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 重庆工业实现将迎来“核聚变”

30.03.2015  12:59

精密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成为我市“互联网+”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记者 梅垠 摄(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开栏的话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互联网+”行动计划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成为新常态下各地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式。

“互联网+”为何物?它在经济发展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即日起,重庆日报推出“‘互联网+’重庆在行动”专栏,讲述“互联网+”行动与各行业之间的联系,并解读我市在这方面的初步探索。

坐进爱车,摁下按键,随口报出出行目的地,几秒钟后,智能语音系统识别完毕,自动启动导航程序并找到目的地开始导航;

堵车无聊,打开手机网络热点共享给车载影音系统,下载音乐播放软件,想听啥就听啥;

回到家里,突然想起车门没锁,掏出手机点开专用APP,输入预设控制密码,分分钟搞定……

这些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实现的功能,已经在刚刚上市的几款2015款长安轿车和SUV上实现。3月22日,在3款“新奔奔”轿车上市仪式上,长安汽车发布的一则消息,让人们对“互联网+”时代的汽车生活充满憧憬——今后,你可以通过任何移动终端或官方4S店,选择中意的长安汽车车型,然后在成千上万种配置中,选择外观、内饰、中控系统、轮胎尺寸乃至发动机排量,然后就像在淘宝、京东网购那样,付款后就坐等提车。

汽车“互联网+”

颠覆企业传统生存方式

“汽车的私人定制,就是‘互联网+’催生出的C2B(消费者对接企业)的典型。”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朱晓明表示,在C2B方式下,消费者将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营销流通等各环节,继而占据市场主导;

通过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透明度,将使得原来靠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的传统中间商,逐渐让位于拥有更强信息整合能力的服务商;企业之间原本以规模效应和资金为主的市场竞争,将逐渐让位于信息利用和灵活协同,更加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实时反馈,使传统的流水线作业更加“柔软”有弹性。

对一向按部就班的制造企业,尤其是每年产销量动辄以百万计的汽车企业来说,这看上去很美的“互联网+”,意味着彻底颠覆传统的订单收集、研发、物料准备、制造、配送方式,以基于互联网的更加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组织形态,来完成每一辆汽车的产销。

新奔奔涉及的定制项现只有8类,今后会更多,排列组合的结果是出现上万种不同的车型。未来长安自主品牌汽车全面实现定制后,这个数字会更加惊人。从上规模、成批量到个性定制,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长安汽车产品规划部部长谭本宏说,比如物流,“现在产品一个样,可以批量投放,今后同样是奔奔或逸动,北京的客户和上海的客户的要求可能从里到外都不同,必须定点精准投放。

最大的考验还不在此。数万乃至数十万种选装件,意味着企业在物料供应、库存、现场管理等环节必须全面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化、信息化,市场环节必须精准收集来自个性定制平台的用户数据和趋势走向,研发环节必须完成模块化改造和端口预留、与上游供应商的协同开发,以及开放市场采购所需认证管理,无论广度、深度、复杂程度,都将远超当下。

这一切,显然不可能靠主机厂一己之力,与“互联网+”相关企业联手是必须的。在长安自主研发的车联网平台incall升级到3.0版之际,去年11月,长安汽车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已确定在车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10大重点产业

重庆“互联网+”蓄势待发

“互联网+”本质是传统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在线化、数据化。在本地制造业领域,随着汽车业成为这一概念的“首吃螃蟹者”,接下来将是其他制造业陆续跟进。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在移动互联时代,重庆的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愿望尤其迫切,其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后的发展前景也颇具潜力。

佐证这一点的是,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10个领域作为“互联网+”重点发展产业。而这10个产业在重庆都能找到相对应的企业。

目前在本地发展风生水起的机器人产业,就是一个缩影。

在重庆嘉陵集团“415摩托车焊接线”车间,工人启动按钮后,两台焊接机器人开始同时焊接摩托车车架的弧形金属材料,28秒过后,机器人就完成焊接任务。

同样时间内,1台焊接机器人所做的工作需3名熟练技术工人才能完成。”嘉陵集团工艺现场技术员李学亚称,机器人不仅能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并且还能把产品质量做得更好。

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这在重庆制造业领域并不鲜见。市经信委统计,2011年以来,我市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达54%左右,如今全市各行业使用工业机器人超过5000台,其中汽摩、电子产业是“主力军”,未来我市各行业对机器人需求每年还将以20%以上的增幅增长。

“一旦机器人产业融入‘互联网+’技术,将发挥出‘1+1>2’的效果。这对于我市其他9个涉及‘互联网+’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也是同理。”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负责人认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就是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它将借势“互联网+”发展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从去年起,我市已开展“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鼓励机械装备、消费品等产业的企业前来申报政府对新增设备采购额2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大补助额度达200万元。

按规划,到2016年,全市重点行业装备智能化率将达到6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达到250亿元;到2018年,重点行业装备智能化率达到7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形成“整机+配套”、“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重庆制造业将迎来“核聚变

装备制造业从制造升级为“智造”,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内涵更丰富。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中国制造2025”实质就是中国版“工业4.0”,而“工业4.0”制高点在于互联网,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他表示,工业4.0战略是智能制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互联网技术正在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而工业4.0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动平台上,使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的整合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无论是德国倡导的工业4.0,还是美国提出的先进制造业战略,都表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都将集中在制造业。”邬贺铨表示,利用互联网技术提振制造业,将制造变成“智造”,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国内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互联网+’可以说是此前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市经信委电子处处长张建聪表示,制造业借势“互联网+”,其发展战略包括产品智能互联化战略,把新兴信息技术融合到产品中形成智能互联产品;实施人才结构多元化战略,适应资本结构多元化,实现多元化人才和技术需求;实施产业生态系统优化战略,将不同产业之间的优势进行互补。

他表示,“互联网+”给制造业生产和商品消费带来的最大变化,将是产品小批量生产、多品种生产、生产周期缩短、价格下降、企业对客户定制产品的反应更快,产品实现按订单生产而非盲目生产后再去费力推销,而且企业的资源优化、能源效率、投资回报率等也都将得到提高。

更重要的是,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制造业活跃区域,“互联网+”对于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对于企业生存和经营模式创新,都将带来极大促进作用,继而让重庆制造业迎来“核聚变”。