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调查:投机分子打着“创客”幌子牟取创业补助金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成为时代潮流。但是,《工人日报》记者近日在重庆调查发现,不少投机分子乘虚而入,打着“创客”的幌子招摇撞骗。
重庆一所高校大四学生肖同学说:“我现在正筹备创办一个广告策划公司。有关老师说,重庆现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扶植力度很大,如果申请成功,最少可以获得3万元左右的补助金。说实话,我大四拼死拼活实习一年都不一定赚到3万元。现在创办微企,可以完成学校对大四学生的要求,自己也能长长见识,就算企业不盈利还可以获得不菲的收益,可谓是‘一箭多雕’。”
对此,记者问:“办公司这么容易,这个钱真的这么好赚?”肖同学立马回答说:“当然,就是走个程序。我周边的同学就有不少,现在都在写创业策划书了。只要把策划书做得漂亮点,看着有可行性就可以赚钱。”
据调查,很多年轻的高校学子创业的资金基本上依靠贷款和创业补助,小部分人是依靠父母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贷款和创业补助只要这两个资金来源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反正是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这样的论调在网民中不胜枚举。据一名网友称,网上的一个论坛里曾经(现在被删除了)出现过一篇教授投机者如何打“擦边球”以申请注册微企的名义牟取创业补助金。
据《工人日报》记者调查,每年,重庆市工商局都组织专人,对全市43个区县的微企情况进行暗访。借助建立微企财政补助资金专项审计制度,2012年,全市9个区县接受了专项审计,追回财政补助金200余万元。2013年,全市共计审理清退虚假申报的微企创业者5768人,查处微企或社会中介机构等违法违规案件66起,追回财政补助金300余万元,没收违法单位或个人非法收入80余万元。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都认同创业这条路,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数创业者的动机是想做出一番事业来,但其中也存在不少投机分子,他们打的是补助金的主意。”重庆筑英造价咨询公司的负责人说:“创业门槛过低,审核和后续监管力度欠缺等原因都给了投机分子机会。”
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黄朝永表示:“重庆市发改委已成立专门小组,研究建立起考核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和督办监察机制。” 他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个良好的环境。
记者 李国 实习生 郑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