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故乡的泥土到北京 张迈说她的心在重庆

11.08.2015  09:13

为了儿时的梦想,张迈这些年一直努力地歌唱。

重庆晨报记者 何丽丽 报道

张迈北京的家中,有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面摆放着上百盆大大小小的盆栽,种的全是石斛。

这些花、花盆、泥土全是从重庆带过来的。”张迈说。这是一间专门的花房,有加湿和保温设备,即使在北京寒冷的冬天,这里还能四季如春、花香满屋。

这些年的逐梦故事,张迈泡了一壶重庆老荫茶,娓娓道来。

下班后买个烧饼就去报幕

张迈1968年出生在重庆市江北区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她喜欢跳舞,11岁那年,部队文工团到学校招学员,学校推荐了她。但因患先天心律不齐,需要半天卧床休息,张迈落选了。

妈妈说:“要不然就学唱歌吧,坐着躺着也能唱。”于是,张迈就真的开始唱起来,第一首歌是电影插曲《雁南飞》。“那时候的我,就像一只断了翅的小鸟,想要飞出山外的山。歌声带着我的思绪,想象着有一双翅膀,把我的梦想带走。”张迈说。

1985年高中毕业,张迈出乎意料地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张迈选择回到了重庆。短短三年时间,她先后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当德育老师、江北区计划生育中心做干事、重庆电视台节目当主持人、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做工会干部。

张迈刚进银行不久,就成了银行系统里的名人。她担任各种比赛的主持人,策划活动,还和十多个小伙子成立了一个乐队,经常到各个区县演出。下班后,她还会买上一个烧饼,跑到江北区文化馆去做业余主持,给活动报幕。

去更大的舞台追逐歌唱梦想

1992年,张迈去了广州,签约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发行了首张专辑《胭脂红》。“专辑里的歌很快在广州街头巷尾流传开来。”可那时候,张迈又逐渐感觉到,有一种声音在召唤她。1993年,张迈到了北京。

1993年4月的一天,张迈和妈妈去中国音乐学院找金铁霖,想拜他为师。金老师根本不认识张迈,也不知道她要来,早早出门去了。家里没人,母女俩只能坐在马路边上等,一等就是4个小时。

得知老师回来后,张迈敲开门,做起了自我介绍。张迈跟老师谈起了自己的梦想,聊她以前走过的那些路。张迈曾当过老师,张妈妈也是老师,面对金老师,大家好像找到了对接点,走进了一条“绿色通道”。上课、谈人生、聊家常,张迈和金老师就像朋友一样相处。

1994年,张迈通过层层选拔,由重庆电视台选送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正在四处找作品的时候,张迈遇到了重庆籍作曲家贺光明。他口袋里随时装着至少十首以上的作品,全是他自己写的。他随手抓出一把歌谱,撒在桌上,说,“你找吧,自己挑。”张迈选了一首《承诺》,这首歌很小,在这样大的舞台上,选手们都习惯唱大歌。而这次得奖,也让张迈喜出望外。

在大礼堂开演唱会圆梦

1995年,张迈经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特征入伍,在部队一待就是20年。她喜欢和战士们在一起,看到他们身上的阳刚之气,看到他们做出的奉献,任何挫折都不算什么了。从1995年至今,张迈参加过9次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让她有了不少让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2009年,张迈当选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只要是跟家乡有关的事情,她始终尽心尽力。

张迈有一个十多年前就开始做的梦,想在家乡办一场个人演唱会。2011年,这个梦终于实现了。11月5日,《张迈·重庆声音演唱汇》在重庆大礼堂成功举办。整场演唱会,也可以说是张迈人生经历的一个缩影。

祝福重庆,祝福家乡所有的父老乡亲。我想天天祝福,年年祝福,永远祝福!

人物简介

张迈,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9次参加央视春晚。演唱《黄河源头》获“第九届罗马尼亚国际流行音乐节”音乐电视大赛第一名。多次被评为“为兵服务标兵”,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为重庆制作拍摄《祝福重庆》、《太阳出来喜洋洋》等MTV。2011年举办《张迈·重庆声音演唱汇》。代表作品《爱的港湾》、《黄河源头》、《绿色背影》。

晨报对话>

重庆 我的心从未离开

重庆晨报:为什么要从重庆搬运石斛到北京来?

张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里面有我的一份情感。

重庆晨报:是否还想继续为家乡做些什么?

张迈:一讲起家乡,就像触摸到了我的软肋,有太多难以割舍的感情。我的心在重庆,从来也没有离开。小时候梦想去看山外的山。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不是真想离开,而是想出去学点东西,回来可以做些什么。到重庆直辖20周年的时候,我想继续为家乡献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