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学生养鱼 无人机洒农药……重庆新农民打开致富新视野

21.02.2019  08:21

编者按

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任务,全国各地发力乡村振兴,走出特色发展之路。为实地了解农村发展的具体情况,记者赴重庆梁平区、长寿区调研,了解农民群体和农村产业的新变化,探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下一步发展思路,以期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案例。

怎么种田,谁来种田?近年来,重庆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梁平区交出了新的答卷。

随着重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越来越多的人才从城到乡加速回流,来到这片希望的土地上。

蒋丽英的无人机,飞起来了。

梁平区,是重庆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本就小有名气的碧山镇龙桥村新农民蒋丽英,用无人机洒农药的小视频,又在当地微信圈里引发了一阵轰动。许多老农民咋舌:乖乖,田还能这样种呢?

怎么种田?谁来种田?与前几年相比,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太一样了。在重庆的田间地头,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智能的设备越来越全。“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的情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人才从城到乡加速回流的趋势更明显了。

新农民都从哪里来

我们的罗小红,可是大学生呢,今年才33岁。

大学生”“33岁”,当地干部嘴里的这两个词,很难与面前这名皮肤黝黑、手指粗糙的农家妇女联系在一起。

可能是见多了质疑的眼神,罗小红不但不恼,脸上还带着笑,“看不出来吧。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是个白皮肤的学生妹呢。那个时候,我在实验室做研究员。

那为啥回来务农,受这辛苦?

经济账,不难算。”罗小红说,“当时在外面,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回来养鱼,一年利润30万元。

拖着沉重的鱼饲料,走过窄窄的鱼塘边,风里雨里,一天都不能间断。对120多亩鱼塘,罗小红倾尽了心血。曾经白皙的学生妹,渐渐淬炼成今天的模样。

日子好着呢。”罗小红老是笑,她说自己走对了路。

这一片叫川西渔村,是重庆难得的平地,我们建成了1万多亩的休闲渔业示范园区。一年能产鱼1.5万吨,产值超过6亿元。现在,我们在渔产业、渔文化展示、养鱼技术培训、餐饮住宿等休闲观光旅游方面下功夫,延伸产业链,能让农民挣更多钱。”梁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陈泽田介绍说。

罗小红所在的川西渔村,类似平地占重庆农村地形的2%。而蒋丽英的老家在梁平的大山里,这样的山地,在重庆占到了76%。

你们车开得够慢,有些害怕吧?”刚一见面,蒋丽英笑着问。

刚刚够一辆车通过的村道,九曲十八弯的路况,路的一侧是笔直的坡,另一侧是好几米落差的水田。别说记者,当地乡镇干部开车都开出了一身冷汗。这是通往蒋丽英老家的路,她在外打工10多年后,回到了重重大山深处的龙桥村。

2009年,我觉得黑花生销路好,就拿着打工挣的30万元积蓄,回来流转了70亩土地,自己种。”蒋丽英讲起自己的创业经,滔滔不绝,“很多农户想跟着种,没技术,也缺劳力,我就成立了合作社,提供种地的全程社会化服务。

从收割机到无人机,我都会用。”蒋丽英不无自豪。

干农业,会很辛苦吗?

打工最苦的时候,我只有10块钱,要撑一个礼拜。3块钱买块大头菜,每天拿1块钱买四个馒头,我也过过。现在再苦,能有那个时候苦?”蒋丽英笑着说。

虽然嘴上说自己没挣到钱,但蒋丽英的摊子确实越铺越大,从农业的种养,到合作社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她还收购各类农产品卖到城里去。

农业挣的是‘分分钱’。2017年,我的银行流水有8000多万元,纯利润也就20万元。”蒋丽英说,她和几个伙伴合伙商量,打算给当地的梁平柚打造质量体系,分级售卖。“这事要干成了,农户和合作社,收入都能翻一番。

像罗小红和蒋丽英这样的新农民,重庆已有16万人。他们的年平均收入比当地农民平均水平高出17%,高的超过50万元,最少的也有6万元。

有的是高素质青年农民成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也有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纷纷来到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戴眼镜”的农民多起来了。

罗小红就毕业于一所农业大学,“我们班上,刚毕业大家都想留城市,现在,一半以上都回家做农业了。”罗小红说,“时代不一样了,农业也有奔头了。

新农民优势在哪里

新农民和老农民,有啥不一样?

