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向社会征集创意设计、开展评选和推荐作品等方式,创作推出一批反映青少年创新创业创优先进事迹的文化产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严格督查考核
建立完善各级团组织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督查考核制度,把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作为对各区县(自治县)团委、市各直属和重点联系团组织以及团市委机关各部室、直属事业单位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交流培训等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