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委员建议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建立系列排污体系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加大,乱倒垃圾的现象日趋严重,到处都出现了垃圾成堆的落后局面,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造成了环境污染。为此,重庆市政协委员王明德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不断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处理力度,并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王明德告诉记者,农村垃圾主要分三大块,普通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农村塑料袋、农用膜等塑料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废电池等。现在,农村牲畜粪便仍然随处可见,人畜粪便也是直接排放到水沟水渠流到长江河。农村普通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处理,随地乱倒,高温季节极易发生腐烂,苍蝇、蚊虫不断滋生,造成水体污染、环境空气污染,容易诱发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
王明德说,垃圾处理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
“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和帮助建立农村系列排污体系。同时以教育和监管为双重手段。”王明德建议。
王明德说,国家总体规划把沼气作为农村重点来推广,现在农业部对农村修沼气有一定资金补助。建立健全( 乡.镇.街) 村、社三级垃圾处理网络,及时消化处理垃圾。对垃圾的处置,可实行“户社、村收、镇(村)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乡镇在合适位置设立无公害垃圾处理场。配备好保洁清运人员,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垃圾处置工作,成立党员村民代表为义务监督小组,监督村民乱倒行为。
而对于那些在自然中很难降解的垃圾可以统一管理、分层运作,按照“户负责盛放,村负责收集,乡、镇、街道负责中转,市负责处理”的运作模式,逐步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市财政可对贫困村建垃圾池、排污网络,以及购置农村垃圾清运车等给予适当的补助。
“控制垃圾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村民们自觉树立的爱护环境卫生,才是行之有效最好办法。”王明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