以前,是种地问老农;现在,老农可不如新农呢。”陈泽田说。

罗小红的父辈,就曾抱着“肥水养鱼”的老皇历不肯放。“现在肥水鱼卖不出去了,这种养殖方式也不对。”罗小红说,自己反复劝,没劝住。父亲把肥料、鸡粪往鱼塘一抛,心想,鱼能长得更快更肥了吧。

死了1000多斤鱼,我都来不及心疼,还得赶紧洗鱼塘去。”罗小红说。

现在,罗小红养鱼,自己说了算,用上了一系列自动化设备。投食、增氧都能机器控制。她和丈夫还打算自己设计一套实时监控设备,以后足不出户,也能养鱼。

在川西渔村,村第一书记唐仁军是农业农村委定向派来的干部。他推广的硬化槽养鱼新模式,受到了新农民们的追捧。

和水面平静的传统鱼塘不同,这里22米长、5米宽的硬化槽里集中养殖1万多条鱼。“省地方,就能养更多鱼啊;集中养殖,饲料能省20%;淤泥废物过滤再排入大水塘,排污也少多了。打鱼也更方便。”唐仁军介绍说,“现在我们还开发出能实时监测鱼塘数据、自动按需投喂的物联网系统,打开手机App,养鱼跟玩游戏似的。

回到农村以后,蒋丽英购买机械设备的脚步就没停过。

我们成立了合作社,水稻‘耕、插、防、收’全过程,大家都能去做。但我也得会,所以这些设备我都买了。今年要对梁平柚标准化筛选,我又花了140万买机器。”蒋丽英说,“我刚把手头30万元买了无人机,要换手机都没钱了。

人工背药箱防治病虫害,一天最多做30亩地。无人机能做好几百亩。”蒋丽英说。

无人机这么好,为啥别人不用?

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有一定门槛,尤其对年纪偏大的传统农民来说更是如此。此外,智能设备的成本还比较高,需要下决心投入。”陈泽田介绍说,以目前较新的一款农业植保机为例,标准荷载10公斤,每小时作业面积达40—60亩,但单机售价超过5万元。不说会不会用,单考虑价格,绝大部分农民都无法接受。

我们也买了无人机,还专门去深圳培训了。但确实用不来,花了10万块钱,只能放这儿积灰。”在梁平区,一名50多岁的合作社理事长不无尴尬地说。

新农民未来在何方

走访不难发现,空心化在农村仍比较严重。白天大门紧闭,晚上灯光寥寥。走遍全村,只见几个老头老太。据介绍,重庆目前有大约2/3的劳动力转移,基本上都是青壮年。

以前说农村是‘386199’部队,现在妇女儿童也少了,只剩下‘99’部队留守。尤其在一些交通比较便利的农村地区,常住村里的人口就更少了,绝大多数都搬到场镇居住。”一名当地干部介绍说。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还是乐观的。‘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的情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介绍说,从城乡收入来看,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重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3年的2.71∶1降低到目前的2.55∶1。重庆农村人才也呈现出加速回流的趋势,近一年内有53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72万人就业。

与北方不同,重庆山高谷深,沟壑纵横,15°以上的耕地面积占51%。地理条件决定,重庆无法复制北方的大规模农业、大机械作业。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重庆确定的路径是:乡村振兴,农民回流,不是让所有人都回来,而是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通过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让新农民的收入相当于或高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

一些乡镇干部也反映,现在不仅农村人口少、村干部也少;还肯留在乡里担任村干部的人普遍年龄很大,缺乏先进思路。收入较低、生活单调是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的最主要原因。

农村人才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采访发现,前些年的大学生村官,很多就根本留不到村里,都被乡镇借走了。再干几年,又纷纷想办法回了城市。面对这一问题,很多地方用行政手段来“”,比如规定服务年限,但效果并不好。

现在,我们要打破传统观念。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我们要把基层党员、农业专家、致富带头人、返乡创新创业及下乡人才这五支队伍建设起来、整合起来。这么一看,农村的人才不减反增。”路伟说,“通过市场主体、龙头企业的带动,能有效吸引人才回流。政府部门也会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

(原载2019年2月20日《人民日报》10版)

人民日报记者 蒋云龙 徐阳

原标题:新农民 打开致富新视野—— 来自重庆乡村振兴的调研(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